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講述了孔子以及學生們的故事,刻畫出欲積極作為且不失人情味的孔子形象。是以現代人的心理去描述古代人的故事,小說既不脫離歷史故事的真實,又有現代人的思想和邏輯,兩者夾雜在一起,亦莊亦諧,別具一格,在海外有很大影響。富貴是人所共追之的,仁人義士也不例外。仁人義士雖不必富貴,卻也不必不富貴。仁者未嘗不可以富,富者未嘗不可以仁。但凡患得者,既得之后,大都患失。把事情的成敗推到天意,其實就是說人謀沒有把握。人謀既無把握,其實也就是說敗算多。所謂事君以忠,只是說一日為某君之臣,一日應當為某君盡忠效力。并不是說一日為某君之臣,一生一世就只能為某君之臣。況且,既已發覺與君不合,如何還能盡忠?國家政治清平,不能取富貴,可恥。國家政治腐敗,貪富貴而不能去,可恥。
對中國的人情世故琢磨得極透,想像力又極其豐富,推敲因果常常逆向思維,揣摩心理自然入木三分,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寫出的作品既深刻,又好看。
馬巨,商務印書館漢譯名著《古代社會》譯者之一。出生于國學大師之家,博覽古代典籍。自20世紀80年代至今,旅居美國。先后在普林斯頓大學以及IBM等企業從事學術研究、商業咨詢、技術開發等工作。近年來以柞里子的筆名活躍于海外文壇,所撰雜談、小說、評論等,深受讀者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