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初次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簡稱《修九草案》)。《修九草案》針對近年來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在反復研究溝通、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對主要問題取得共識的基礎上,做出了必要的調整、完善。《修九草案》發(fā)布后,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征集修改完善意見。鑒于此,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率先以“南方刑事法論壇”的形式搭建理論界與實務界溝通對話的平臺,先后已經舉辦了兩期研討會,分別主要圍繞《修九草案》的宏觀修改完善、移動互聯網犯罪兩個議題展開討論。在此基礎上,對于一些優(yōu)秀的會議論文,分別按照網絡犯罪、恐怖主義犯罪、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犯罪、腐敗犯罪、侵犯公民權利犯罪、死刑改革六個主題予以編錄,以期集中反映相關領域的最新觀察與思考,并納入到“刑事法論壇”文叢第一輯。
徐松林,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院長;教授、哲學碩士、法學博士、法學碩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理事、廣東省檢察學會副會長、廣東省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香港大學專業(yè)進修學院(HKU SPACE)兼職教授;國家精品課程《刑法學》(網絡教育類)負責人;廣東省精品課程《刑法學》負責人。
孫道萃,2014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現為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講師,法學博士,研究方向為刑法學、刑事政策學。已出版專著《罪責刑關系論》,獨立在《中國刑事法雜志》《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檢察日報》等發(fā)表學術論文幾十篇。
一、網絡犯罪問題
手機移動互聯網“非工具性”安全的規(guī)制——兼論《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對移動互聯網
安全的介入李軍
淺析刑事電子證據證明力的認定王水明
手機移動互聯網犯罪的刑法規(guī)制芻議賈學勝
我國手機互聯網犯罪的立法問題——兼議《刑法修正案(九)》中的網絡犯罪立法王瀛
論我國P2P網絡借貸與非法集資犯罪金鑫
論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罪的立法缺陷與完善唐翥
我國網絡犯罪刑事立法研究——以《刑法修正案(九)》為視角吳燕清
淺析我國網絡犯罪的刑法規(guī)制問題——以《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為切入點蔣媛媛
我國網絡犯罪刑事管轄權探析陳浩
手機木馬程序靜默下載、卸載軟件的刑法定性思路朱紅松
手機程序后臺惡意扣費的刑法規(guī)制問題研究陳可
二、恐怖犯罪問題
網絡恐怖犯罪活動幫助行為的刑法規(guī)制曾慶醒
淺析《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完善問題——以我國恐怖主義犯罪立法為視角陳慧敏
我國暴恐犯罪的現狀及刑事對策陳天樂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關于網絡反恐的修改意見張亞林
恐怖主義犯罪刑事立法的缺陷及完善尹俊杰
三、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犯罪問題
論牟取暴利行為的刑法規(guī)制胡學相蔡若夫
論以捏造事實提起民事訴訟罪邵維國
談《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的不妥之處沈志民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修改的理性思考胡陸生
擾亂法庭秩序罪之程序法思考林志毅
是“沖動的懲罰”,還是“懲罰的沖動”——評《刑法修正案(九)》(草案)若干擴張性條款鐘育周
論《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第35條存在的問題丁一元
關于民事虛假訴訟罪和危險駕駛罪的再完善李軍
關于《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的修正建議吳月紅
禁止或限制從事職業(yè)與資格刑的構建——兼評《刑法修正案(九)》(草案)關于禁止
從事職業(yè)的規(guī)定尹曉聞
論擾亂法庭秩序行為的刑法規(guī)制——兼談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第35條王靜詩
四、腐敗犯罪問題
論貪污罪數額標準的立法模式與司法定量胡學相
論增設對有影響力人員行賄罪孫道萃
從《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看中央反腐力度的加大孫冉冉
貪污受賄犯罪的數額問題研究金瀟
五、侵犯公民權利犯罪問題
我國刑法應取消組織賣淫罪徐松林
從呂某虐子案看我國未成年人監(jiān)護制度的缺失肖秀敏李政
刑法“打拐”規(guī)范完善背景下對解釋的反思——限縮理解拐賣“造成重傷、死亡”郝韓偉
六、死刑改革問題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中的立法模式述評聶立澤
死刑限制的程序之維蔡華賴隹文
死刑的廢止路徑賈學勝
死緩變更執(zhí)行死刑門檻之立法細化何麗娜
淺析死刑改革的發(fā)展方向——以人格刑法為視角王紫光
七、“南方刑事法論壇”會議紀要
(一)《刑法修正案(九)》修改建議研討會紀要
(二)手機移動互聯網犯罪問題研討會紀要
2004年,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正式成立。回溯源頭,自1993年學校創(chuàng)辦法學專業(yè)算起,“爾來二十有一年矣”。法學專業(y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21年篳路襤褸的辦學歷程凝結了全體華南理工法律人的汗水、艱辛、歡笑與榮譽。所幸功不唐捐,在國家、社會、學校和同仁們的大力支持下,華南理工大學法學專業(yè)的學科實力躍升至全國前列。
我院現有法學與知識產權兩個本科專業(yè);擁有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以及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成為全國80所法律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培養(yǎng)試點單位之一,同時是全國8所法律碩士專業(yè)學位知識產權方向培養(yǎng)試點單位之一;入選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基地;2012年法學學科被評為廣東省優(yōu)勢重點學科。
學院不僅在辦學層次上經歷了跨越式的發(fā)展,同時也在研究平臺建設、研究成果產出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績。隸屬于學院的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地方法制研究中心是廣東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與廣東省人大合作共建的“廣東省人大立法評估與咨詢服務基地”已受托起草多部地方法規(guī)并出版多項重大課題的研究報告;國家知識產權培訓基地也已承擔多期國家高端知識產權人才的培訓任務。以研究平臺為依托,學院在法律方法與法律思維、地方法制建設、知識產權戰(zhàn)略、財稅法、刑法學、房地產法學等多個專業(yè)領域都具有獨特的研究特色和重要地位,學術科研碩果累累,并產生較強的學術影響力。
值此建院十周年之際,為集中展示我院教師學術研究實力,推動我院學術研究的繼續(xù)深入發(fā)展,學院決定與法律出版社合作推出“華南理工大學法學文庫”系列叢書。本系列叢書秉持精雕細琢、寧缺毋濫的理念,成熟一本出版一本,所收錄著作均為我院教師多年嘔心瀝血、潛心鉆研的學術力作,研究領域覆蓋法理學、法律史學、憲法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知識產權法學、訴訟法學等多個學科,較全面地反映了“法治中國”建設過程中重要的理論與實踐問題。
年輕的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自創(chuàng)立至今一直承蒙社會各界幸惠,在此我們致以深深的謝意。“華南理工大學法學文庫”的出版是我們漫漫征途的里程碑,也是繼續(xù)前進的出發(fā)點,我們會用精品佳作回饋各界同仁一如既往的關注與支持!
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
2014年7月
序
廣東是經濟大省,也是各種新型刑事案件的多發(fā)、高發(fā)地。近年來,引發(fā)全國關注的新型刑事案件,如新型財產犯罪案件、新型知識產權犯罪案件、移動互聯網犯罪案件、互聯網金融犯罪案件等,許多發(fā)生在廣東。
但與此不相稱的是,廣東的刑法學研究相對落后,已有的刑法理論研究也很少回應社會的關切。
為改變這種狀況,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聯合廣東省刑法學研究會、廣東省犯罪學研究會共同打造“南方刑事法論壇”。
“南方刑事法論壇”堅持兩個原則:
一是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每次論壇研討的問題都來自刑事司法實踐:論壇主題或由實務部門直接提出(直接委托),或由學者將同時期各實務部門提出的問題進行歸類,從中抽象出論壇的主題。
二是堅持“刑事一體化”研究。刑事司法實踐提出的疑難問題,經常是實體問題和程序問題糾結在一起,如果按傳統(tǒng)的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證據法學、刑事政策學等學科劃分進行分門別類的研究,往往難以從整體上對司法疑難問題提供有效指導。
2014年11月,全國人大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全文,向社會征求意見。由于草案增加、修改了暴力恐怖犯罪、信息網絡犯罪、破壞社會秩序犯罪、背信犯罪、腐敗犯罪等諸多內容,草案甫一公布即引發(fā)公眾熱議。為廣泛聽取學界意見,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委托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廣東省立法研究評估與咨詢服務基地”召開專門研討會,對刑法修正案(九)(草案)進行深入研討并逐條提交書面研究結果。2015年1月10日,“南方刑事法論壇”(第一期)暨《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修改建議研討會在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召開。本輯中的部分文章即是這次研討會的成果。
2013年至2014年間,廣州市動景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UC瀏覽器被人在用戶手機上預先植入惡意程序而“靜默卸載”,該案進入訴訟程序后,檢、法兩家意見分歧嚴重。由于該案涉及針對移動智能終端的犯罪這樣一個前沿性問題,2015年4月19日,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舉辦了“南方刑事法論壇”(第二期)暨“手機移動互聯網犯罪問題研究”研討會。這次研討會的部分成果被收錄在本輯中。這次研討會涉及《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中有關網絡犯罪的修改規(guī)定,部分成果也被收錄在本輯中。
《刑事法論壇》(第一輯)是兩期“南方刑事法論壇”所舉辦有關《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研討會的共同成果,盡管《刑法修正案(九)》在本書出版之際已經順利通過,但并不影響研討會和《刑事法論壇》一書的意義,仍將對刑法立法完善與司法改進有所裨益。
“南方刑事法論壇”是一個堅持以研究刑事實務問題為導向的學術平臺。該論壇不定期舉辦,對每期論壇的上乘之作,我們都會結集出版。我們期望,“南方刑事法論壇”能成為南方刑事法研究的一個品牌。
是為序。
編者
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