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民族的文化傳承和發展與國內外政治、社會、經濟及生存環境密切相關。所以一個人要發展、取得重大的成就,必須不斷加強修煉,充分把握和掌控中華文化的源頭和核心,了解中國人的秉性和特點,認識到如何提升自身的能量,并能夠積極應用于管理過程中。這樣才能在社會實踐活動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能量和地位。
從管理方面而言,世界上每個國家的民族文化傳承和思維方式都不一樣,因而具有不同的管理模式或方式。所以我們必須探索以中國文化為核心的管理模式,創建中國人的管理之道。
不同的文化效應具有不同的思維方式,而思維方式的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管理模式。管理的最終目的是完成特定的目標,所以管理的過程就需要采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促進人事物合理化地配合,只有人事物配合合理化,才能發揮管理效能進而完成管理目標。
任何一種有效的管理模式都是和當地文化分不開的。所以我們的管理必須結合當地文化進行,只要能夠產生良好的管理效果,就是一種先進的、較好的管理模式。
前言
大學畢業之際,豪情壯志,激情奮發,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立志做一番大事業,去改造世界。畢業后進入一家大型化工企業,雖然工作中取得了較好的成就,但時常會犯社會常識性錯誤,引得同事和朋友們的玩笑和嘲弄,后來慢慢地學會從社會角度理解和思考問題。而其中一個社會問題一直縈繞心頭,百思不得其解。
我們家鄉有一個很普遍的現象,許多企業的大老板都是學歷很低的人,甚至有的目不識丁(關于歷史遺留問題我們不做探討),但是為什么那么多的大學生和研究生要去為他們打工而養家糊口?許多人為此糾結和郁悶。
一個畢業十幾年的大學生去機關辦事,為什么會時常碰壁?而同樣一件事,大老板們一個電話,萬事大吉!
一次偶然的機會聽到一個真實的故事,令我茅塞頓開,猶如醍醐灌頂。一個企業的老板,因為識字不多,感覺簽字太麻煩,于是就以自己的名字刻了一枚印章,并且宣告只要有老板印章的單據就能報銷,后來不久老板查看報銷單據,居然發現公司員工張三以假章冒領公司費用。老板非常惱火,于是沒有幾天就將冒領費用的張三開除了。聰明、大膽的張三報銷單據所蓋印章與老板刻制的印章大小、字體等方面沒有任何區別,但是怎么被老板發現的呢?原來老板印章刻制后,在名字的中間用針頭扎了一個十分微小的針孔,所以別人不用心是無法發現其區別的,但是老板一看就知道張三的印章是假的。
后來經過大量閱讀和延伸思考,初步認識到打工者與老板的差別在于專業技能和社會文化的差別。大學生或打工者所掌握的是一項專業技能,是立足社會或養家糊口的一項“資本”,而對社會文化的把握和掌控才是一個人發展壯大的核心,才能像某些老板那樣混得風生水起、縱橫捭闔、運籌帷幄、進退自如。當然老板們在管理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學習專業技能。而我們的社會文化主要體現為中華民族幾千年風土人情、禮儀習俗、時空效應以及方圓規矩等傳承和發展。
同時一個民族的文化傳承和發展與國內外政治、社會、經濟及生存環境密切相關。所以一個人要發展、取得重大的成就,必須不斷加強修煉,充分把握和掌控中華文化的源頭和核心,了解中國人的秉性和特點,認識到如何提升自身的能量,并能夠積極應用于管理過程中。這樣才能在社會實踐活動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能量和地位。
從管理方面而言,世界上每個國家的民族文化傳承和思維方式都不一樣,因此應該具有不同的管理模式或方式。也就是說任何有效的管理方式,必須建立在地域文化的基礎上,才能產生管理效能。據統計,目前70%的管理書籍來自于國外著作,其理論豐富、內容完善,讀起來引人入勝,但其應用效果差異變化較大,甚至明顯出現“虎頭蛇尾”的負面效應。所以我們必須探索以中國文化為核心的管理模式,創建中國人的管理之道。
人生存于天地之間,故應以遵循天地之道為總則。天體運行、日升月落、四季變化、陰陽交替。天地之間藍天白云,山清水秀、空氣清新、鳥語花香、萬物欣榮、和諧相處,乃自然之道。從古至今,中國勞動人民幾千年智慧的結晶,已將其道之規律和規則,通過文化效應傳承、明示于后人。所以說“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其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成大事者,唯天時地利人和,其為“天人合一”之道。
然時至當下,部分中國人,以“己”之利當先,誠信喪失、道德淪陷,信仰錯亂,致使整個社會生存環境處于“互害試驗”階段。空氣污染、霧霾蔓延,食品加藥、水果蔬菜催生、藥品假冒偽劣、污水亂流等現象頻繁,中國人的健康受到巨大威脅,各種絕癥像火山噴發,勢不可擋。人人抱以僥幸心理,奔走于天地之間,渴望養生之道,以求健康長壽。造成很多人處于“抑郁、糾結、暴戾、煩躁”的情緒狀態。痛定思痛,近代以來何故造成如此反差狀態,無外乎三大主要因素。
一是特殊年代造成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一部分人的誠信喪失;二是改革開放外來文化和思想意識,沖擊了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一部分人的信仰觀念;三是近三十年來,在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過程中,一小部分人不擇手段地暴富,使財富高度集中,而人們為滿足財富心理需求,以“己”之利當先,不惜以傷害他人而盲目攀比地去追求暴富。這種狀態和生存理念即將通過文化效應傳承或影響于下兩代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進一步認識到這種發展狀態的危害性,將全面推進社會發展的五個方面,特別是生態文明建設,直接納入黨章。“必須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這是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的五大要素和基石,其相輔相成、相互制約、平衡協調發展,也是中華民族大道五行文化。五千年歷史變革、改朝換代,莫不遵循這一規律。同時在黨章中提出“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并且進行環保立法、以法制建設制約、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當今,新一代國家領導人致力推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穩定性,并以反腐倡廉為先導,穩步推進經濟發展,逐步改善生態環境和文化建設,其為平衡協調、穩步推進中國社會長久發展之道。我們中國人目前肩負的歷史使命,就是積極響應國家大政方針,盡快改善生態環境,呼喚中國文化歸位,并進行傳播、發展和傳承。最終以經濟為基礎的文化輸出,引導世界邁入“地球村”。
卞建華
2018年1月
卞建華,山東菏澤人,山東科技大學工程碩士,高級工程師、經濟師、國家一級建造師、全國注冊監理師、全國注冊設備監理師、山東省評標專家,兼任多家大中型企業管理顧問。通過多年在管理崗位的不斷磨煉和創新,逐步體悟到專業技能和社會文化對管理體系的影響效應,結合國學文化,形成一套以中國人本性為特色的新穎、實用的認識論和管理框架體系——中式管理學。
目錄
第一章 中國文化的起源、發展和傳承 / 001
第一節 人類起源學說 / 002
第二節 中國文化的發展和傳承 / 007
第三節 典型歷史人物對文化發展的影響 / 013
第二章 中國人的本性 / 021
第一節 中國人的情緒 / 022
第二節 中國人的生存狀態 / 028
第三節 中國人的思維模式 / 035
第四節 中國人的秉性及特點 / 038
第三章 中國人的能量效應 / 081
第一節 金三角定律 / 087
第二節 制化定律 / 092
第三節 規則符合定律 / 097
第四節 人的能量概率 / 100
第四章 中式管理效能 / 107
第一節 管理的定義和概念 / 111
第二節 管理的內容 / 119
第三節 管理的層次 / 125
第四節 管理八大效應 / 128
第五節 管理的境界 / 159
第六節 管理過程中人、事、物效應關系 / 162
第五章 企業管理和發展分析 / 165
第一節 中小型企業振興的重要意義 / 166
第二節 企業管理內容 / 174
第三節 企業管理的核心 / 179
第四節 企業管理利潤的三大源泉 / 181
第五節 企業管理的兩大基本矛盾 / 185
第六節 企業成敗的三個關鍵階段 / 187
第七節 影響企業發展的四大外部因素 / 191
第八節 打造百年企業的核心理念 / 194
第一章
中國文化的起源、發展和傳承
中華民族從披星戴月、茹毛飲血的原始狀態至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歷經幾千年的演化和發展,通過對大自然狀態變化的認識,以及其變化規律的歸納和總結,形成了世界上獨有的、博大精深的、飽含著中國人民智慧的中國文化。這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和文明的象征,是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繁榮昌盛的支柱和動力源泉,并且對世界文明具有深遠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一節 人類起源學說
世界上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但是唯獨中國文化具有五千多年的傳承而經久不衰,世世代代相承相襲。人文始祖伏羲氏“仰觀俯察”以一畫開天而畫八卦,揭示了宇宙之道,開創了人類文明史,決定中國人“天人合一”的大宇宙觀,也決定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推開了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生的眾妙之門。關于人類的起源和發展之道,我們可以簡單概括地用六個字來描述:總、體、種、類、科、學。如圖 1-1 所示。
圖 1-1 人類生存時空限(線)
“總”。幾百億年前,宇宙處于混沌狀態,這種狀態稱之為“總”。包括了宇宙的初始前、宇宙初始態、宇宙生存態、宇宙完結態、宇宙回歸態五種態的循環。作為第一層次的“總”,稱之為“大道”,即總規律。“道”是自然的始祖,是宇宙之源。“道”示于人的理,即是大道之理,大道之理是自然的總規律,亦是宇宙的總規律。大道之理包含了規律(法則),理中寓法,法中寓理。其特征為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簡至略,至精至微,至玄至妙,渾然無極,呈虛無態;其特性為恬淡、虛無、清靜、無為、自然、純粹、平易、樸素、忍辱不爭,安樂和合;其作用為生成萬物,決定萬物,道在物中,物在道中。“道”的內涵則是包容萬事萬物的各類規律和方法。合于“道”的思想和行為是道德,合于“道”的理則是真理。人們為了獲得徹底解放,千百年來孜孜以求地探索真理,而人們卻沒有注意,真理早已在人們中間,同時真理還有層次之分,不同層次有不同的相對真理,無數相對真理的總和即大道之理。
“體”。是宇宙初識狀態及以后的規律,即宇宙體在總規律的制約下自身循環往復、生生不已、生克制化、變化無窮的規律。老子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一”的“一”是指什么呢?
道體按照自身的規律運行,生生循環不已,在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特征和特性。“道”在無始無終的螺旋式循環運行中,由其內部的規律決定,在運行到特定階段時,達到能量高度密集狀態,其高度密集的能量團形成了一個混混沌沌的零形體,這個零形體,就是宇宙開合前的初始狀態,我們稱其為“混沌蛋”。“混沌蛋”是一個充滿能量的海洋,它的溫度和性態,都似于水類。在運行過程中,水類的相生規律決定了它必然產生出木性的性態,運行中“混沌蛋”生發調達,出現木類的性態后,繼續運行,木性態開始向火性態生化。“混沌蛋”由寒涼變溫,轉為炎熱,向上。炎熱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混沌蛋”生發膨脹,膨脹到極點,出現大爆炸。1948年,科學家加莫夫發表的《宇宙熱大爆炸理論》認為:二百億年前,一次大爆炸之后,產生了宇宙。空間為宇,時間為宙。西方現代宇宙學的成就,印證了中國古代宇宙生成論及宇宙秩序論的合理性。這種陰陽未開,呈現出一片虛無的狀態“混沌蛋”,就是老子講的“一”。
“種”。老子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其中“一生二”的“二”又是什么?它是怎樣來的呢?“混沌蛋”爆炸之后,道體出現兩種物質,分別是陰性物質和陽性物質,清陽升為天,濁陰降為地。此后道體開始以物質形態存在。道的各個規律也開始深入不同維度的物質世界,由原來的“道”統管下的“集體負責制”轉為“分層分工負責制”。天地開合產生了物質生存空間,即形成了物質世界與天、地之間的兩條邊界(線),后來我們稱其為人類生存時空限(線),如圖1-1所示。大地為土類,它具有生養化育的特性,由土類狀態繼續向前運行,又生化出金類,金又使氣態物結露成水類,水又生化出木類,木又生化出火類,火又生化出土類,如此循環不已。
天地陰陽開合以物質存在狀態分為三層空間,天道、地道和人道。也就是人類生存的時空受限于天地之間,同時總體時期的“道”,延伸為人類生存的規則線。人類生于道而回歸于道,包括人的身體、情緒、能量最終都要回歸為0。所以這條線又稱為回歸線(歸0線),以回歸線為基準形成了人類情緒線、命運線、能量線(由00到100再到00),這也是我們中國人思維模式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