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編寫的漢語教材課文,都是當時活生生的漢語口語,是近代漢語研究的重要語料。這批教材已經是現代意義上的出版物,保存完好,印刷精美清晰,即使現在讀者閱讀起來并無障礙。這些西方作者們多受過語言學訓練,他們用印歐語的眼光考量漢語,創建漢語的語法體系,設計記音符號系統,對早期北京話語音、詞匯、語法面貌的描寫要比本土文獻更為精準。由于編寫出版年代較早,編寫者多用自創記音符號標注當時北京話的發音,非常珍貴,但是不同作者自創的記音符號很難如實重新排版,為保存原貌,本卷以影印加導讀的形式出版。具有很高的版本價值和學術價值。
[英] 愛德華·丹尼森·羅斯(Edward Denison Ross)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因為老舍生于陰歷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