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即將全面進入機器人時代。計算機已經可以從事金融交易、控制電力供應和駕駛火車。很快,服務類機器人將能在家照顧老人,軍事機器人可以投入戰斗。溫德爾·華萊士和科林·艾倫認為,當機器人要承擔越來越多的責任時,為了我們的安全,它們必須通過程序學會道德判斷。在快速回顧了前沿的道德哲學與人工智能之后,兩人主張,設計某種功能性的道德指令,讓人工智能機器人習得某些基本的道德感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并且,即便讓機器人承擔完全的道德責任有很遠的路要走,但隨著人類對道德理解的深入和完善,能接收復雜道德指令的各類服務型機器人將誕生。
《道德機器:如何讓機器人明辨是非》基于人類道德判斷和倫理的本質,深入探討了人類在設計具有道德判斷能力的機器人的漫漫征途上所面臨的巨大挑戰。
人工智能時代已經到來。然而,在未來數年內,人工智能系統可能會擺脫人類監管﹐自主做出決定,甚至走上反抗人類的道路!這種不確定性,將使機器人面臨的道德風險日益凸顯。無疑,人類迫切需要確保機器人的設計符合道德規范。
那么,如何才能設計出符合人類道德規范的機器人呢?本書作者認為,盡管完備的機器道德智能體還很遙遠,但是目前有必要,而且有可能開始建構一種功能性道德,從而使人工道德智能體(AMAs)可以具有基本的道德敏感性。由此,作者擬定了一個基礎框架,為引導AMAs的工程設計任務指明了方向。
《道德機器:如何讓機器人明辨是非》乃人工智能道德研究領域極具影響的名著,深受各國讀者歡迎。
溫德爾·華萊士(Wendell Wallach),作家,耶魯大學跨學科中心生物倫理學顧問。科林·艾倫(Colin Allen),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邏輯與語言哲學博士,印第安納大學科學史和科學哲學系教授。
導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結語
注釋
參考文獻
譯名對照表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