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告別任性、告別自我、告別「有一天我要如何如何」的想望并且改寫成「如果我的孩子接受,我可能會如何如何……」你半主動半被動地放下自我,品味著親如枕邊人也無法體會的孤獨。
你不是天生就會當母親的,只是你努力在學,你的愛是給孩子的一雙翅膀,卻也像是你的一副枷鎖,孩子自由去飛,你從此不再自由。在你想象的世界里,會有人理解你的心酸和矛盾,而不是指責你成為母親后卻不愿意放下自己。
這本書是一份柔軟又強大的祝福,只字詞組間你會看到被藏起來的脆弱和孤獨,看到仍然相信愛情的女孩,也會看到自己有多堅強,還有幸福。
你值得被愛,不是因為坊間流行的書上寫的那種「十種特質讓男人更愛你」,不是因為你會撒嬌你很可愛,而是因為你為自己所做的選擇而努力不懈著,你值得被愛是因為,你的努力值得尊敬!
親愛的母親們,你好嗎?辛苦了。
成為母親之后,每個人看到你都只看到一個母親,而不是你。但你能看到你自己,那么清晰。成為母親之后,你時刻都幸福嗎?你還記得愛情嗎?你還留著自己嗎?★寫給所有期待成為母親/即將成為母親/已經成為母親的你★ 突破千則分享,寫到心坎里的母親心情,★網友零負評共鳴淚推:“謝謝你的文字說出我的孤獨和糾結!”★ 母親節,送給媽媽和自己*好的禮物!
羽茜,政大社會學碩士,曾獲耕莘文學獎小說類首獎。現為全職媽媽,也是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T博客專欄作家。
Chapter 1 成為母親之后
1.夢——每個標志你成為母親的時刻
2.母親的世界
3.傷疤
4.母親的身體
5.資深女孩團體
6.成為母親之后
7.老
8.母親的關鍵字
9.青春
10.關于愛情
11.喧嘩
Chapter 2 那些孩子教我的事
1.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2.相愛容易相處難
3.孩子教我的事
4.那一天你哭了
5.孩子不睡的夜晚
6.孩子總是在你手上跌倒
7.你想象一個溫柔的世界
8.屬于、不屬于
9.橋
10.時光
11.一個寫作的人
12.在你眼里的新的城市
Chapter 3 你的過去、未來和現在
1.母親的生活
2.回顧
3.關于家庭
4.嘆息
5.母親的剩余
6.十年后的牛排
7.全職母親的幸福與恐懼
8.半夜旅行
9.另一種人生
10.寫給親愛的你
11.祝福
〈成為母親之后〉
成為母親之后,你才知道,很多事情,你的母親并沒有告訴你。
只是在你幼小的記憶里,你曾經隱約察覺,母親跟你在一起并不快樂,她熱愛自由、向往在職場上發揮自己的實力,但是和你在一起的時候,這些都不被允許。你纏著她、在她腳邊團團轉,把她困在做也做不完的三餐和家務當中,在她抱怨“因為生了小孩,所以我才不能如何如何”的時候,你也想大聲抗議:“我又沒有拜托你生下我!”你也想要一個全心全意愛著自己、陪伴自己時非常快樂的媽媽,可為什么她一邊抱怨又一邊照顧你直到長大?這一切矛盾,等到你自己成為母親,你才終于懂了。
懂了,但也不是全部,或許只是得窺一二,在你也被自己的孩子綁著哪里都去不得的時候,你才突然明白,連你這樣一個沒有太大野心、只抱著一個在家寫作的夢想的宅女,偶爾都會覺得無法獨處、無法出門是一個不小的心理負荷,那對于能力不輸給男人的母親來說,結婚生子后工作和個人發展都受限,心里不知道多么掙扎痛苦。
在你自己成為母親之后,你才明白,“母親”一詞就像如來佛套在孫悟空頭上的緊箍咒一樣,這么一套下去,哪怕你是再好動、頑強的一只潑猴,都從此逃不出如來佛的掌心。你的母親身份就是那個咒語,你對孩子懷著的那種先天的愛,后天的種種性別、角色的束縛,就是最無邊的法力。在有了孩子以后,你回想自己曾經有過的自由,這才明白,你“曾經”很自由。
于是你開始勸你那些還未生小孩的朋友,不管她們單身、已婚或離婚都一樣,你想告訴她們這世界上最偉大的感情不是愛情,最讓人心煩、也最讓人幸福到心酸的不是男人,最能束縛你的不是工作,威力最強大的、能夠把你的生活搞得天翻地覆的,是你對孩子的那份親情。
很多事情,光看臉書上為人父母的朋友的分享,是不會懂的。
你從她們和丈夫孩子的幸福合照上,看到的是她們生活的光彩,看不見她們生活的低谷,更不可能想象在有孩子之后,生活的高低起伏會上下得如此頻繁。每一天,身為母親的人就像在大海上掌舵,她的婚姻是否依然幸福,她的孩子是否能在快樂的氣氛中長大,全看她個性夠不夠成熟,性情夠不夠穩重,能不能抓緊家庭這一艘小舟,不讓它在現實的大海里迷失。是的,現實,也是在生了孩子之后,你才懂得什么叫作現實。
現實是,你有再好的能力、再多的抱負,也未必有那相對的運氣,在請完產假后保住你原本在職場上的位置。就算你有那運氣好了,你重返職場后不見得能夠加班,你的孩子不見得能找到二十四小時讓人放心托付的保姆(哪怕是自己的父母或公婆),就算你放心、也說服自己放手交給別人照顧,只要接近下班時間,你的心就不在辦公室了。
……
你很愛你的孩子,因為這份愛,你才發現媽媽是一份工作卻也不是一份工作,如果在工作上遇到這樣的“同工不同酬”,男人只要做一點點就有很高的報酬,而你沒有,恐怕早已經跳起來大叫“性別不平等”準備離職了。
你每天早上被孩子的哭鬧叫起床,臉都來不及洗,先幫他洗屁屁、喂奶喂早餐,像陀螺一樣團團轉得直到傍晚才想起來自己未曾洗臉,你蓬頭垢面,卻還記得帶孩子出門時要幫他穿得漂亮帥氣。
這是工作,早上上工,深夜,孩子難得連睡的幾個小時,你在睡夢中勉強算是下班。
但這也不是工作,因為你抱著他,捏捏他的小手親親他的額頭,看他喝奶那樣滿足(盡管你喂得相當痛苦),你就忘了什么叫作“報酬”,什么叫作“公平”。你想跟男人分一半工作,好男人會愿意,但是你在分給他那一半時心總是懸著的。你才明白,在職場上無論你曾經多熱愛工作,都不能跟母親這個角色相比。
這個角色讓你滿滿地投入愛與恨,你愛孩子,偶爾也不得不感覺到,你恨這個角色給你的束縛。
你不能自由地當一個自己想象中的那種媽媽,你只是平凡人,你的勇氣不夠,所以只要有人質疑“你這樣能帶好他嗎?”你就害怕,好像準備被評鑒一樣先來個最嚴格的自我檢視。成為母親之后各種好意或不懷好意的質疑何其多,再說一次這并不是工作,因為工作上被評鑒過后,你至少可以暫時松一口氣。
當母親就沒有松口氣的時候了。昨天他還好好的,當今天他突然發燒、突然不吃飯、突然會打架會咬人時,你就開始質疑自己是否錯了,這些是孩子的自然發展,還是你就像其他人說的——沒把他帶好?
因為你很愛很愛他,所以你很在乎他。你希望孩子健康快樂,但是,也因為你知道這一切不全然操之在你,他有他的個性、體質、命運,那些你無從掌握的因素,也讓你害怕了。
孩子,媽媽希望你幸福快樂。每天,你對著你信仰的神低聲祈禱,忘記了曾經,你追求的是自己的幸福快樂。
……
同是女人,要到生了孩子之后,你才能明白什么是身為女人的恐懼,什么叫作為了維系婚姻而兢兢業業。在還沒有孩子時,即使結婚也可以“你不愛我我就走”,在有了孩子之后,即使知道“單親總比爛丈夫強”,還是會有更多的恐懼、更多的顧慮。你和你那些分享幸福合照的臉書朋友都屬于幸運兒,還有一些不那么幸運的,生了孩子才發現愛錯也嫁錯了人。
你愛你的男人,所以你等,等他成熟,等他發現你很累終于知道怎么扮演父親和丈夫的角色。而你的男人也愛你,所以他學,他忍耐你被產后荷爾蒙綁架所以高低起伏的情緒,他放下大男人的驕傲,承認關于孩子,有太多事情他不懂。
有些哭笑不得的是,你愛他,所以你等他“進入狀況”,他也愛你,但他等的是你“恢復原樣”。
……
像一場大夢,過去二三十年的自己,竟然只是幾個月過去,就遙遠得像是做過一次徹底的告別了。
你告別任性、告別自我、告別“有一天我要如何如何”的向往并且將之改寫成“如果我的孩子接受,我可能會如何如何……”你半主動半被動地放下自我,品味著親如枕邊人也無法體會的孤獨。
……
生兒育女,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絕對不是一件單靠幸運就能實現的事,你現在擁有這些是因為你很努力,你長大了,照顧好了自己的小孩還撐起了一個家,你不再是那個仰望父母的小孩,你真的是大人了。
你值得被愛,不是因為坊間流行的書上寫的“十種特質讓男人更愛你”,不是因為你會撒嬌你很可愛,而是因為你為自己做出了選擇而你努力不懈,你值得被愛是因為你的努力值得尊敬。
成為母親之后,每個人看你都只看見一個母親,而不是你。
但你能看見了你自己,那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