《群魔》是俄羅斯偉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具爭議性的作品,作品塑造了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的老一派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和七十年代初社會激進青年的群像。以斯捷潘·特羅菲莫維奇為代表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具有社會良知、崇尚真善美,同時又怯懦膽小、庸碌無為;以彼得·韋爾霍文斯基為代表的社會激進分子,反對社會舊秩序、蔑視權貴,同時又陰險狡詐、狠毒無恥。而另一位主人公斯塔夫羅金是典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人物,他具有雙重性格,一方面卑鄙無恥,荒淫放蕩,是一個極端的享樂主義者,其靈魂和肉體都遠離基督,過著魔鬼般的生活;另一方面卻帶有一種莫名的焦慮感,時刻感受著體內的獸性與自身的罪孽。斯塔夫羅金有著強烈的罪感意識,可他又無力承擔自己的罪孽,無力自我救贖,因此他只能通過消滅自己的肉身——自殺,來消除自己的罪孽。在這充滿惡的世界中,總有些許對善的感知,在每一個人身上,或明或暗地閃動著微末的亮光。
《群魔》展現的是一個群魔亂舞的荒誕世界,善與惡、高尚與無恥、奮進與墮落奇妙地混合在一起,惡與善相纏相繞。在每一個人身上,又或明或暗地閃動著微末的亮光。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19世紀俄國文壇上一顆耀眼的明星,與托爾斯泰、屠格涅夫并稱為俄國文學的“三巨頭”。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世界文壇上最復雜、最深刻的作家之一,上帝與魔鬼、圣人與惡人、罪孽與懲罰、苦難與救贖,是其作品的基本主題,他對靈魂的嚴酷拷問、對人性的無盡探索,影響了20世紀包括?思{、加繆、卡夫卡、薩特在內的眾多作家,被視為現代主義文學的鼻祖。有人稱“托爾斯泰代表了俄國文學的廣度,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了俄國文學的深度”。其主要作品有《罪與罰》《群魔》《少年》《卡拉馬佐夫兄弟》等。
譯本序 人的靈魂的偉大審問者
第一部
第一章(代引言)
德高望重的斯捷潘·特羅菲莫維奇·韋爾霍文斯基
生平中的若干軼事
第二章 哈利太子。提親
第三章 別人的罪孽
第四章 瘸腿女人
第五章 絕頂聰明的毒蛇
第二部
第一章 夜
第二章 夜(續)
第三章 決 斗
第四章 大家都翹首以待
第五章 游藝會之前
第六章 彼得·斯捷潘諾維奇到處奔忙
第七章 在我們的人那里
第八章 伊萬王子
第九章 斯捷潘·特羅菲莫維奇被抄家
第十章 海盜。不祥的上午
第三部
第一章 游藝會。第一部分
第二章 游藝會的結局
第三章 頭號緋聞
第四章 最后的決定
第五章 女旅客
第六章 費盡心機的一夜
第七章 斯捷潘·特羅菲莫維奇的最后漂泊
第八章 結 尾
第九章 在吉洪的修道室
譯后記
鄙人志大才疏,所以在下筆描寫不久前發生在敝城這個至今平淡無奇的城市里的咄咄怪事時,不得不從稍前的往事說起,即從才華橫溢而又德高望重的斯捷潘·特羅菲莫維奇·韋爾霍文斯基的若干軼事說起。這些軼事僅是本記事的一個引子,我打算描寫的故事本身,還在后頭。
一言以蔽之:斯捷潘·特羅菲莫維奇經常在我們中間扮演一種有點特殊的,可以說是憂國憂民的志士仁人的角色,而且他也酷愛這一角色,我甚至覺得,不扮演這一角色他就活不下去。我絲毫無意把他比作戲臺上的演員:上帝保佑,何況我本人對他一向尊敬。這一切很可能是習慣使然,或者不如說他從小就養成了一種孜孜以求的高尚的志趣,一向以志士仁人自詡,把這視同一種愉快的幻想。比如說,他非常喜愛他那“被迫害者”,以及可以說是“被貶謫者”的地位。在這兩個稱謂中別有一種令他始終感到心醉神迷的典雅的光輝,這光輝后來在如許年的漫長歲月中逐漸提高了他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終于使他達到某種令他志得意滿的極高聲望。在上世紀的一部英國諷刺小說中,有個人名叫格利佛,他從小人國回來,小人國的人總共才有這么兩俄寸高,他身居他們中間,已經養成了以巨人自居的習慣,以致他蹀躞倫敦街頭,不由得向過往行人和來往馬車大叫,讓他們在他面前閃開,當心別讓他無意中把他們踩死了,他總以為他還是巨人,而他們不過是些小不點。因此人家就笑話他,罵他,一些粗野的馬車夫甚至用鞭子抽這巨人;但他們這樣做對嗎?習慣成自然,什么事情做不出來呢?習慣使斯捷潘·特羅菲莫維奇也幾乎干出同樣的事,不過更天真、更無惡意罷了,如果可以這樣說的話,因為他的確是一位非常好的人。
我甚至這么認為,到后來,大家都把他忘了,到處都沒人提起他,但是決不能因此說,過去也根本不知道他。無可爭議,他也曾一度躋身于我國上一輩燦若群星的某些名流之列,有一個時期(誠然,轉瞬即逝,為時極短),他的大名在當時許多心急的人的口碑中,幾乎與恰達耶夫、別林斯基、格拉諾夫斯基以及在國外剛剛嶄露頭角的赫爾岑的大名并列。但是,斯捷潘特羅菲莫維奇的活動,由于(可以說吧)“情勢復雜,變幻莫測”幾乎在鋒芒初露的同時便夭折了。這是怎么回事呢?后來查明,既沒有所謂“變幻莫測”,甚至也根本沒有什么“情勢復雜”,起碼在這件事上是如此。僅在前不久我才得知,斯捷潘·特羅菲莫維奇蟄居敝省,生活在我們中間,不僅不是貶謫(正如我們一貫認為的那樣),甚至也從來沒有受到過監視,這事使我感到非常驚奇,然而這消息卻是絕對可靠的。由此可見,一個人的想象力竟會豐富到這種程度!他終其身都真心誠意地相信,在某些領域,總有人對他放心不下,他的一舉一動都不斷有人向上舉報,并被記錄在案,近二十年來,敝省已更換了三任省長,每位省長在首途履新,榮任省座之際,總會對他抱有某種特別的、感到麻煩的想法,這也是上峰委以省座時首先提醒這位省長注意的。倘若當時有人以顛撲不破的證據讓剛正不阿的斯捷潘·特羅菲莫維奇相信,他對此根本就無須擔心,他一定會生氣的。然而,他卻是一位非常聰明和才華出眾的人,甚至可以說是學界翹楚,雖然話又說回來,在學術上……嗯,總而言之,他在學術上成就不大,而且,似乎,一事無成。但是,要知道,在我們俄國,翹楚、耆宿云云,一向都虛有其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