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嘆時間不夠,他嘆時間太多
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有些人總在感嘆時間不夠,而有
些人總在感嘆時間太多,結果前者逐漸成為高效能人士,后者逐
漸淪為平庸之輩。
你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嗎?不是效率低下,而是效率低下還
不自知。那些懶惰的人,那些拖延的人,那些效率低下的人,往
往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當然任何時間管理方面的書籍都不
可能幫到這些人,因為他們根本沒想改變。
只有當一個人意識到時間不夠用之后,才會去尋找改變的途
徑,那么各種時間管理方法才會起到相應的作用。
如今人們越來越忙碌,這是好事,也有不好的一面。勤奮是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生活的目的不應該只有工作,畢竟并非
每個人都是工作狂。
如果你想兼顧工作與生活,在不降低收入水平與生活質量的
前提下,你必須提高工作效率,這就要求你在有限的時間內創造
更多的價值。
效率決定價值。你在1 小時之內創造出300 元的利潤,按
照五五分的比例, 你就可以獲得150 元的收入;如果一天工
作8 小時,那么每天的收入就是1 200 元。有些人同樣每天賺
1 200 元,工作時間卻長達12 小時,也就是1 小時只賺100 元。
簡單一對比,你就會發現兩者在工作效率方面的差距。寫到
這里,突然想到一則寓言故事,大意如下。
4 個年輕人去一家“生命銀行”貸款,銀行同意給他們一筆巨
款,條件是50 年之內連本帶息還清貸款,否則將會被無情地剝奪
生命年限。
第一個年輕人拿到錢之后,像很多人一樣,想先吃喝玩樂一段
時間,一玩就是25 年。結果,到了70 歲時還沒有還清貸款,最后
被生命銀行無情地帶走了。這個人叫“懶惰”。第二個年輕人拿到
貸款之后,也是先享受一段時間,他覺得自己完全有能力用30 年
還清貸款。然而享受了20 年,錢也花光了,他準備努力還債,但
卻發現壓力太大了,所以一直拖延。結果,70 歲時還欠著銀行很
多錢,他最終也被帶走了。這個人叫“拖延”。第三個年輕人看到
前兩個人的下場,發誓要提前還完貸款,于是一直拼命工作,結
果50 歲時就還清了所有貸款。然而,沒過多久他就累倒了,不久
于人世。墓碑上寫著他的名字——工作狂。 只有第四個年輕人最
聰明,他努力工作,同時用貸款享受生活,在60 歲時便還清了貸款。
之后開始環游世界,直到90 歲死去的時候,仍面帶微笑,他的名
字叫“從容”。
從容而又高效地工作,同時兼顧生活,這才是最理想的工作
狀態。閱讀本書,通過學習各種時間管理技巧、方法,讓你可以
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工作量,從而輕松擊敗99% 的人。曾
經有一位億萬富豪說過,世界上99% 的人都是貪圖安逸的,你只
要去做就有機會。
的確如此,我們不僅要行動,還要有高效的方法,我相信,
擊敗99% 的人并不是難事。掌控時間,方能成就卓越。
學習本書,可以使你在與競爭對手的比拼中占得先機。本書
與APP 軟件相結合,規劃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學習如何管理時間,
一本書、一部手機、一款APP 就夠了!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我們竭盡所能地為您呈現最好、最全
的實用功能,但仍難免有疏漏和不妥之處,敬請廣大讀者不吝指正。
若您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疑問或有任何建議,可以通過E-mail 或QQ
群與我們聯系。
投稿信箱:pup7@pup.cn
讀者信箱:2751801073@qq.com
讀者交流群:558704870(ReadHome)
Brent,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學員,北京大學企業家俱樂部會員,精英俱樂部會員,企業管理咨詢專家,心理咨詢師,未銘文化傳媒公司總經理。始終秉承高效工作理念,為多家公司量身定制高效工作方案,提供管理咨詢,員工培訓課程,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與實戰案例。此次是高效工作理念的一次創新,與手機APP結合,目的是為了提升職場人士的工作效率。
第一節 別讓碎片化時間毀了你
這一節與其他很多時間管理書不同,其他書都在強調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而我給出的題目則是“別讓碎片化時間毀了你”。
我從不否認碎片化時間的作用,而且相信如果能學會高效利用它們,肯定是利大于弊。雖然很多人也意識到碎片化時間的重要性,上班途中、工作間隙、等車時等,都在“高效”利用時間,然而效果并不好,終將整塊的時間割裂,以致起了反作用。 我們來看看普通人是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的:
6:30—起床醒盹,刷微博;7:00—洗漱完畢,出門買早點等公交,期間一直在刷手機;7:00-8:00—在公交車上看新聞,刷微博,為的是掌握更多資訊,實際上看的內容與工作關系不大;8:00-8:30—泡茶看新聞,整理辦公桌,準備工作,這時因為之前瀏覽信息量過大,導致頭昏眼花; 12:00-13:00—午飯之后開始逛淘寶、京東,閑聊;19:00-20:00—歸家心切坐地鐵,期間想總結一天的工作,但還是忍不住繼續刷朋友圈……
大部分人的碎片化時間實際上是沒有效率的,即便有些人已意識到它的重要性,也很容易被各種瑣事干擾。實際上,每個人的碎片化時間大部分都被用于玩手機,很難集中注意力。所謂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只不過是利用手機休閑娛樂,而非提高效能。更為嚴重的是,一旦患上微信依賴癥就離不開朋友圈,那么整體的工作時間也會被割裂開。工作中這樣的現象很常見,QQ響了,朋友圈有更新了,微信有人找…… 你會發現自己非常忙,只能利用工作間隙一一回復,但是又覺得很充實,因為充分利用了碎片化時間。
不錯,你的碎片化時間的確被利用了,但不是用來自我提升的,而是用來休閑娛樂的。 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為的是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娛樂。例如,碎片化閱讀,如今“雞湯類”公眾號做得很火,“雞湯文”的稿費遠高于紙質圖書的稿費。很多人愛看“雞湯文”,尤其是在通勤期間。我們暫且不論 “雞湯文”的利弊,只是利用通勤時間閱讀幾篇文章,并不能代替真正的閱讀,而且走馬觀花地看一遍,最終很可能什么都沒記住,效果幾乎為零。碎片化閱讀并不利于思考,因為時間大都被無用的信息占據。 再來看碎片化社交,各種微信群、QQ群聊上一兩句,客套話剛說完就下車了。等有時間再說上兩句,已接不上別人的話題,同樣無助于社交。 所以,大部分人的碎片化時間并沒有被有效利用,反而是被浪費了。終只是無效閱讀、無效社交、無效學習,可以說轉化率非常低。令人擔憂的是,過度利用碎片化時間,會影響正常工作時間的效率。因為之前花費了太多精力在無效的事情上,正式開始工作的時候精力就會下降。別讓碎片化時間毀了你,當然這并不是讓你閑暇時間什么都別做。高效能人士都非常忙,他們很善于利用碎片化時間處理工作,進而實現自我提升。那么,高效能人士是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