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內容:(1)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與國土資源保障能力。(2)土地資源有效供給與集約利用機制。(3)礦產資源有效供給與高效利用機制。(4)典型國家不同發展階段國土資源保障模式比較及借鑒。(5)國土資源有效供給與高效配置的政策設計。貢獻:(1)提出提升國土資源保障能力的理論路徑,為相關研究提供一般性參照系,為理解我國土地礦產資源保障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主要矛盾、成因及現實政策途徑提供參考。(2)在土地資源有效供給和集約利用方面,突破了土地資源的國域限制,提出海外耕地資源開拓路徑;提出了區域間城鄉建設用地掛鉤指標交易路徑。(3)在礦產資源有效供給和高效利用方面,①提出礦產資源消耗雙拐點理論。②構建我國礦產資源勘查機制、境外礦產資源利用機制及礦產資源高效利用機制框架。③闡述我國非傳統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推進非傳統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政策建議,對拓展礦產資源視野具有重要參考價值。(4)揭示中日不同經濟發展階段耕地資源利用特征及規律,預測了我國2020年耕地面積變化趨勢。(5)揭示典型國家不同經濟發展階段能源資源利用特征及規律,預測了我國2020年能源消費需求。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標
三 研究意義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進展
一 國內研究進展
二 國外研究綜述
三 國內外研究述評
第三節 分析框架與研究內容
一 經濟發展與要素投入:理論回顧
二 不同經濟發展階段國土資源利用方式的演變規律
三 經濟發展方式與國土資源利用方式:理論框架
四 研究內容
第四節 本書的特色與創新
第二章 國土資源保障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第一節 國土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
一 國土資源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我國國土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現狀與特點
第二節 不同經濟發展階段我國國土資源利用的特征
一 不同經濟發展階段及其國土資源利用的基本特征
二 國土資源利用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
三 國土資源利用主要問題的形成機制
第三節 國土資源保障能力的理論內涵
一 國士資源保障能力的概念
二 國土資源保障能力的內涵
第四節 我國國土資源保障能力的總體判斷
一 我國土地資源保障能力的總體評判
二 我國礦產資源保障能力的總體判斷
第三章 我國國土資源保障能力建設目標及其基本途徑
第一節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國土資源利用管理
一 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現實背景
二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國土資源利用管理的要求
第二節 我國國土資源保障能力建設目標
一 保障糧食安全
二 保障經濟安全
三 保障社會安全
四 保障生態安全
第三節 我國國土資源保障能力的趨勢預測
一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預測
二 土地資源保障能力及趨勢預測
三 礦產資源保障能力的趨勢預測
第四節 提高國土資源保障能力的基本途徑:有效供給與高效配置
一 國土資源有效供給與高效配置的理論內涵
二 國土資源有效供給與高效配置的現實途徑
三 國土資源有效供給與高效配置的公共政策關鍵
第四章 耕地資源有效供給和節約集約利用的實現機制
第一節 耕地資源有效供給和節約集約利用的現狀及出路
一 耕地資源有效供給和節約集約利用的內涵
二 耕地資源有效供給和節約集約利用的現行途徑
三 耕地資源有效供給和節約集約利用現狀評價
四 耕地資源有效供給和節約集約利用的出路
……
第五章 建設用地資源有效供給和節約集約利用的實現機制
第六章 我國主要礦產資源現狀與需求預測
第七章 礦產資源有效供給與高效利用機制
第八章 典型國家不同發展階段國土資源保障措施比較及借鑒
第九章 國土資源有效供給與高效配置的政策設計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