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聯考 498專業綜合課考試指南(2018版)》的編寫也分為基礎課考試指南和綜合課考試指南。《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聯考 498專業綜合課考試指南(2018版)》知識點的取舍完全根據新的考試大綱。
《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聯考 498專業綜合課考試指南(2018版)》的實用性主要體現在結構、層次、條理、重點以及微課上。這些也是《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聯考 498專業綜合課考試指南(2018版)》的主要特點。《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聯考 498專業綜合課考試指南(2018版)》是三個部門法(法理學、憲法學、中國法制史)的結合,每一個部門法都包括復習指導部分、要點精編部分以及經典例題部分。對于容易混淆或者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又加注了名師評注,每一章節最后還加入了輔導小結部分。這些都是為了幫助考生盡可能地對整個綜合課以及每個部門法了然于心。第二,層次分明,條理清楚。知識點的講解部分,盡可能層次化、條文化,以便于考生復習、記憶。第三,重點突出。知識點的講解部分,結合老師多年來的教學經驗以及對真題的研究,明確幫助考生歸納出應試專用的高頻考點。第四,知識點的講解與看題、做題相結合。每章的結尾部分都有精心挑選的經典真題,供考生檢驗和鞏固復習效果,了解命題的風格和特點。
第五,《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聯考 498專業綜合課考試指南(2018版)》配有234個免費微視頻,考生在看書的過程中如果遇到疑難困惑,掃一掃二維碼,隨時隨地與名師面對面地在線學習,輕松愉快地解決困惑。
褚宸舸,1977年生,法學博士,現為西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憲法教研室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西北政法大學禁毒法律與政策研究所所長,法治陜西建設協同創新中心研究人員。兼任全國青聯委員、陜西省青聯常委、西安市法學會禁毒法學研究會會長、陜西省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秘書長、西南政法大學人權教育與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藥物濫用防治協會理事等。學術研究方向為禁毒法學、中國憲法學、法理學。
陳璽,1976年生,陜西西安人,西北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教授,先后獲得西北政法大學法學學士學位、法學碩士學位,陜西師范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博士后、湘潭大學法學院博士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日“唐代刑事訴訟慣例研究”、“宋代訴訟慣例研究”等各類科研項目10余項;獲得第9批中國博士后基金特別資助、第57批中國博士后基金一等資助、第48批中國博士后基金一等資助;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3項。
第一部分 法理學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法學
第二節 法理學
第二章 法的本質與特征
第一節 法的概述
第二節 法的基本特征
第三節 法的本質
第三章 法的起源與演進
第一節 法的起源
第二節 法的演進
第三節 法律全球化
第四章 法的作用與價值
第一節 法的作用
第二節 法的價值
第五章 法律淵源、效力與分類
第一節 法的淵源
第二節 法的效力
第三節 法的分類
第六章 法律體系與法律體系
第一節 法律要素
第二節 法律體系與法律部門
第三節 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
第七章 立法
第一節 立法概述
第二節 立法原則
第三節 立法程序
第八章 法律實施
第一節 法律實施概述
第二節 執法
第三節 司法
第四節 守法
第五節 法律監督
第九章 法律職業與法律方法
第一節 法律職業
第二節 法律解釋
第三節 法律推理
第四節 法律論證
第十章 法律關系
第一節 法律關系概述
第二節 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第三節 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與消滅
第十一章 法律責任與法律制裁
第一節 法律責任
第二節 法律制裁
第十二章 法治
第一節 法治概述
第二節 全面依法治國
第十三章 法與社會
第一節 法與社會的一般關系
第二節 法與經濟
第三節 法與政治
第四節 法與文化
第二部分 憲法學
第一章 憲法基本理論
第一節 憲法概述
第二節 憲法基本原則
第三節 憲法制定與修改
第四節 憲法的解釋與憲法監督
第二章 憲法的歷史發展
第一節 憲法的產生和發展
第二節 舊中國憲法的產生與發展
第三節 新中國憲法的產生與發展
第三章 國家基本制度
第一節 國家性質
第二節 政權組織形式
第三節 國家結構形式
第四章 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第一節 公民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的一般原理
第二節 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
第三節 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
第五章 國家機構
第一節 國家機構的概述
第二節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第三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第四節 國務院
第五節 中央軍事委員會
第六節 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第七節 地方國家機關
第三部分 法制史
第一章 夏商西周春秋法律制度
第一節 夏商法律制度
第二節 西周法律制度
第三節 春秋法律制度
第二章 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法律制度
第一節 戰國法律制度
第二節 秦朝法律制度
第三節 漢朝法律制度
第四節 三國兩晉南北朝法律制度
第三章 隋唐宋法律制度
第一節 隋朝法律制度
第二節 唐朝法律制度
第三節 宋朝法律制度
第四章 元明清法律制度
第一節 元朝法律制度
第二節 明朝法律制度
第三節 清朝法律制度
第五章 清末民國法律制度
第一節 清末法律制度
第二節 南京臨時政府法律制度
第三節 北洋政府法律制度
第四節 南京國民政府法律制度
第六章 革命根據地法律制度
第一節 工農民主政權法律制度
第二節 抗日民主政權法律制度
第三節 解放區人民民主政權法律制度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