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讀經典”,含“大師經典”和“名家薈萃”,此部分共收錄41篇上海骨科著名前輩和當今權威骨科專家的經典科普短文,大多曾經發表在各類雜志、網站、電視、廣播等媒體,有相當的代表性。從這些文章中我們既可以了解到大師們闡述的骨科常識,又能從側面領略上海骨科界的傳承和進取。第二部分“問名醫”是骨科科普知識問答,共收錄現今上海骨科界臨床一線知名專家對百余個科普問題的精要解答,問題均來自日常生活中廣大老百姓最常見的困擾,涵蓋了骨科各亞專科常見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本書內容的編寫方式上,我們努力做到將這些重要的醫學知識通過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敘述方式展現出來,并同時兼顧編排上有序和學術上精準。為既反映上海市醫學會及骨科專業學會的發展歷程,又反映當今時代的觀念和進步,所有入選的已發表文章均標明出處和年代,經過編委會專家審核,并根據現況加以改編,以使讀者在了解過往的同時獲得對今天生活的實際指導。
上海市醫學會成立于1917年4月2日,迄今已有100年的悠久歷史。成立之初以“中華醫學會上海支會”命名,1932年改稱“中華醫學會上海分會”,1991年正式更名為“上海市醫學會”并沿用至今。
百年風雨,世紀滄桑,從成立之初僅13人的醫學社團組織,發展至今已擁有288家單位會員、22000余名個人會員,設有92個專科分會和4個工作委員會,成為社會信譽高、發展能力強、服務水平好、內部管理規范的現代科技社團,獲評上海市社團局“5A級社會組織”、上海市科協“五星級學會”。
穿越百年歷史長河,上海市醫學會始終凝聚著全市廣大醫學科技工作者,充分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信息暢通、科技創新的優勢,在每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在每一次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救援中,均很好地體現了學會的引領帶動作用。近年來,在“凝聚、開放、服務、創新”精神的指引下,學會不忘初心,與時俱進,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強調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了“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設健康中國的戰略主題,要求“普及健康生活、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素養”,要推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要建立健全健康促進與教育體系,提高健康教育服務能力,普及健康科學知識等。上海市醫學會秉承健康科普教育的優良傳統,認真踐行社會責任,組織動員廣大醫學專家積極投身醫學科普創作與宣傳教育。
近年來,學會重點推出了“健康方向盤”系列科普活動、“架起彩虹橋”系列醫教幫扶活動和“上海市青年醫學科普能力大賽”三項科普品牌。通過科普講座、咨詢義診、廣播影視媒體宣傳以及推送科普文章或出版科普讀物等多形式、多渠道,把最前沿的醫學知識轉化成普通百姓需求的健康科普知識,社會反響良好。配合學會百年華誕紀念活動,期間重點推出了百場科普巡講活動和百位名醫科普咨詢活動。上海市醫學會以其卓越有成效的科普宣教工作受到社會各界好評,榮獲上海市科委頒發的“上海科普教育創新獎-科普貢獻獎(組織)二等獎”、中華醫學會“優秀醫學科普單位”和“全國青年醫學科普能力大賽優秀組織獎”,成為上海市科協“推進公民科學素質”百家示范單位之一。
為紀念上海市醫學會成立100周年,同時將《“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精神進一步落到實處,我們集中上海醫學界的學術領袖和科普精英編著出版這套科普叢書,為大眾提供系統的醫學科普知識以及權威的疾病防治指南,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健康中國建設添磚加瓦。在這套叢書里,讀者既可以“讀經典”——呈現《再造“中國手”》等豐碑之作,重溫醫學大家叱咤醫壇的光輝歲月,也可以“問名醫”——每本書約有100名當代名醫答疑解惑,解決現實中的醫療、健康困擾。既可以通過《全科醫生,你家的朋友》佳作,找到你的家庭醫生,切實地感受國家醫療體制改革的努力給大眾帶來的健康保障;也可以領略《從“削足適履”到“量身定制”——醫學3D打印技術》《手術治療糖尿病的療效如何》等醫學前沿信息,感受現代醫學科技進步帶來的福音。
經典豐滿的內容,來源于團結奮進、齊心協力的編寫團隊。這套叢書涉及上海市醫學會所屬的50余個專科分會,編委達2000余名,參與編寫者近5000人,堪稱上海市醫學會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集體科普創作。我相信,每一位參與科普叢書的編寫者都將為在這場百年盛典中留下手跡,并將這些健康科普知識傳播給社會大眾而引以為榮。
在此,我謹代表上海市醫學會,向所有積極參與學會科普叢書編著的專科分會編委會及學會工作人員,向關注并攜手致力于醫學科普事業發展的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表示衷心的感謝!
源夢百年、聚力同行,傳承不朽、再鑄輝煌。愿上海市醫學會薪火不熄,祝萬千家庭健康幸福!
上海市醫學會 會長
2017年5月
姜建元,1962年5月出生,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骨科主任、復旦大學脊柱外科中心副主任、華山(國際)應用解剖研究與培訓中心主任、上海市醫學會骨科專科分會主任委員。長期以來致力于開展脊柱外科醫師的培訓和再教育工作,國內首創開辦了具有尸體操作的涵蓋骨科各個亞專業的應用解剖與手術技術培訓班,為我國骨科醫師的培訓和再教育探索了一種全新的模式。主編的《脊柱應用解剖圖譜》以其原創性和新穎性, 2007年4月榮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第一屆“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出版工程。由于在臨床專科醫師的培訓和再教育工作中作出的貢獻,2009年榮獲周光召基金會“臨床醫師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