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從我國新型城鎮化的新內涵及我國如今部分城鎮發展出現的問題出發,在邁克爾·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鉆石模型)的基礎上,提出了適宜于現階段我國城市發展的模型與城市優勢的概念,城市優勢由三個基本要素和一個主體要素構成,其中,三個基本要素包括生產要素(重點關注城市資源)、相關產業(重點關注產業集群)、產業市場;一個主體要素是政府與國有成分,它們通過對三個基本要素產生作用而形成城市優勢。之后,本書通過西安、南京和深圳三座城市的發展來闡述在以資源要素為依托、以產業集群發展為依托和以政策紅利為推進器的城市中,其城市優勢是如何發揮作用并提升城市競爭力的,后,通過對我國城市進行全面的分析,提出適宜于我國城市發展的策略。
適讀人群:政府部門、城市投融資平臺企業及城市發展理論研究學者
中國的新型城鎮化與世界城市化有何區別和聯系?新型城鎮化的內涵是什么?
城市究竟應該如何發展?中國的城市應該如何抓住機遇和挑戰并存的城鎮化轉型期?
投融資平臺企業的新定位是什么?其發展如何緊密結合城市發展,并從中汲取市場化動力?
本書以新型城鎮化為起點、以城市發展為落腳點,兼顧投融資平臺企業在新型城鎮化和城市發展過程中的新使命、新價值和新的作用發揮。讀者不僅可以從中提煉全球化的城鎮化精髓、探討城市發展路徑,還能獲取實效化的平臺公司轉型策略。
2012年,南京卓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出版了第一本書籍《通往持續增長之路》,全面闡述了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公司(簡稱“平臺公司”)的發展理論與實踐。接下來的幾年時間,平臺公司面臨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政策、經濟、金融、產業等因素全面重塑了平臺公司的發展格局:2014年,《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發布,為城市發展帶來了戰略機遇,平臺公司長期來看仍然具有發展的意義和空間;然而,以《國務院關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國發〔2014〕43號)、新《預算法》和《財政部等關于進一步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的通知》(財預〔2017〕50號)為代表的各種融資政策對地方政府的融資進行了更嚴格的規范;同時,PPP模式被廣泛采用,國企改革進入深水期……,在多類政策疊加下,平臺公司逐步陷入與政府必須分開、但又不得不以另一種方式緊密結合的兩難困境,野蠻生長已經不可持續,轉型成為平臺公司的必然選擇和唯一出路。
我們發現,孤立地探討平臺公司已經不合時宜、有失偏頗,甚至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我們唯有將其置身于新型城鎮化這個大的背景條件下,通過研究城市發展并重新明確平臺公司在城市中的使命和定位,才能實現城市和平臺公司的共贏。于是,我們陷入了這樣的思考:
我國的新型城鎮化與世界城市化有何區別和聯系?新型城鎮化的內涵是什么?它究竟如何影響我國城市的發展?城市究竟應該如何發展?學術界有沒有適合我國城市發展的理論?我國的城市應該如何抓住機遇和挑戰并存的城鎮化轉型期?平臺公司的發展如何與城市的發展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在城市發展中找到新的定位,并從城市發展中汲取市場化的發展能量?這一系列問題不僅困擾著地方政府及其平臺公司決策者、經營者和從業者,也時刻在考驗著我們的智慧。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便成為本書的意義和內容所在;诖,本書做如下布局:
第一章“全球城市化與中國新型城鎮化”,從世界的角度看待城市化的一般規律,并對我國當前新型城鎮化的內涵做出闡述,找出現今我國城鎮化過程中存在的矛盾及問題,并引出新型城鎮化與城市發展的關系。本章旨在解決第一個問題:城市化是什么?中國的新型城鎮化又是什么?第二章“從城市戰略到優勢城市”,由新型城鎮化轉向城市發展,從鄂爾多斯和溫州的城市發展案例出發,分析城市化與城市發展的關系,引用邁克爾?波特的鉆石模型,建立中國城市發展的鉆石模型,并采用“城市化→城市戰略→城市優勢→優勢城市”的城市發展邏輯線,指出城市戰略的主題是產業,本質是城市競爭與協同,核心是城市優勢,關鍵是發揮主體作用,目標是成為優勢城市。本章旨在解決第二個問題:在世界的城市化和中國的新型城鎮化大背景下,中國的城市應該如何發展?應遵循何種戰略?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分別由三大案例出發,從某一城市某一產業的視角,論述城市發展模型中主體(地方政府與以平臺公司為核心的國有成分)如何與其他三個要素共同發揮作用,提升城市優勢,并從“競爭”走向“協同”,將單一城市競爭轉變為城市群競合,通過協同優勢的打造來進一步構建優勢城市。這三章旨在解決第三個問題:如何構建優勢城市?地方政府與國有成分在構建優勢城市過程中又將如何發揮作用?第六章“變遷的優勢城市與永恒的‘鐵三角’”,對前五章進行了總結,從更高、更廣、更具歷史性的視角闡述了優勢城市的塑造與重構,強調了優勢城市模型的實踐性和發展性,并提出創新在構造優勢城市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本書以新型城鎮化為起點、以城市發展為落腳點,兼顧平臺公司在新型城鎮化和城市發展過程中的新使命、新價值和新作用。讀者不僅可以從中發現全球化的城鎮化思維、找到本地化的城市發展路徑,還可以獲取實效化的平臺公司轉型策略。
囿于能力和時間因素,本書內容難免存在疏忽與不當之處,懇請讀者不吝賜教。本書所選擇的一些城市及國有成分案例,都是基于當時公開的資料和數據,是為了更加客觀而真實地佐證和闡述本書觀點,并不存在任何帶有色彩的評判和褒貶之義。誠如本書所言,優勢城市并非一成不變,過去的優勢可能成為今天的劣勢,反之亦然。最后,真誠感謝李根先生、閔赟偉先生、褚昭華女士、唐蜜女士、李學樂女士、呂林杰女士和陳光女士等人在成書過程中付出的努力,書中大量案例來源于他們日常工作的積累與總結,使本書更具針對性和實務性。
吳健,南京大學法律系碩士,F任南京卓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從事城鎮化發展、城市投融資體制創新、基礎設施投融資,地方政府投融資企業發展等領域研究和實務操作15年。同時擔任國家發改委PPP專家、全國市長研修學院、中國投資協會項目投融資專委會特聘專家、江蘇省房地產法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城市發展研究院創意家—企業家聯盟會長、南京宏觀經濟學會副會長。著有《通往持續增長之路》、《優勢城市:城鎮化浪潮中的突圍》、《中國PPP理論與全流程實務》等書籍。在《中國建設報》、《董事會》、《企業觀察家》、《中國軌道交通》等期刊上發表諸多文章,并應用于實踐。
丁玉芳,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學士。CPA、國家發改委PPP專家庫專家、南京通匯融資租賃公司風控委員會委員,F任南京卓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從事財務管理與基礎設施投融資咨詢近20年,在財務管理、企業改制重組與購并、企業上市、項目投融資(含PPP模式)、城市國有資產整合及運營等領域具有豐富咨詢經驗,主持戰略規劃、財務管理咨詢、投融資咨詢等項目逾百個。
曹偉,管理學碩士,F任啟步思教育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江蘇省城市發展研究院創意家—企業家聯盟副會長。常年從事城市發展和政府投融資平臺轉型等方面的研究和實務工作。在城市戰略、城市創新、投融資平臺戰略規劃等領域有豐富的培訓、咨詢和實踐經驗。
目 錄
序言
序言二
前 言
第一章 全球城市化與中國新型城鎮化 1
第一節 地球就是一座城市 2
一、世界越來越小 2
二、城市正在改變一切 3
第二節 城市化的世界視角 4
一、城市化的理論基礎 5
二、世界的城市化 10
三、城市化對城市發展的影響 17
第三節 中國的城市化 18
一、我國城市化現狀及問題探究 18
二、新型城鎮化的提出 21
第四節 新型城鎮化與我國城市發展新戰略 22
一、新型城鎮化內涵 22
二、新動力、新路徑、新常態 23
本章小結 27
參考文獻 28
第二章 從城市戰略到優勢城市 30
第一節 透過城市看城市化與城市發展 31
一、鄂爾多斯:資源,發展優勢抑或羈絆? 31
二、溫州:產業,曾經被遺忘的東方猶太人之都 35
第二節 城市化與城市發展的關系 40
一、城市化與城市發展的異同 40
二、城市化對城市發展的戰略指引 41
三、城市發展對城市化的戰略約束 44
第三節 “優勢城市”的概念與內涵 45
一、基本理論基礎 46
二、城市戰略、城市優勢與優勢城市 47
本章小結 51
參考文獻 52
第三章 資源型產業的打造與主體作用 53
第一節 透過“文化之城”西安看主體對資源的作用 54
一、資源的概念及內涵 54
二、往事越千年,西安的文化資源 55
三、西安的文化產業發展 61
四、西安——文化之城 74
第二節 城市資源與優勢城市 82
一、城市資源 82
二、資源型產業與城市優勢 84
三、從城市優勢到優勢城市——基于城市資源的再思考 88
第三節 政府與國有成分基于城市資源對優勢城市的塑造 91
一、政府——看得見的手 91
二、國有成分——優勢城市的踐行者 95
本章小結 97
參考文獻 99
第四章 產業集群的形成與主體作用 101
第一節 透過“速度之城”南京看主體對產業集群的作用 102
一、產業集群理論概述 102
二、軌道交通產業集群發展概況 110
目 錄
XI
三、“速度之城”的發展機制 117
四、長三角城市群軌道交通產業發展與優勢協同 119
第二節 產業集群與優勢城市 121
一、集群形成與城市優勢 121
二、從城市優勢到優勢城市——基于產業集群的再思考 126
第三節 政府與國有成分基于產業集群對優勢城市的塑造 129
一、政府——看得見的手 129
二、國有成分——優勢城市的踐行者 135
本章小結 137
參考文獻 138
第五章 產業市場的構建與主體作用 142
第一節 透過“制度之城”深圳看主體對產業市場的作用 143
一、深圳電子信息產業市場概況 143
二、產業發展壯大,從初級到支柱 145
三、深圳——制度之城 151
第二節 產業市場與優勢城市 156
一、產業市場,制度的集合 156
二、制度建設與優勢城市 164
三、從城市優勢到優勢城市——基于產業市場的再思考 170
第三節 政府與國有成分基于產業市場對優勢城市的塑造 174
一、政府——看得見的手 174
二、國有成分——優勢城市的踐行者 176
本章小結 179
參考文獻 179
第六章 變遷的優勢城市與永恒的“鐵三角” 182
第一節 滄海桑田,看優勢城市塑造與重構 183
一、時間的變遷,優勢的打磨 183
二、區域的布局,優勢的聚合 192
三、主體的作用,優勢運行的規矩方圓 209
第二節 展望未來,觀優勢城市可持續發展 213
一、創新路徑 213
二、創新主體 217
參考文獻 219
后 記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