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哲學思想(第二版)》:在全面總結中國航天事業發展60年來成就的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為指導,深刻揭示了中國航天發展的特有規律,進而提煉出了既具有中國航天特色、又有普遍指導意義的體制機制、系統工程、型號研制、技術創新、人才選用、特有精神等方法,為航天事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提供理論指導,同時也可為其他行業的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提供借鑒。
劉紀原,歷任航天工業部副部長、航天工業總公司總經理兼國家航天局局長,十四、十五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九屆、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2012年獲得國際宇航科學院(IAA)授予的航天領域zui高獎項馮·卡門獎。
引言
**章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成就
**節在發憤圖強中創業
一、 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創建
二、 蘇聯導彈的仿制
三、 導彈的自行設計
四、 探空火箭的試制
第二節在“十年動亂”中拼搏
一、 “八年四彈”規劃的執行
二、 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
三、 返回式遙感衛星的發射
四、 風暴一號運載火箭的研制
五、 三線基地建設與調遷
第三節在改革開放中壯大
一、 洲際導彈和潛地導彈*后沖刺
二、 通信衛星和氣象衛星首次入軌
三、 長征火箭首次發射外國衛星
四、 長征二號E運載火箭再度撞開世界大門
第四節在創新發展中跨越
一、 “一箭三星”項目的落實
二、 載人航天工程的論證與工程實施
三、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建立
四、 嫦娥探月工程的推進
五、 “高分”專項
第五節中國航天六十年的輝煌
一、 導彈技術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二、 運載火箭技術躋身國際一流
三、 應用衛星實現了系列化發展
四、 載人航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五、 航天事業全面發展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哲學思想(第二版)
目錄
第二章中國航天事業的體制機制
**節與時俱進的體制變遷
一、 航天事業的體制環境
二、 高度的決策機構
三、 從國家部委到大型國企
第二節科學高效的運行機制
一、 型號研制程序
二、 型號組織管理
三、 航天工程的指揮調度工作
四、 有效的協作保障機制
五、 軍民品分線管理
第三節確保成功的質量管理
一、 “一次成功”的質量意識
二、 科學的質量管理系統
三、 開創性的質量工作方法
第四節德才兼備的人才管理
一、 唯才是用的選拔機制
二、 人盡其才的任用原則
三、 “干中學、學中干”的培養模式
四、 科研人員的考核激勵
第五節眾志成城的文化氛圍
一、 以國為重的歷史使命感
二、 以企業為家的大院文化
三、 以團隊為先的合作意識第三章中國航天事業的成功方法
**節戰略決策與頂層設計
一、 三步布局,明晰方向
二、 頂層設計,夯實基礎
三、 協調配合,確保成功
第二節全國協作與果斷抉擇
一、 大力協同,突破短板
二、 抓住時機,及時行動
第三節知識積累與自主創新
一、 累積知識,推動創新
二、 技術應用,可靠為先
第四節技術民主與精益求精
一、 技術民主,群策群力
二、 精益求精,安全可靠
第五節人盡其才與能力傳承
一、 比學幫帶,不斷傳承
二、 新人輩出,永保活力第四章中國航天事業的辯證思維
**節確保成功的信念和意識
一、 “堅持到底,才能*后成功”
二、 “穩妥可靠,萬無一失”
三、 “雙想”與“歸零”
四、 把成功作為信仰
第二節從系統工程觀到系統思維
一、 總體意識與系統工程觀
二、 總體優化的思想
三、 系統協調的理念
四、 相關制約中的對立統一
第三節面向實踐的辯證智慧
一、 引進與再創新的關系
二、 繼承與創新的平衡
三、 質量與進度的雙螺旋
四、 設計與工藝的協同并進
五、 無處不在的辯證法
第四節航天研制活動的認識論
一、 目標的確立與問題的設定
二、 在探索中深化的認識閉環
三、 性能與可靠性的綜合權衡
四、 設計與試驗的互補
五、 突破約束的創造性與洞察力
第五節航天發展的頂層設計
一、 預研積累與跨越拓新
二、 發展尖端與加強基礎
三、 系統集成與關鍵突破
四、 四類創新與“三個轉變”
五、 突破重圍的之路第五章中國航天事業的精神動力
**節熱愛祖國、為國爭光的堅定信念
一、 國家至上,矢志報國
二、 自力更生,國之利器
第二節勇于登攀、敢于的進取意識
一、 自主創新,永攀高峰
二、 追求,永創一流
第三節科學求實、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
一、 嚴、慎、細、實,以質取信
二、 科學規范,永保成功
第四節同舟共濟、團結協作的大局觀念
一、 大力協同,集智攻關
二、 攜手合作,共創偉業
第五節淡泊名利、默默奉獻的崇高品質
一、 淡泊名利,無私奉獻
二、 艱苦奮斗,頑強堅定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版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