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記》是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記體諷刺小說,以里梅爾·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周游四國的經歷。通過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羅卜丁奈格、飛島國、慧骃國的奇遇,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統治階級的腐敗和罪惡。還以較為完美的藝術形式表達了作者的思想觀念,作者用了豐富的諷刺手法和虛構的幻想寫出了荒誕而離奇的情節,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英國議會中毫無意義的黨派斗爭,統治集團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圖,對殖民戰爭的殘酷暴戾進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時它在一定程度上歌頌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統治者的英勇斗爭。
斯威夫特是英國啟蒙運動激進民主派的創始人,是英國十八世紀前期最優秀的諷刺作家和政論家。他用幻想與諷刺創造了文學的奇觀!陡窳蟹鹩斡洝肥撬雇蛱匚ㄒ坏囊徊块L篇小說,它通過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羅布丁奈格、勒皮他和“慧駟”國的奇遇,反映了十八世紀前半期英國社會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國統治階級的腐敗和罪惡,以及英國資產階級在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的瘋狂掠奪和殘酷剝削。
譯者序
幻想世界折射現實
《格列佛游記》是18世紀英國杰出的諷刺作家江奈生·斯威夫特的代表作。
斯威夫特1667年生于愛爾蘭都柏林。1686年在都柏林三一學院取得學士學位,1692年獲牛津大學碩士學位,1701年獲三一學院神學博士學位。他的主要作品有:《一只澡盆的故事》《書戰》《圣靈的機械作用》《鮑席斯和菲利蒙》《關于糾正、改進和確定英國語言的建議》《愛爾蘭狀況淺見》《一個小小的建議》等。斯威夫特晚景凄涼,1745年去世,葬于圣帕特里克大教堂。
《格列佛游記》以里梅爾·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周游四國的經歷。它的主題思想是:通過格列佛在利立浦、布羅丁奈格、飛島國和慧駟國的奇遇,反映18世紀前半期英國的一些社會矛盾,揭露批判英國統治階級的腐敗和罪惡。作品之所以深刻有力,就在于它對英國議會中毫無意義的黨派斗爭、統治集團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圖、殖民戰爭的殘酷暴戾進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時它在一定程度上歌頌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統治者的英勇斗爭。
《格列佛游記》不但具有深刻的思想內容,而且具有比較完美的藝術形式。斯威夫特的藝術技巧有許多地方值得借鑒。首先,他利用虛構的情節和幻想手法刻畫了當時英國的現實;其次,他根據當時英國的現實創造出一個豐富多彩的、童話般的幻想世界。《格列佛游記》的諷刺藝術是杰出的,作者的諷刺手法也是多種多樣的。他以漫畫的夸張技巧塑造了一些可惡、怪誕的形象,如耶胡、飛島人和長生不老人,等等。他還以貌似正經的態度、細致逼真的細節描寫刻畫了小人國的生活和斗爭,極為成功地反映出當時英國的現實。
《格列佛游記》自1726年出版后就受到英國人民的歡迎。它先后被譯成幾十種語言,在世界各國流傳甚廣,深入人心,特別是小人國和大人國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伏爾泰、拜倫、高爾基、魯迅都非常推崇斯威夫特的諷刺作品。讀者對《格列佛游記》都給予很高的評價。它是英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一部偉大的諷刺小說。
本譯稿力求保持原作的風貌,只是刪去了個別與作品主題關系不大的情節和內容,對一些過于冗長的議論文字也作了壓縮。小說中需要注釋的地方其實很多,為了故事的連貫性,譯者決定注釋從簡,有些需要增添背景知識的地方盡量在小說的行文中加以體現。此外,原作字艱詞澀,行文技巧極其復雜,為了方便讀者,譯文采用了講故事的手法,以求通俗易懂,自然流暢,讓讀者體悟到閱讀是一件愉快愜意的事情。
王維東
第一部 利立浦游記
1.我的家世及初次歷險
2.被俘的山巨人
3.有條件的自由
4.愿意為國王而戰
5.無可匹敵的戰功
5.利立浦國概況
7.遭誣陷出逃敵邦
8.踏上返鄉之途
第二部 布羅丁奈格游記
1.再次出海復遇險
2.我被主人當做玩偶
3.得到國王垂幸
4.隨女主人旅行
5.水槽里的航海表演
6.跑著為國王彈琴
7.布羅丁奈格概況
8.我被鷹叼走意外獲救
第三部 飛島國游記
1.出海再遭劫
2.奇怪的擊拍人
3.飛島上的國王
4.結交新朋友
5.在設計學院的奇遇
6.給設計學院的建議
7.我獲準召見古人
8.歷史原來……
9.覲見國王
10.晚景凄涼的長生人
11.曲折返鄉路
第四部 慧駟國游記
1.初遇耶胡與慧駟
2.慧駟款待了我
3.與眾不同的耶胡
4.向慧駟介紹人類
5.向慧駟介紹英國
6.女王和首相
7.慧駟評人性
8.比照慧駟與耶胡
9.慧駟國的政治
10.戀戀不舍慧駟國
11.我的寫作原則
《格列佛游記》:
1.我的家世及初次歷險 提起我父親,他在諾丁漢郡有一份小小的地產。
我們家有五個兒子,我排行老三。我十四歲時,父親送我到劍橋的伊梅紐爾大學就讀。我在那里一待就是三年,學習很努力。家里倒也給些生活費,但因入不敷出,我就拜倫敦一位有名望的外科醫生詹姆士·貝慈先生為師,跟他學了四年。父親不時地給我寄些零花錢,我立志將來要周游四方,于是就把寄來的錢用于學習航海和數學。后來我辭別了貝慈先生,回到父親身邊。多虧父親、叔叔和其他親戚的接濟,我湊齊了四十英鎊。他們還許下諾言,每年拿出三十英鎊供我在荷蘭萊頓大學深造。我在那里研修醫學兩年零七個月,心知這門學問對遠海航行必有用處。
從菜頓回國后不久,恩師貝慈先生舉薦我到“燕子號”輪船當船醫,船長是亞伯拉罕·潘內爾。我跟隨他三年半,其間曾隨船抵達雷文特及一兩個別的什么地方。及至遠行歸來,我打定主意不再離開倫敦,恩師貝慈先生也鼓勵我留下,還介紹了幾位患者讓我診治。我在老陪審官街租下幾間屋子。為改善自己的處境,我經不住別人的勸誘,娶了家住在新門街的襪商愛德蒙·伯頓先生的二女兒瑪麗·伯頓為妻。為此得到了一筆四百英鎊的嫁資。
恩師貝慈先生兩年后去世。我的朋友少,生意難以為繼,良知又不允許我像許多同行們那樣墮入歪門邪道,于是我跟妻子和幾位熟人商定,再次出海遠行。我先后在兩條船上當醫生,六年里曾幾次航行到東、西印度群島,由此攢下了一筆積蓄。閑時閱讀古典或近代的名人名作,手里的書反正多得是。每逢輪船靠岸,我就上岸留心觀察當地人的風俗人情并學習他們的語言。由于記性好,我學起來毫不費力。
最后的那次航行不太順利,我開始厭倦海上生活,打算回家跟妻子和家人待在一起過日子。我從老陪審官街搬到鐐銬街,又從那里搬到迤平街,想著能從水手們那兒攬點生意,可是三年過去了,始終未能如愿!傲缪蛱枴贝L威廉·布利查德聘請我到他的船上工作,考慮到待遇優厚,我就接受了。當時他正要去南太平洋。我們的船于一六九九年五月四日從浦里斯特起航,開始一段航程十分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