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為科普讀物側重以初等方式概要介紹運籌學中的一些重要內容,主要包括:線性規劃、運輸問題、整數規劃、工件排序、黃金分割法、圖論、最短路問題、旅行商問題、決策論、對策論等基本的理論和方法。
運籌學誕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英國,戰后在美國發展起來,并從軍事領域延伸到民用領域,在企業經營、生產管理、工程設計、經濟規劃、交通運輸、能源開發、城市布局、環境保護、農田種植、科學實驗等各個方面,獲得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應用。
運籌學是研究如何合理運用、安排各種資源(如,人力和物力等),以尋求盡可能好的決策方案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其目的是為決策者作出最佳決策和行動方案提供科學依據。
運籌學作為管理科學與工程、系統工程、應用數學等一系列學科領域里的基礎理論和思想方法,幾十年來被廣泛應用于社會經濟的各行各業。目前,已成為大專院校中管理類專業最基本的核心課程,也是許多理工類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并且,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學科范疇上,也已發展起相當龐大的運籌科學體系,對相關科技領域以及國民經濟發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方法論意義。
由于我國自上世紀五十年代引入運籌學以來,該學科的傳授脈絡基本一直局限在高校系統,各種教科書的層次也都要求學習者具備相應的數學基礎(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和概率論),給一般讀者造成了較大障礙。且面向廣大普通讀者的運籌學科普書極其匱乏,以致不少實際工作者根本不知運籌學為何物,極大地影響了運籌學思想與方法的普及、推廣與應用。
本書旨在立足于初等文化程度要求,將讀者引入運籌學領域,用較為淺易的方式,建立基本的優化思想方法概念,使更多的普通公眾能了解運籌學乃至運用運籌學的思想方法來解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優化問題。鑒于本書目的主要是科普,細節內容時有省略,讀者如欲進一步學習,可參考相關的大學運籌學教科書。
感謝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1401106)、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項目(16YJA630037)、上海市高原學科建設項目和上海高校青年教師培養資助計劃項目(ZZsl15018)對本書的支持!
參與本書部分工作的還有張惠珍(副教授),在此一并致謝。
作者
2017年2月20日
收起全部↑
馬良,男,1964年7月生于上海。復旦大學數學系畢業(理學學士);(原)上海機械學院系統工程系畢業(工學碩士);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畢業(管理學博士)。現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系主任。曾獲寶鋼優秀教師獎、上海市曙光學者、上海市育才獎等10多項榮譽稱號和獎勵。先后承擔和參加完成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各類科研項目與教研項目30多項;發表中英文論文300多篇;出版專著4部,主編教材3部,其中,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基礎運籌學教程》獲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校優秀教材獎;自主開發運籌學/管理科學集成軟件包1套。
第一章 歷史淵源:世界大戰的副產品
第二章 計劃的重要:用線性規劃武裝起來
第三章 物流需要科學:運輸問題
第四章 自然數帶來的困惑:整數規劃
第五章 神奇的0.618:黃金分割法
第六章 小學生也能掌握的數學:圖論
第七章 日常出行的優化:最短路問題
第八章 管理就是決策:詭異的決策論
第九章 對抗還是合作?對策論/博弈論
第十章 計算機軟件:面向應用之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