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具體介紹了基于經驗意義、人際意義和語篇意義三個范疇的翻譯語境描寫體 系,共分為上、下兩編。上編從“模式-途徑”和“語境張力”兩個視角對50余年來現 代翻譯理論的發展進行梳理,集中對語言學途徑進行反思,揭示翻譯研究中跨學科移植 的規律,探討語言學途徑的發展路徑。下編基于上述對翻譯研究發展史的認識,借鑒 Verschueren的“語境順應論”模式、Halliday的“語言元功能”等語用學、語言學概念,提 出翻譯語境模式,并以平行語料為例證,力圖建立以“語用-功能”為框架的翻譯語境描寫 提綱。
本書入選作品具有開闊的學術視野,有較強的原創性和鮮明的特色,有翔實的史料和語料,研究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在更深更廣的層面上揭示翻譯的本質。
緒論
關于翻譯理論和實踐
關于翻譯研究中的跨學科移植
翻譯研究的學科間性
翻譯研究的學科間性
學科間性視閾下的現代翻譯研究
“示意圖”
理論研究諸范疇
理論研究諸范疇所體現的以植入式為
主導的學科間性關系——首要關系
應用研究諸范疇
應用研究諸范疇所體現的以合作式為
主導的學科間性關系——次要關系
小結
本書概要
上編翻譯研究的語言學途徑
第一章語言學途徑的反思
概說
“模式-途徑”框架
翻譯研究模式和理論移植途徑
三大途徑和兩大流派
對兩大流派關系的認識
“語境張力”框架
“語境張力”概念
各學派發展中的語境張力體現
語境張力下各學派的相對位置
語境張力的啟示
第二章語言學途徑的發展
引言
語言學途徑作為一種工具范式
語言學途徑作為一種學術話語
語言學途徑的發展
語言學途徑發展的供體理論
語言學途徑的語境轉向
第三章語言學途徑的語境觀——翻譯語境
引言
語境的前理論概念(thepre-theoreticalconceptofcontext)
——上下文
翻譯研究中的語境觀
本書要建立的語境模式——語境視野模式
譯者的語境視野
翻譯研究者的語境視野
語境視野模式中的“心理情景”和“語言框架”
對翻譯研究的啟示
方法論上的啟示——翻譯研究者視野中的諸關系
認識論上的啟示——翻譯語境的屬性
第四章語言學途徑的研究方法
引言
注意研究跨學科理論移植規律
描寫和對比
描寫研究的程序
語篇描寫是語境研究的根本
對語料庫建設的思考
研究者的立場
下編翻譯語境描寫綱要
第五章經驗意義描寫
概說
經驗意義
經驗意義潛勢以及經驗意義的謀議和重構
經驗意義的解構和作者的經驗
譯者經驗在翻譯中的作用
小結和假設
視角
概說
敘述視角
時空視角
小結和假設
詞語
詞語的種類
概念性經驗
感知性經驗
事件性經驗和關系性經驗——及物過程
翻譯語境描寫論綱
小結和假設
名物化
什么是名物化
“名詞+of+名詞”和“修飾語+中心詞”結構
去名物化過程是心理過程
小結和假設
第六章人際意義描寫
概說
互動語旨
作者的呈現度
譯者的可見性
感染力(pathosappeals)
語言變體
小結和假設
功能語旨
交際意圖
話語特征
小結和假設
第七章語篇意義描寫
概說
語義重復鏈
銜接的實質是重復
語義重復的種類
小結和假設
心理情景和語言框架
概說
情景成分隱化和語言框架
高情景框架和低情景框架
漢語高情景框架賦予譯者的自由(translator’slicense)
和責任
小結和假設
互文性
互文性的含義
語篇間的互文關系
小結和假設
連貫
概說
連貫的心理屬性
連貫的語篇屬性
小結和假設
第八章結語
對本書的總結
語言學途徑發展隨想
修訂版后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