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電氣自動化類國家級特色專業系列規劃教材:過程控制系統(第2版)》首先從過程控制的檢測、控制、執行和被控過程4個部分逐個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簡單和復雜控制系統,全面、深入、系統的闡述過程控制的結構、原理、設計和系統應用等內容。 《普通高等教育電氣自動化類國家級特色專業系列規劃教材:過程控制系統(第2版)》還增加了基于計算機先進控制理論等在內的過程控制新技術,包括現場總線技術,組態軟件應用技術,管控一體化技術以及包括模糊控制、專家系統等的先進控制策略。
第二版前言
第1章 過程控制系統概述
1.1 過程控制系統組成及特點
1.1.1 過程控制認識
1.1.2 過程控制系統組成
1.1.3 過程控制的特點
1.2 過程控制系統分類及性能指標
1.2.1 過程控制系統的分類
1.2.2 過程控制的性能指標
1.3 過程控制技術的發展
1.3.1 過程控制儀表的發展
1.3.2 計算機在過程控制中的應用及發展
1.3.3 過程控制理論的發展
1.3.4 我國過程控制技術的發展
1.4 本課程的地位和任務
1.4.1 本課程的地位
1.4.2 本課程的任務
1.4.3 過程控制的設計
習題與思考題
第2章 過程檢測儀表
2.1 檢測儀表組成及接線方式
2.1.1 檢測儀表組成
2.1.2 過程檢測儀表的接線方式
2.2 測量誤差及處理
2.2.1 測量誤差的基本概念
2.2.2 測量變送中的幾個問題
2.2.3 測量信號的處理
2.3 安全防爆基礎
2.3.1 危險場所劃分
2.3.2 防爆安全柵
2.4 溫度檢測
2.4.1 接觸式與非接觸式測溫
2.4.2 熱電偶
2.4.3 熱電阻
2.4.4 集成式溫度傳感器
2.4.5 接觸式測溫元件的選型與安裝
2.5 壓力檢測
2.5.1 彈性式壓力檢測
2.5.2 應變片式壓力檢測
2.5.3 壓阻式壓力檢測
2.5.4 壓力表的選擇與安裝
2.6 流量檢測
2.6.1 容積式流量計
2.6.2 節流式流量計
2.6.3 浮子式流量計
2.6.4 渦輪流量計
2.6.5 漩渦(渦街)流量計
2.6.6 電磁流量計
2.6.7 超聲波流量計
2.6.8 質量流量計
2.6.9 多相流體的流量測量
2.7 物位測量
2.7.1 浮力式液位測量
2.7.2 靜壓式液位測量
2.7.3 電容式物位測量
2.7.4 超聲波式物位測量
2.7.5 雷達式物位測量
2.7.6 核輻射式物位計
2.7.7 光纖式液位測量
2.7.8 多相界面的測量
2.8 成分測量
2.8.1 熱導式氣體成分測量
2.8.2 紅外式氣體成分測量
2.8.3 氧化鋯氧量成分測量
2.8.4 氣相色譜成分測量
2.8.5 工業電導儀
2.8.6 工業酸度計
2.8.7 濁度的檢測
2.9 過程控制中的軟測量技術
2.9.1 軟測量技術
2.9.2 軟測量方法
2.9.3 基于人工神經網絡的軟測量
習題與思考題
第3章 過程執行器
3.1 調節閥
3.1.1 電動執行機構
3.1.2 氣動執行機構
3.1.3 調節閥的流通能力
3.1.4 調節閥的流量特性
3.1.5 調節閥的選擇
3.2 變頻器
3.2.1 變頻器原理
3.2.2 變頻器在過程控制中的應用
習題與思考題
第4章 被控過程
4.1 被控過程特性
4.1.1 自衡過程與非自衡過程
4.1.2 單容和多容過程
4.1.3 振蕩和非振蕩過程
4.1.4 具有反向特性的過程
4.2 過程特性對控制品質的影響
4.2.1 增益(放大系數)K的影響
4.2.2 時間常數T的影響
4.2.3 時滯r的影響
4.3 被控過程數學模型
4.3.1 建立過程數學模型的目的
4.3.2 過程數學模型的求取方法
4.3.3 過程被控變量的選擇
4.3.4 過程輸入變量的選擇
4.3.5 數學模型的無因次化
4.4 過程建模
4.4.1 機理建模
4.4.2 時域法建模
4.4.3 頻域法建模
4.4.4 最小二乘法建模
習題與思考題
第5章 常規過程控制策略
5.1 開關控制
5.1.1 可編程序邏輯控制器簡介
5.1.2 PLC在過程控制中的應用
5.2 PID控制
5.2.1 模擬式PID調節器
5.2.2 數字式PID調節器
5.2.3 改進的PID算法
5.3 PID參數的整定
5.3.1 參數整定原則
5.3.2 參數整定方法
5.4 PID調節器控制規律的選擇
5.4.1 根據過程特性選擇調節器控制規律
5.4.2 根據ro To比值選擇調節器控制規律
5.4.3 控制器正 反作用選擇
5.5 過程控制系統的投運與維護
習題與思考題
第6章 先進過程控制策略
6.1 內模控制
6.1.1 理想內?刂破
6.1.2 實際內模控制器
6.2 模型預測控制
6.2.1 模型預測控制的特點
6.2.2 模型算法控制
6.2.3 動態矩陣控制
6.3 模糊控制
6.3.1 模糊邏輯基礎
6.3.2 模糊控制系統
6.3.3 模糊控制器設計
6.4 神經網絡控制
6.4.1 神經網絡概念
6.4.2 神經網絡控制
6.5 專家控制
6.5.1 專家系統概述
6.5.2 專家控制系統
6.5.3 專家控制器
習題與思考題
第7章 串級控制系統
7.1 串級控制系統結構
7.1.1 串級控制問題的提出
7.1.2 串級控制系統結構
7.2 串級控制系統分析
7.2.1 減小了被控對象的等效時間常數
7.2.2 提高了系統工作頻率
7.2.3 對負載變化具有一定的自適應能力
7.3 串級控制系統設計
7.3.1 設計原則
7.3.2 主、副控制器選擇
7.3.3 串級控制系統的整定
7.4 串級控制系統設計舉例
習題與思考題
第8章 復雜過程控制系統
8.1 前饋控制系統
8.1.1 前饋控制的原理和特點
8.1.2 前饋控制系統的結構形式
8.1.3 前饋控制的應用
8.2 時間滯后控制系統
8.2.1 史密斯預估補償方案
8.2.2 采樣控制方案
8.3 解耦控制系統
8.3.1 多變量系統中的耦合與解耦
8.3.2 相對增益
8.3.3 耦合系統的解耦設計方法
8.3.4 解耦系統的簡化
8.4 比值控制系統
8.4.1 單閉環比值控制
8.4.2 雙閉環比值控制
8.4.3 變比值控制
8.5 均勻控制系統
8.6 超弛控制系統
8.7 分程控制系統
8.8 閥位控制系統
習題與思考題
第9章 計算機過程控制系統
9.1 計算機過程控制系統的特點和構成
9.1.1 計算機過程控制系統的特點
9.1.2 計算機過程控制系統的發展趨勢
9.1.3 計算機過程控制系統的構成
9.2 計算機過程控制系統的應用型式
9.2.1 巡回檢測與數據處理
9.2.2 直接數字控制系統
9.2.3 監督控制系統
9.2.4 集散控制系統
9.3 集散控制系統
9.3.1 DCS的體系結構
9.3.2 DCS的基本組成
9.3.3 典型DCS簡介
9.4 基于PLC的監督控制與數據采集系統
9.4.1 PLC-SCADA系統和DCS的比較
9.4.2 組態軟件
9.4.3 基于Web的遠程監控
9.5 現場總線技術
9.5.1 現場總線及其特點
9.5.2 現場總線通信模型
9.5.3 常見現場總線簡介
9.5.4 現場總線控制系統
9.6 計算機信息集成技術
9.6.1 計算機信息集成概述
9.6.2 實時數據庫與關系數據庫的集成
9.6.3 企業信息集成系統
習題與思考題
參考文獻
附錄A 過程控制SAMA圖
附錄B 過程控制儀表位號
附錄C 過程控制部分專業術語中英文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