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時代盛行區域主義以及區際合作趨勢,建立健全的跨域治理制度,促進區域或地方合作及整合,有效解決跨域公共服務問題,是各國發展的關鍵。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地區利益和地方政府調控本地經濟的權力已經得到相當程度的增強,但跨行政區的區域經濟一體化仍然存在很大障礙,對整體發展和區域協調都造成了一定的消極影響,這一問題在長江三角洲地區也十分突出。本書在文獻綜述與理論探討的基礎上,提出了跨域治理的理論模型,對長三角地區跨域治理的結構、過程與成效進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本書稿分為7章:分別為緒論、文獻綜述、概念模型和理論依據、跨域治理視角下的長三角城市政府合作、跨域治理視角下的長三角世博旅游合作、結論與展望。經過初審審稿,我們認為全球化時代盛行區域主義以及區際合作趨勢,建立健全的跨域治理制度,促進區域或地方合作及整合,有效解決跨域公共服務問題,是各國發展的關鍵。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地區利益和地方政府調控本地經濟的權力已經得到相當程度的增強,但跨行政區的區域經濟一體化仍然存在很大障礙,對整體發展和區域協調都造成了一定的消極影響,這一問題在長江三角洲地區也十分突出。本書在文獻綜述與理論探討的基礎上,提出了跨域治理的理論模型,對長三角地區跨域治理的結構、過程與成效進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總序
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悠久文明、十幾億人口的超大規模國家,以“四大發明”為代表的科學技術,曾經為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作出過巨大貢獻,促進了世界文明的發展。目前,我國正處在國家發展轉型的重要時期,經濟發展已步入一個增速逐漸趨緩與結構加快調整的過程,社會發展則開始進入參與主體多元、訴求表達多樣的一個新階段,中國的公共管理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挑戰,也面臨著大踏步發展的新機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標志著我國改革進入整體推進制度創新、制度建設的新階段。創新是推動一個國家和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動整個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隨著中國改革發展面臨的形勢越來越復雜,肩負的任務越來越艱巨,重新認識大國治理與創新驅動發展的關系與規律等,顯得尤為重要。
當今世界,全球化正在從制造業全球化向創新全球化轉變。與制造業全球化相比,創新全球化流動的核心不再是物質產品,而是建立在知識基礎上的創新資源。創新全球化時代,創新的藩籬不斷被打破,開放創新日益成為備受各國歡迎的技術和商業模式,一個在地域上覆蓋全球,在主體上包括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等,在領域上擴展到幾乎所有行業的全球創新體系正在形成。當今世界,科技創新正成為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戰略選擇,正成為世界主要城市的重要標志性功能,多中心、多節點、跨國界的全球創新網絡正在形成。創新全球化時代,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不再局限于自身有多少人才、專利或者其他指標,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整合全球的創新資源,并將這一龐大的全球創新體系為己所用。中國要實現大國崛起,在國際競爭中贏得優勢,就需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自主創新,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推進科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提升自己在全球創新體系中的地位。
科技創新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信息通訊技術的融合和發展催生了信息社會、知識社會形態,推動了科技創新模式的嬗變。當今社會,科技創新已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生活和工作在社會中的用戶,成為創新真正的主體,也真正擁有最終的發言權和參與權。普通公眾不再僅僅是科技創新的被動接收者,而可以在知識社會條件下扮演創新主角,直接參與創新進程。誠如毛澤東所言:“因為中國是一個具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和六萬萬人口的國家,中國應當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而這種貢獻,在過去一個長時期內,則是太少了。這使我們感到慚愧!编囆∑皆诙兰o八十年代,就強調指出到二十一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為人類做更多的事情,“我們就是有這么一個雄心壯志”。全民創新時代,破除一切制約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是創新驅動發展與治理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治大國若烹小鮮!毙□r如何烹?這是門大學問。歷朝歷代政治家、學者都提出過自己的“烹鮮學”。當前的中國,無論是執政者,還是普通民眾,抑或主流民意,都清醒地認識到問題所在,并形成了最大公約數共識——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是解決各種問題的總鑰匙。中國正在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實現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目標,首先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健全和完善國家創新體系,不斷推進科技治理體系和科技治理能力現代化。創新是民族進步和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新時期中國改革發展的重大歷史命題。超大規模人口的現實國情、曾經的歷史教訓以及國際發展的通例昭示我們:創新驅動發展與治理現代化是大國崛起的兩大戰略支柱。有鑒于此,復旦大學上海市科技創新與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策劃了這套大國治理與創新研究叢書。
我們認為,創新驅動發展與治理現代化是我國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學亟待加強的研究領域。我們希望此次叢書的推出有助于推動中國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學界廣泛開展大國治理與創新研究,我們期待有更多的學界同仁加盟中國科技政策與公共治理研究,以更好地服務于大國崛起進程中創新驅動發展與治理現代化的需要。
申劍敏,女,1977年生。1999年本科畢業于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2002年獲復旦大學法學碩士學位,2013年獲復旦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先后任職于上海市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等市政府組成部門,現為上海政法學院國際事務與公共管理學院講師,上海市科技創新與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從事區域與城市治理、公共政策理論、行政體制改革等方面研究。
總序1
第1章 緒論1
1.1研究背景和意義1
1.2研究目的和范圍3
1.3研究思路和架構5
第2章 文獻綜述9
2.1跨域治理的概念譜系9
2.2跨域治理的分析模型19
2.3長三角地方政府合作與跨域治理研究28
第3章 概念模型和立論依據34
3.1概念模型34
3.2初始條件35
3.3結構與治理37
3.4過程與結果44
第4章 跨域治理視角下的長三角城市政府合作49
4.1長三角城市政府合作概況49
4.2長三角城市政府合作的初始條件53
4.3長三角城市政府合作的結構與治理61
4.4長三角城市政府合作的過程與結果79
4.5本章 小結93
第5章 跨域治理視角下的長三角世博會旅游合作100
5.1長三角世博旅游合作概況100
5.2長三角世博旅游合作的初始條件105
5.3長三角世博旅游合作的結構與治理111
5.4長三角世博旅游合作的過程與結果130
5.5本章 小結135
第6章 跨域治理視角下的長三角區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140
6.1長三角區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概況140
6.2長三角區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初始條件147
6.3長三角區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結構與治理151
6.4長三角區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過程與結果172
6.5本章 小結181
第7章 結論與展望187
7.1研究結論187
7.2政策建議194
7.3研究展望197
參考文獻201
后記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