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禮藏(禮經卷):周禮之屬(第2冊)》所用底本為正經注疏合刊本——南宋紹興年間兩浙東路茶鹽司本(因刊刻于紹興府,故或稱“越本”;其版式為每半葉八行,故又稱“八行本”)。
《中華禮藏(禮經卷):周禮之屬(第2冊)》“經—疏—注—疏”之排列方式與其他所有注疏本“經—注—疏”的排列方式截然不同,應當是在單疏本的基礎上編入《周禮》經文與鄭玄注,故雖為注疏合刻本,但仍題為《周禮疏》。《周禮注疏》已有幾部點校本,但或以阮元刻本為底本,或雖據八行本點校,卻以今律古,反而根據后世注疏本的體例破壞原書編排次序。
《中華禮藏(禮經卷):周禮之屬(第2冊)》現在按宋時舊貌進行整理,對于研究《周禮注疏》文本內容及考察注疏合刻本的流變過程甚有俾益。
周禮疏卷第二十五春官宗伯下
周禮疏卷第二十六春官宗伯下
周禮疏卷第二十七春官宗伯下
周禮疏卷第二十八春官宗伯下
周禮疏卷第二十九春官宗伯下
周禮疏卷第三十春官宗伯下
周禮疏卷第三十一春官宗伯下
周禮疏卷第三十二春官宗伯下
周禮疏卷第三十三夏官司馬第四
周禮疏卷第三十四夏官司馬第四
周禮疏卷第三十五夏官司馬第四
周禮疏卷第三十六夏官司馬第四
周禮疏卷第三十七夏官司馬下
周禮疏卷第三十八夏官司馬下
周禮疏卷第三十九夏官司馬下
周禮疏卷第四十秋官司寇第五
周禮疏卷第四十一秋官司寇第五
周禮疏卷第四十二秋官司寇第五
周禮疏卷第四十三秋官司寇下
周禮疏卷第四十四秋官司寇下
周禮疏卷第四十五秋官司寇下
周禮疏卷第四十六冬官考工記第六
周禮疏卷第四十七冬官考工記第六
周禮疏卷第四十八冬官考工記下
周禮疏卷第四十九冬官考工記下
周禮疏卷第五十冬官考工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