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煥江主編的《汽車運用工程》以影響汽車運用效果的各個因素為主線,系統介紹了汽車使用過程中有關汽車運用條件、汽車運用基礎設施、汽車使用性能、汽車運輸組織、汽車合理使用、汽車技術管理等內容,努力反映汽車運用工程領域的新技術、新理論、新成果。
《汽車運用工程》可作為高等院校汽車運用工程、汽車服務工程和其他相關專業“汽車運用工程”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汽車運輸、維修、管理部門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參考。
第1章 汽車的運用效果和運用條件 1.1 汽車的運用效果 1.1.1 運輸生產率 1.1.2 運輸成本 1.1.3 汽車運輸質量 1.2 汽車運用外界條 叢書序前言第1章 汽車的運用效果和運用條件 1.1 汽車的運用效果 1.1.1 運輸生產率 1.1.2 運輸成本 1.1.3 汽車運輸質量 1.2 汽車運用外界條件 1.2.1 氣候條件 1.2.2 道路條件 1.2.3 交通狀況 1.2.4 運輸條件 1.2.5 運行材料供給條件 1.2.6 運輸樞紐和運輸場站條件 1.2.7 社會經濟條件 1.3 汽車運用技術條件 1.3.1 駕駛操作技術 1.3.2 汽車運輸組織管理技術 1.3.3 汽車維修技術 1.3.4 汽車運行安全技術 1.3.5 汽車在特殊條件下的運用技術 1.4 汽車的使用性能及其適應性 1.4.1 汽車使用性能指標 1.4.2 汽車運行適應性分析 思考與實訓第2章 汽車運用基礎設施 2.1 汽車運輸道路設施 2.1.1 公路 2.1.2 城市道路 2.1.3 道路交通控制設施 2.1.4 公路交通網絡 2.1.5 城市道路交通網絡 2.2 公路運輸樞紐和站場設施 2.2.1 公路運輸樞紐及其構成 2.2.2 汽車貨運站(場) 2.2.3 汽車客運站(場) 思考與實訓第3章 汽車的使用性能 3.1 汽車結構參數和質量參數 3.1.1 汽車的主要結構參數 3.1.2 汽車的質量和質心位置參數 3.2 汽車動力裝置的特性 3.2.1 發動機的性能指標 3.2.2 汽車發動機特性 3.2.3 機械式變速器的輸出特性 3.2.4 液力傳動裝置的輸出特性 3.3 汽車的動力性 3.3.1 汽車動力性的評價指標 3.3.2 汽車的行駛阻力 3.3.3 汽車的驅動力 3.3.4 汽車行駛的條件 3.3.5 汽車動力性分析 3.3.6 影響汽車動力性的驅動系統參數 3.3.7 汽車動力性試驗 3.4 汽車的燃油經濟性 3.4.1 汽車燃油經濟性的評價指標 3.4.2 汽車燃油經濟性的評價工況 3.4.3 汽車燃油消耗方程式 3.4.4 汽車燃油經濟性的計算方法 3.4.5 影響汽車燃油經濟性的結構因素 3.4.6 汽車燃油經濟性試驗 3.5 汽車的制動性 3.5.1 汽車制動性評價指標 3.5.2 制動時車輪受力 3.5.3 附著力與附著系數 3.5.4 汽車的制動效能 3.5.5 制動效能的恒定性 3.5.6 制動時汽車的方向穩定性 3.5.7 前后軸制動力的分配 3.5.8 汽車制動性試驗 3.6 汽車的操縱穩定性 3.6.1 彈性輪胎的側偏特性 3.6.2 汽車轉向時的運動 3.6.3 汽車的穩態轉向特性 3.6.4 汽車穩態轉向特性分析 3.6.5 表征汽車穩態響應的其他參數 3.6.6 轉向特性不同時汽車的運動 3.6.7 轉向輪繞主銷的振動與穩定效應 3.6.8 汽車的傾覆失效 3.6.9 汽車操縱穩定性試驗 3.7 汽車的通過性 3.7.1 輪廓通過性及評價指標 3.7.2 牽引支撐通過性及評價指標 3.7.3 結構因素對汽車通過性的影響 3.7.4 使用因素對汽車通過性的影響 3.7.5 汽車通過性參數測試 3.8 汽車的行駛平順性 3.8.1 汽車行駛平順性的概念 3.8.2 人體對振動的反應 3.8.3 汽車平順性的評價方法 3.8.4 影響汽車行駛平順性的因素 3.8.5 汽車行駛平順性試驗 3.9 汽車的質量利用和使用方便性 3.9.1 汽車的質量利用 3.9.2 汽車的使用方便性 思考與實訓第4章 汽車運輸組織 4.1 汽車運輸過程 4.2 汽車貨物運輸組織 4.2.1 汽車貨運作業程序 4.2.2 貨運車輛運行組織方式 4.2.3 車輛行駛路線及其選擇 4.2.4 貨運車輛的選擇 4.3 公路旅客運輸組織 4.3.1 公路旅客運輸作業程序 4.3.2 公路旅客運輸營運方式 4.3.3 公路旅客運輸車輛的選擇 4.3.4 公路旅客運輸班次 4.3.5 客車運行周期循環 4.3.6 客車運行循環序號 4.3.7 客車運行作業計劃 4.4 城市公共汽車客運組織 4.4.1 公共汽車交通系統 4.4.2 公共交通車輛調度形式 4.4.3 公共汽車的行車作業計劃 4.5 汽車運輸統計指標 4.6 車輛利用單項指標 4.6.1 汽車時間利用指標 4.6.2 汽車速度利用指標 4.6.3 汽車行程利用指標 4.6.4 汽車載質(客)量利用指標 4.7 汽車的運輸生產率 4.7.1 貨物運輸生產率 4.7.2 旅客運輸生產率 4.7.3 提高汽車運輸生產率的措施 4.8 汽車的運輸成本 4.8.1 汽車運輸費用 4.8.2 汽車運輸成本計算方法 4.8.3 降低汽車運輸成本的措施 思考與實訓第5章 汽車的合理使用 5.1 汽車運行材料合理使用 5.1.1 汽車燃料及合理使用 5.1.2 汽車潤滑材料及合理使用 5.1.3 汽車工作液及合理使用 5.1.4 輪胎及合理使用 5.2 汽車的安全使用 5.2.1 道路交通事故的概念 5.2.2 道路交通事故的分類 5.2.3 道路交通事故的影響因素 5.2.4 道路交通事故分析指標 5.2.5 道路交通系統安全分析方法 5.2.6 道路交通事故的預防措施 5.3 汽車公害及其防治 5.3.1 排放公害及其防治 5.3.2 噪聲公害及其防治 5.3.3 電波公害及其防治 5.4 汽車在特殊條件下的合理使用 5.4.1 汽車磨合期及合理使用 5.4.2 低溫條件及汽車的合理使用 5.4.3 高溫條件及汽車的合理使用 5.4.4 高原山區條件及汽車的合理使用 5.4.5 汽車拖掛運輸條件及合理使用 思考與實訓第6章 汽車的技術管理 6.1 汽車的技術狀況及其變化 6.1.1 汽車的技術狀況 6.1.2 汽車技術狀況變化的基本原因 6.1.3 影響汽車技術狀況變化的使用因素 6.1.4 汽車技術狀況變化規律 6.1.5 汽車技術狀況的分級 6.1.6 車輛技術管理的作用和原則 6.2 車輛的基礎管理 6.2.1 車輛的技術檔案 6.2.2 車輛的裝備 6.2.3 車輛技術狀況等級鑒定 6.2.4 車輛的技術經濟定額 6.2.5 車輛的租賃、停駛、封存 6.2.6 車輛折舊 6.3 車輛的擇優選配 6.3.1 擇優選配的含義 6.3.2 車輛合理配置的要求 6.3.3 車輛擇優選購應滿足的要求 6.3.4 新車接收和使用的前期管理 6.4 汽車的檢測診斷 6.4.1 車輛檢測診斷的作用 6.4.2 車輛檢測的分類 6.4.3 汽車技術檢測機構 6.4.4 汽車檢測的主要內容 6.4.5 汽車檢測標準 6.5 汽車的維護與修理 6.5.1 汽車維護與修理的概念 6.5.2 汽車維護和修理的作用 6.5.3 現代汽車維修思想和維修方式 6.5.4 汽車維護制度 6.5.5 汽車修理制度 6.5.6 汽車維護作業組織形式 6.5.7 汽車修理作業組織 6.5.8 汽車維修質量保證 6.6 車輛的改裝、改造與更新 6.6.1 車輛改裝、改造 6.6.2 車輛更新 6.6.3 車輛報廢 6.6.4 汽車壽命 6.6.5 汽車更新時刻的確定 思考與實訓參考文獻
叢書序前言第1章 汽車的運用效果和運用條件 1.1 汽車的運用效果 1.1.1 運輸生產率 1.1.2 運輸成本 1.1.3 汽車運輸質量 1.2 汽車運用外界條 叢書序前言第1章 汽車的運用效果和運用條件 1.1 汽車的運用效果 1.1.1 運輸生產率 1.1.2 運輸成本 1.1.3 汽車運輸質量 1.2 汽車運用外界條件 1.2.1 氣候條件 1.2.2 道路條件 1.2.3 交通狀況 1.2.4 運輸條件 1.2.5 運行材料供給條件 1.2.6 運輸樞紐和運輸場站條件 1.2.7 社會經濟條件 1.3 汽車運用技術條件 1.3.1 駕駛操作技術 1.3.2 汽車運輸組織管理技術 1.3.3 汽車維修技術 1.3.4 汽車運行安全技術 1.3.5 汽車在特殊條件下的運用技術 1.4 汽車的使用性能及其適應性 1.4.1 汽車使用性能指標 1.4.2 汽車運行適應性分析 思考與實訓第2章 汽車運用基礎設施 2.1 汽車運輸道路設施 2.1.1 公路 2.1.2 城市道路 2.1.3 道路交通控制設施 2.1.4 公路交通網絡 2.1.5 城市道路交通網絡 2.2 公路運輸樞紐和站場設施 2.2.1 公路運輸樞紐及其構成 2.2.2 汽車貨運站(場) 2.2.3 汽車客運站(場) 思考與實訓第3章 汽車的使用性能 3.1 汽車結構參數和質量參數 3.1.1 汽車的主要結構參數 3.1.2 汽車的質量和質心位置參數 3.2 汽車動力裝置的特性 3.2.1 發動機的性能指標 3.2.2 汽車發動機特性 3.2.3 機械式變速器的輸出特性 3.2.4 液力傳動裝置的輸出特性 3.3 汽車的動力性 3.3.1 汽車動力性的評價指標 3.3.2 汽車的行駛阻力 3.3.3 汽車的驅動力 3.3.4 汽車行駛的條件 3.3.5 汽車動力性分析 3.3.6 影響汽車動力性的驅動系統參數 3.3.7 汽車動力性試驗 3.4 汽車的燃油經濟性 3.4.1 汽車燃油經濟性的評價指標 3.4.2 汽車燃油經濟性的評價工況 3.4.3 汽車燃油消耗方程式 3.4.4 汽車燃油經濟性的計算方法 3.4.5 影響汽車燃油經濟性的結構因素 3.4.6 汽車燃油經濟性試驗 3.5 汽車的制動性 3.5.1 汽車制動性評價指標 3.5.2 制動時車輪受力 3.5.3 附著力與附著系數 3.5.4 汽車的制動效能 3.5.5 制動效能的恒定性 3.5.6 制動時汽車的方向穩定性 3.5.7 前后軸制動力的分配 3.5.8 汽車制動性試驗 3.6 汽車的操縱穩定性 3.6.1 彈性輪胎的側偏特性 3.6.2 汽車轉向時的運動 3.6.3 汽車的穩態轉向特性 3.6.4 汽車穩態轉向特性分析 3.6.5 表征汽車穩態響應的其他參數 3.6.6 轉向特性不同時汽車的運動 3.6.7 轉向輪繞主銷的振動與穩定效應 3.6.8 汽車的傾覆失效 3.6.9 汽車操縱穩定性試驗 3.7 汽車的通過性 3.7.1 輪廓通過性及評價指標 3.7.2 牽引支撐通過性及評價指標 3.7.3 結構因素對汽車通過性的影響 3.7.4 使用因素對汽車通過性的影響 3.7.5 汽車通過性參數測試 3.8 汽車的行駛平順性 3.8.1 汽車行駛平順性的概念 3.8.2 人體對振動的反應 3.8.3 汽車平順性的評價方法 3.8.4 影響汽車行駛平順性的因素 3.8.5 汽車行駛平順性試驗 3.9 汽車的質量利用和使用方便性 3.9.1 汽車的質量利用 3.9.2 汽車的使用方便性 思考與實訓第4章 汽車運輸組織 4.1 汽車運輸過程 4.2 汽車貨物運輸組織 4.2.1 汽車貨運作業程序 4.2.2 貨運車輛運行組織方式 4.2.3 車輛行駛路線及其選擇 4.2.4 貨運車輛的選擇 4.3 公路旅客運輸組織 4.3.1 公路旅客運輸作業程序 4.3.2 公路旅客運輸營運方式 4.3.3 公路旅客運輸車輛的選擇 4.3.4 公路旅客運輸班次 4.3.5 客車運行周期循環 4.3.6 客車運行循環序號 4.3.7 客車運行作業計劃 4.4 城市公共汽車客運組織 4.4.1 公共汽車交通系統 4.4.2 公共交通車輛調度形式 4.4.3 公共汽車的行車作業計劃 4.5 汽車運輸統計指標 4.6 車輛利用單項指標 4.6.1 汽車時間利用指標 4.6.2 汽車速度利用指標 4.6.3 汽車行程利用指標 4.6.4 汽車載質(客)量利用指標 4.7 汽車的運輸生產率 4.7.1 貨物運輸生產率 4.7.2 旅客運輸生產率 4.7.3 提高汽車運輸生產率的措施 4.8 汽車的運輸成本 4.8.1 汽車運輸費用 4.8.2 汽車運輸成本計算方法 4.8.3 降低汽車運輸成本的措施 思考與實訓第5章 汽車的合理使用 5.1 汽車運行材料合理使用 5.1.1 汽車燃料及合理使用 5.1.2 汽車潤滑材料及合理使用 5.1.3 汽車工作液及合理使用 5.1.4 輪胎及合理使用 5.2 汽車的安全使用 5.2.1 道路交通事故的概念 5.2.2 道路交通事故的分類 5.2.3 道路交通事故的影響因素 5.2.4 道路交通事故分析指標 5.2.5 道路交通系統安全分析方法 5.2.6 道路交通事故的預防措施 5.3 汽車公害及其防治 5.3.1 排放公害及其防治 5.3.2 噪聲公害及其防治 5.3.3 電波公害及其防治 5.4 汽車在特殊條件下的合理使用 5.4.1 汽車磨合期及合理使用 5.4.2 低溫條件及汽車的合理使用 5.4.3 高溫條件及汽車的合理使用 5.4.4 高原山區條件及汽車的合理使用 5.4.5 汽車拖掛運輸條件及合理使用 思考與實訓第6章 汽車的技術管理 6.1 汽車的技術狀況及其變化 6.1.1 汽車的技術狀況 6.1.2 汽車技術狀況變化的基本原因 6.1.3 影響汽車技術狀況變化的使用因素 6.1.4 汽車技術狀況變化規律 6.1.5 汽車技術狀況的分級 6.1.6 車輛技術管理的作用和原則 6.2 車輛的基礎管理 6.2.1 車輛的技術檔案 6.2.2 車輛的裝備 6.2.3 車輛技術狀況等級鑒定 6.2.4 車輛的技術經濟定額 6.2.5 車輛的租賃、停駛、封存 6.2.6 車輛折舊 6.3 車輛的擇優選配 6.3.1 擇優選配的含義 6.3.2 車輛合理配置的要求 6.3.3 車輛擇優選購應滿足的要求 6.3.4 新車接收和使用的前期管理 6.4 汽車的檢測診斷 6.4.1 車輛檢測診斷的作用 6.4.2 車輛檢測的分類 6.4.3 汽車技術檢測機構 6.4.4 汽車檢測的主要內容 6.4.5 汽車檢測標準 6.5 汽車的維護與修理 6.5.1 汽車維護與修理的概念 6.5.2 汽車維護和修理的作用 6.5.3 現代汽車維修思想和維修方式 6.5.4 汽車維護制度 6.5.5 汽車修理制度 6.5.6 汽車維護作業組織形式 6.5.7 汽車修理作業組織 6.5.8 汽車維修質量保證 6.6 車輛的改裝、改造與更新 6.6.1 車輛改裝、改造 6.6.2 車輛更新 6.6.3 車輛報廢 6.6.4 汽車壽命 6.6.5 汽車更新時刻的確定 思考與實訓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