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二級機構的學院(系),是大學社會職能的直接承擔者,是大學各項職能性活動的直接組織者,院系之于大學,就好比車間之于工廠,沒有車間就沒有工廠,沒有院系同樣也就沒有大學。大學的宏觀發展目標確立之后,實現學校發展目標的主體在于學院,院系的健康發展是大學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因此現代大學治理研究的重心將從大學管理轉向到院系治理,體現了“現代大學制度”走向“現代學院制度”的必然選擇。本書針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實際狀況,以現代治理理論作為分析框架,以院系的權力要素及其關系為核心,較為系統地論述了我國大學院系管理的現狀,歸納了國外院系治理的基本模式,總結了我國部分試點學院的改革經驗及存在問題,提出了院系治理模式改革的政策建議。本書將院系內部權力分為五種,即政治權力、行政權力、學術權力、經濟權力、象征權力,比較全面地繪制出院系的權力結構圖譜,最后提出了“學術主導,分類驅動,綜合改進”推動院系治理改革的思路,對推進自下而上的改革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劉恩允,女,1970年出生,山東沂南人,教育學博士,現任臨沂大學教務處處長,教授,山東省重點學科首席專家。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管理和高校德育研究。承擔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一般項目2項、山東省社科規劃課題1項、山東省軟科學計劃項目1項、山東教育科學規劃課題3項,在《高等教育研究》、《教育發展研究》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大學生生命教育》,主編省級精品課程教材《教育學基礎》,參編國家規劃教材《課程與教學論》等教材多部。學術成果獲得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山東省軟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山東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