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與財稅體制已經同國家治理緊密對接,并且,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財稅體制改革已經同國家治理的現代化進程聯系在一起,在彼此交融、相互促進的更高平臺上、更廣范圍內發揮基礎性和支撐性作用,由此也提出了重建中國特色財政學學科體系的理論任務。該書重點關注財政學基礎理論問題,主要議題涉及以下幾方面:(1)財政學基礎理論創新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方向;(2)財政學研究方法論;(3)財政學研究的多學科視角;(4)財政學在中國傳播的歷史、發展與未來;(5)財政學學科和教學體系的構建;(6)財政學的前沿研究趨勢;(7)財政學量化研究方法,以及(8)與財稅體制改革相關的某些實踐問題。
高培勇,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學術專長為財政經濟學、財政稅收政策分析。先后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成果獎、***教學成果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教育部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中國社會科學院**成果獎、中國財政學會**成果獎、中國稅務學會**成果獎、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成果獎、中國人民大學**成果獎、中國社會科學院**決策信息獎等20余項獎勵。1997年,入選北京市“百人工程”。1998年,入選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培養計劃”和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計劃”(**、二層次)。同年,獲政府特殊津貼。曾先后3次為黨和國家領導人集體學習擔任主講人:1997年4月16日,為國務院領導和各部委辦負責同志就《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中國稅收與稅制》作專題講解;2010年1月8日,為十七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就《世界主要國家財稅體制和深化我國財稅體制改革》作專題講解;2010年9月29日,為十七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就《正確處理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問題研究》作專題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