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果集》是泰戈爾的代表作之一,詩集韻味幽雅,哲理深妙,作者用充滿激情的語言贊美生命,思索生命的本質,打動過無數中國讀者。《采果集》詩作充滿了樂觀的情緒和生機盎然的氣息,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的追求。
《采果集》是泰戈爾的又一部著名詩集,1926年問世。當時泰戈爾旅居匈牙利城鎮巴拉頓菲賴德(Balatonfured),療養之余完成這本詩集,并于同年以手稿影印出版。在這本詩集里,作者熱愛生活,贊美生命,用樂觀的情緒和生機盎然的氣息,表達了自己對理想的追求。
仿佛來自異域的果實,卻帶著熟悉的清香。
猶記童年時閱讀泰戈爾詩選,繁花晨鳥星河,種種熟悉的意象引向無垠的夢境,仿佛透過孩童沉靜而好奇的雙眼看到的世界。我從幼時便很愛他的詩,因為我能夠理解他。
多年后,拜訪泰戈爾故居,色彩明麗的小樓掩映在榕樹墨綠色的枝葉之間,恒河的渡輪仍然在岸邊芒果樹灑下的陰影中穿梭。我再次在書店買下一本泰戈爾詩集,再一次被他吸引,為了克里希那唇上的竹笛,為了詩人手捧的蓮花,為了
我不曾領會的永恒。
泰戈爾是一位整體性的藝術家,他的劇本小說頻頻被改編成新的電影,他創作的歌曲仍傳唱于整個南亞大陸,他的繪畫影響了一代代印度畫家,他的哲學教育理念已成為經典。而這一切的藝術,都匯集在他的詩歌之中。
在這本包羅萬象的《采果集》中,敘事詩多借印度千百年間的哲人之口,闡述超脫于凡俗塵世的亙古真理,故事生動而飽含異域情調;在抒情詩中,作者寥寥數筆便將萬物繪上色彩,而在抑揚頓挫、時急時緩的節奏情緒之中,盡顯作
者音樂家的天賦;而作者堅定的信念和對生命的熱愛溢滿每一首詩歌。
泰戈爾的詩總是清新同時宏大,清新的是他使用的意象,如此優美,使讀者仿佛坐在夏夜清風之中;宏大的是他的胸襟,如此寬廣,引導讀者從生命與宇宙的整體思索。《采果集》中的一句詩最能說明泰戈爾的詩歌:風聲、水聲之間,詩人的心飄蕩并起舞于生命的波濤之上。
姜一秀
2017 年5 月18 日
作者簡介: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印度著名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1913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在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對泰戈爾來說,他的詩是他奉獻給神的禮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詩在印度享有史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