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文化產業發展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出發,在分析當前中國文化產業的集約水平和成因的基礎上,基于文化產業、經濟環境及財政政策的互動演變關系,構建文化財政支出效率模型和文化財政擠出效應模型,對文化產業財政政策的效率問題展開專門研究,從財政政策層面為建立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建言獻策。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文化產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和新機遇 1
第一節 宏觀經濟環境變化下的文化產業 1
第二節 文化藝術品與文化金融 4
第三節 文化產業與產業融合 11
第二章 中國文化產業的集聚度和集聚成因 17
第一節 文化產業的集聚度測算 17
第二節 文化產業集聚區發展的主要問題 24
第三節 文化產業集聚區的國際經驗 29
第四節 文化產業集聚的成因分析 35
第三章 中國文化產品消費與供給側改革 44
第一節 文化消費的現狀和問題 44
第二節 文化消費的影響因素 49
第三節 文化產品供給側改革 54
第四章 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財政理論分析 62
第一節 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財政理論基礎 62
第二節 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財政支持概況 68
第三節 文化財政當前存在的問題 77
第四節 文化財政的改進和完善方向 81
第五章 中國文化財政支出和文化產業投資 91
第一節 政府投資與私人投資 91
第二節 中國文化產業投資情況 93
第三節 SVAR模型估計 94
第四節 文化財政支出對投資的擠出效應 98
第六章 中國文化事業財政支出效率研究 104
第一節 效率分析模型 105
第二節 非參數效率評價 107
第三節 效率影響因素分析 111
第七章 面向農業轉移人口的文化產業與財政支持 114
第一節 農業轉移人口的文化需求 114
第二節 農業轉移人口的文化供給 121
第三節 提升農業轉移人口文化供給水平的政策思路 124
第八章 融合文化事業的文化產業鏈拓展機理和路徑 128
第一節 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融合的理論基礎 128
第二節 文化產業與公共文化共生能力的評價指標 133
第三節 產業鏈融合機制的構建和財政支持 136
第九章 PPP視角下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141
第一節 文化基礎設施領域PPP的研究現狀 141
第二節 加拿大文化領域PPP模式的經驗借鑒 143
第三節 文化領域PPP模式的財政風險防范和政策建議 146
第十章 研究結論 152
參考文獻 156
后記 165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及財政支持研究》:
文化產業(culture industry)一詞可見于20世紀40年代霍克海默和阿多爾諾(1990)合著的《啟蒙辯證法》一書之中。文化產業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和經濟形態,影響了人們對文化產業的本質把握,不同國家從不同角度看文化產業有不同的理解。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關于文化產業的定義如下:文化產業就是按照工業標準,生產、再生產、儲存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這一定義從文化產品的工業標準化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角度進行界定。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向前發展,文化產業的概念不斷被修改,以工業標準來看待文化產業的觀點也需要與時俱進。當前,關于文化產業的研究形成了“學院派”和“應用派”。學院派通常從“理論-意識形態”的角度來界定文化產業;應用派則從社會經濟實踐中關注文化產業的市場性。加上文化產業在各國呈現的地域差異,其所涵蓋的范圍也隨著產業本身的發展越來越寬泛,有的國家將文化產業稱為“創意產業”(或是“內容產業”)或“核心版權產業”。國際上關于文化產業理論的研究主要有法蘭克福學派、英國文化學派及其他學派,主要區分在于對文化產業所持的支持或者反對態度(單世聯,2009)。在中國當前經濟發展背景下,文化產業的發展將面臨新的挑戰和新的機遇。從宏觀經濟環境來看,文化產業的發展有利于產業結構升級,促進供給側改革及擴大國內需求;從金融環境變化來看,文化藝術金融對文化產業發展的影響,取決于文化藝術品金融市場的建立和規范程度;從產業融合角度來看,推進文化科技融合,以及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