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吐溫(1835-1910)的一生正逢美國蓄奴制由極端走向崩潰的時期。蓄奴制是美國從原始資本積累階段走向成熟資本主義的畸形兒。它對加速美國南方的資本積累有過促進作用,但它的本質是極端落后的。它很快成了美國走向資本主義更高階段的絆腳石。偉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林肯總統冒著國家分裂的危險,用一場戰爭把蓄奴制摧毀了,但是蓄奴制的陰魂還遠未消除。蓄奴制本來是一種利益驅動的結果。但長期以來的蓄奴制的實行卻使美國一部分利益在身的白人產生了這樣的觀念:黑人天生劣等,決不可能與白人同享這個世界。一種積習甚深的觀念是不可能靠戰爭在短時間內予以解決的。它需要的是一種良性的潛移默化。馬克·吐溫認清了這點,用手中的筆擔當起這個使命。他從小和黑人常在一起,感覺到了黑人身上的優秀品質,認識到黑人同白人一樣懂得愛和恨,善與惡,好與歹,因此應該像白人一樣享有同等的權利。他這種兒時的純潔的愛,成為他成年后釀造博愛精神的支撐點。他說過,他“一見到黑面孔,心里就高興”。他希望所有白人像他一樣,一見到黑面孔心里就高興,那樣黑人就不會再處于被奴役、被買賣、受剝削和被歧視的地位了。白人對黑人沒有一種由衷的愛,黑人就不會有完全徹底的平等和自由,一個世界就不會是完美的,和諧的。
一切現代美國文學的源頭美國文學史上的林肯——馬克·吐溫經典作品
馬克·吐溫(1835-1910),美國的幽默大師、小說家、著名演說家,19世紀后期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其作品風格幽默、辛辣,他露骨地嘲諷了美國民主與自由掩蓋下的虛偽,深刻影響了美國文壇和社會,被譽為“美國文學史上的林肯”。代表作有《百萬英鎊》《湯姆·索亞歷險記》和《赫克貝利·芬恩歷險記》等。
譯者序
告示
說明
第一章 做個有教養的人
第二章 計劃與行動
第三章 孩子們的游戲
第四章 能變魔法的毛球兒
第五章 開始新生活
第六章 撤切爾法官
第七章 等待月亮升起
第八章 孤島之謎
第九章 河水上漲了
第十章 打蛇招來禍
第十一章 瑪麗太太
第十二章 乘破船航行
第十三章 夜幕降臨了
第十四章 聽聽寡婦怎樣說
第十五章 木排丟了
第十六章 錢,在河水中漂浮
第十七章 悼念早逝者
第十八章 家仇
第十九章 皇家也有麻煩
第二十章 野營
第二十一章 小鎮上閑逛的人
第二十二章 醉酒在馬戲場上
第二十三章 黑人吉姆
第二十四章 皇袍被吉姆穿上了
第二十五章 專唱頌歌的人
第二十六章 他原諒她了
第二十七章 赫克招惹來懷疑
第二十八章 告別
第二十九章 國王聲明
第三十章 爭吵,發生在皇家
第三十一章 羊的故事
第三十二章 為何認錯人
第三十三章 好客的南方
第三十四章 避雷針能爬嘛?
第三十五章 偷竊有別
第三十六章 遺贈給后人的
第三十七章 開帆令
第三十八章 淚的話題
第三十九章 老鼠與草人兒
第四十章 歡快逃脫了
第四十一章 老姐霍奇基斯
第四十二章 湯姆受傷了
最后一章 誠實的赫克
“喂,你是誰?你在哪?活見鬼啦,我分明聽見啥響聲了。哼,我知道我該干啥:我這就坐下來,非聽到再有動靜不可。”
這樣,他就在我和湯姆中間坐下來了。他把背靠在樹上,把一條腿伸出去,差一點蹬到了我的腿上。我的鼻子癢起來,癢得我的兩眼滋出了淚水。可我就是不敢撓撓癢。然后鼻子里面開始癢起來。接著屁股溝癢起來。我不知道我怎樣才能待著不動。這份罪一直持續了六七分鐘,可給人的感覺卻長得多。這時我身上有十一個不同的地兒癢起來。我覺得我隨時會忍受不了,但我咬緊牙關,準備挺下去。就在這當兒,吉姆呼吸重起來,接著他開始打呼,這時我也立時身心舒坦了。
湯姆向我發出了信號——他用嘴弄出一點點聲音——我們倆于是手膝并用爬到一邊去了。我們爬出十英尺時湯姆悄悄跟我說,想把吉姆捆在樹上開開心。可我說不行。他也許會醒來,大驚小怪…場,那時他們會發現我不在了。后來湯姆又說他帶的蠟燭不多,他要溜回廚房弄一些。我不想要他去冒險。我說吉姆會醒來回廚房的。但是湯姆想冒冒險去,所以我們就溜回那里,弄到三支蠟燭,湯姆往餐桌上放了五分錢算付蠟燭錢。然后我們倆溜出廚房,為脫身我急出了一身汗。但是拿湯姆沒辦法,他非要爬到吉姆身邊,不惜手膝并用,對吉姆使使壞。我干等著,仿佛等了很長時間,一切都靜得出奇,令人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