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的社會》是社會心理學領域的經典之作,是對現代社會中人的精神狀況的一次有力的探索。
精神健康的問題是否只涉及某些不適應社會的個體?社會作為整體是否會患上精神病?對此,弗洛姆給出了肯定的回答。在理想的社會中,個人不再是達成其他人的目的的手段,個人的幸福是社會的核心關注點,社會的經濟增長不應凌駕于個人的發(fā)展之上;在精神健全的社會中,個人應當富有創(chuàng)造力和責任感。
作為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學派的代表人物,弗洛姆對于人和社會的關系的看法與傳統(tǒng)的弗洛伊德派的觀點有根本的區(qū)別。后者將性欲視做人的感情和欲望的基本動力。對此,弗洛姆明確提出:人的基本感情并不植根于他的本能需要,而是產生自人類生存的特殊環(huán)境。從中我們可以窺見馬克思的人本主義學說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