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華主編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下)》是 一部普通教材,書中所選作家多為文學史上有影響者 ,所選作品也多為作家代表作。題材上詩、文、賦、 詞、戲曲、小說等各體兼備,時間上從先秦直到清代 末年。
本書可用于大學中文專業4年制本科和大專中文 專業3年制專科的教學,同時由于體例設置的適用而 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有志青年用于自學自修也十分方 便。
前言
宋金部分
王禹偶
村行
待漏院記
林逋
山園小梅
范仲淹
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蘇幕遮(碧云天)
岳陽樓記
張先
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晏殊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前言
宋金部分
王禹偶
村行
待漏院記
林逋
山園小梅
范仲淹
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蘇幕遮(碧云天)
岳陽樓記
張先
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晏殊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宋祁
玉樓春(東城漸覺風光好)
柳永
雨霖鈴(寒蟬凄切)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鳳棲梧(佇倚危樓風細細)
鶴沖天(黃金榜上)
望海潮(東南形勝)
歐陽修
戲答元珍
畫眉鳥
踏莎行(候館梅殘)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朋黨論
醉翁亭記
五代史伶官傳序
秋聲賦
蘇洵
六國論
曾鞏
墨池記
司馬光
訓儉示康
孫權勸學
王安石
明妃曲
泊船瓜洲
登飛來峰
書湖陰先生壁
桂枝香(登臨送目)
讀孟嘗君傳
游褒禪山記
傷仲永
答司馬諫議書
王觀
卜算子(水是眼波橫)
晏幾道
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
沈括
活板
蘇軾
飲湖上初晴后雨
和子由澠池懷舊
題西林壁
惠崇春江晚景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卜算子(缺月掛疏桐)
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念奴嬌(大江東去)
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
前赤壁賦
記承天寺夜游
石鐘山記
留侯論
蘇轍
黃州快哉亭記
上樞密韓太尉書
李之儀
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黃庭堅
登快閣
寄黃幾復
清平樂(春歸何處)
秦觀
蹯莎行(霧失樓臺)
鵲橋仙(纖云弄巧)
滿庭芳(山抹微云)
賀鑄
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
周邦彥
蘭陵王(柳陰直)
瑞龍吟(章臺路)
西河(佳麗地).
岳飛
滿江紅(怒發沖冠)
朱敦儒
念奴嬌(插天翠柳)
相見歡(金陵城上西樓)
李清照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聲聲慢(尋尋覓覓)
永遇樂(落日熔金)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
張元干
賀新郎(夢繞神州路)
陸游
游山西村
書憤
臨安春雨初霽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示兒
釵頭鳳(紅酥手)
卜算子(驛外斷橋邊)
范成大
四時田園雜興(二首)
楊萬里
初入淮河
晚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周敦頤
愛蓮說
朱熹
春日
觀書有感
張孝祥
六州歌頭(長淮望斷)
辛棄疾
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
菩薩蠻(郁孤臺下清江水)
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丑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
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
永遇樂(千古江山)
清平樂(茅檐低小)
西江月(醉里且貪歡笑)
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
陳亮
水調歌頭(不見南師久)
劉過
沁園春(斗酒彘肩)
姜夔
揚州慢(淮左名都)
點絳唇(燕雁無心)
暗香(舊時月色)
疏影(苔枝綴玉)
趙師秀
約客
葉紹翁
游園不值
林升
題臨安邸
史達祖
雙雙燕(過春社了)
劉克莊
賀新郎(北望神州路)
吳文英
鶯啼序(殘寒正欺病酒)
蔣捷
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
文天祥
過零丁洋
正氣歌
指南錄后序
周密
觀潮
無名氏
錯斬崔寧
元好問
摸魚兒(問世間、情為何物)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小亭送別)
元代部分
明代部分
清代部分
近代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