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建議閱讀對象為本科、研究生、從事生物學及其相關專業領域(如醫學、農學等)科研與開發人員等,可以作為生物信息學專業學生的入門教材和非生物信息學專業學生和科研工作者的基礎教材。本書共分為四部分:生物信息學基礎(第一篇)、高通量測序數據分析(第二篇)、生物信息學外延與交叉(第三篇)和生物信息學資源與實踐(第四篇)。各篇內容:(1)作為生物信息學的基礎篇,第一篇包括8章內容,涵蓋序列數據產生、分子數據庫、序列聯配算法、基因預測、系統發生樹構建和蛋白質結構預測等。同時也涵蓋了生物信息學計算機基礎部分,包括操作系統、主要編程語言等。該篇主要目的是使初學者掌握生物信息學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方法;(2)第二篇為高通量序列數據分析篇,主要針對目前第二和三代測序技術產生的核苷酸序列數據的分析方法,主要涵蓋基于高通量測序數據的基因組拼接、基因組變異、轉錄組、非編碼RNA、甲基化和宏基因組等生物信息學分析原理和技術;(3)第三篇為生物信息學外延與交叉篇,分別介紹了與生物信息學緊密相關的四個生物學學科:系統生物學、群體遺傳學、數量遺傳學和合成生物學;(4)最后一篇生物信息學資源與實踐篇,主要羅列了生物信息學主要相關術語、專業詞匯、數據庫和公開軟件等資源,并提供了8個生物信息學實驗課程內容。上述第一和第四篇內容建議作為本科教學的基本內容,第二和三篇可以作為研究生和生物信息學專業學生教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