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趨式的語義研究主要存在兩個問題:動趨式語義類型缺乏客觀的判別標準、語義擴展存在認知型線性擴展與發散性擴展兩種不同的方式。動趨式語義擴展是一種基于原型的隱喻性擴展,動趨式的語義都是以原型意義為基礎,這些意義之間的聯系由意義鏈實現。因此,我們參照Talmy對運動事件概念結構的分析,結合漢語動趨式的具體情況,離析漢語動趨式的概念語義成分,對由25個趨向動詞構成的動趨式的語義類型及其擴展路徑進行了詳細分析。并基于以上認知和分析,重新分析了“趨向”的概念內涵,構建了動趨式的語義框架,分析了動趨式語義擴展能力的不平衡性,并探討了動趨式基礎性語義雙向選擇框架問題。
王宜廣,2008年畢業于暨南大學文學院,獲碩士學位;2011年獲暨南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博士學位,師從**語言學家邵敬敏教授。2011年至今于魯東大學國際教育學院任教。2013-2014年任韓國圓光大學中語中文學科交換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現代漢語語法、漢語二語教學以及語體語法等。2014年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后期資助項目,以及山東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在《語文研究》、《漢語學習》、《世界漢語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華文教學與研究》、《暨南學報》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十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