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孫克仁先生對先秦樂律中存在的問題的考證之作,內容分為先秦樂律的均法構建與中國傳統樂器考證補遺兩大部分,研究考證了上海博物館藏楚竹書十三樂語音律、賈湖骨笛指孔定位、先秦樂律的管法構建、“月令均法”解讀還原、“周鳩均法”解讀還原、大司樂均法解讀還原、《管子·地員》記述的五音構建、醫和言律與先秦的均法構建、曾侯乙琴瑟定弦考與中國傳統弦樂器被失落的某些演化軌跡等。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
文書以上海博物館藏楚竹書為引,詳細考察了先秦樂律的相關文獻,在以漢儒為代表的主流解讀中另辟蹊徑,提出先秦樂律制度是依據“均法”而非“三分損益法”構建的。作者從文獻記載出發,詳細演繹了先秦樂律的各種構建法和調律法,同時結合自身專業優勢,以出土古樂器和傳世管弦樂器實物的樂律特征加以佐證。論題較為新穎,填補了先秦樂律制度研究領域的空白。
孫克仁,學者、古琴演奏家。1943年生于上海,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曾任上海東方廣播電臺音樂部頻道監制、主任編輯,曾獲上海國際廣播音樂節音樂專題金編鐘獎等獎項,《中國古代器物大辭典》樂器卷主要編輯者,中國樂律學會、上海音樂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