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建文、譚毅、史鈾主編的這本《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第2版)》是全國高職高專醫藥院校課程改革規劃教材之一。全書分二篇,第一篇為人體解剖學,第二篇為組織胚胎學,各分15章。作為案例版教材,在每章中都精選了案例及問題討論,同時附有案例提示,針對學生能力水平引導學生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每章后,用精煉的語句總結出的主線做本章小結,最后還有目標檢測來鞏固每章內容。便于預習和自學是本書突出特點。在正文中插入與臨床、日常生活常識及局部解剖、斷層解剖等有關內容的“鏈接”,以擴寬學生的知識面,也是本教材的特點之一。
本教材在保證思想性、科學性、啟發性、先進性和實用性的前提下,貼近考試,教學內容與全國統一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及國家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相結合,便于學生取得相應執業或專業技術資格;貼近學生的學習習慣,方便學習掌握;貼近教師的教學要求,方便教學。本教材共有近600幅彩色人體實物標本圖和鏡下組織學切片圖,既是一本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教材,也是一部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圖譜,起到了兩者合二為一的作用。
本教材可供高職高專臨床醫學、護理、助產等醫學相關專業使用。
第一篇 人體解剖學
緒論
第1章 骨學
第1節 骨學總論
第2節 中軸骨
第3節 附肢骨
第4節 常用骨性標志
第2章 骨連結
第1節 骨連結總論
第2節 中軸骨的連結
第3節 附肢骨的連結
第3章 肌學
第1節 肌學總論
第2節 頭頸肌
第3節 軀干肌 第一篇 人體解剖學
緒論
第1章 骨學
第1節 骨學總論
第2節 中軸骨
第3節 附肢骨
第4節 常用骨性標志
第2章 骨連結
第1節 骨連結總論
第2節 中軸骨的連結
第3節 附肢骨的連結
第3章 肌學
第1節 肌學總論
第2節 頭頸肌
第3節 軀干肌
第4節 上肢肌
第5節 下肢肌
第6節 全身重要的肌性標志
第4章 消化系統
第1節 概述
第2節 消化管
第3節 消化腺
第5章 呼吸系統
第1節 呼吸道
第2節 肺
第3節 胸膜和縱隔
第6章 泌尿系統
第1節 腎
第2節 輸尿管
第3節 膀胱
第4節 尿道
第7章 生殖系統
第1節 男性生殖系統
第2節 女性生殖系統
第8章 腹膜
第9章 心血管系統
第1節 心血管系統總論
第2節 心
第3節 動脈
第4節 靜脈
第10章 淋巴系統
第1節 概述
第2節 淋巴管道
第3節 淋巴器官
第4節 全身各部的淋巴管 和淋巴結
第11章 感覺器
第1節 視器
第2節 前庭蝸器
第12章 神經系統總論
第13章 中樞神經系統
第1節 脊髓
第2節 腦
第3節 神經系統的傳導通路
第4節 腦和脊髓的被膜、血管 及腦脊液循環
第14章 周圍神經系統
第1節 脊神經
第2節 腦神經
第3節 內臟神經
第15章 內分泌系統
第二篇 組織胚胎學
緒論
第1章 細胞
第1節 細胞的結構
第2節 細胞周期
第2章 上皮組織
第1節 被覆上皮
第2節 腺上皮和腺
第3章 結締組織
第1節 同有結締組織
第2節 軟骨組織和軟骨
第3節 骨組織和骨
第4節 血液
第4章 肌組織
第1節 骨骼肌
第2節 心肌
第3節 平滑肌
第5章 神經組織
第1節 神經元
第2節 神經膠質細胞
第3節 神經纖維和神經
第4節 神經末梢
第6章 循環系統
第1節 循環系統管壁一般結構
第2節 循環系統管道的各段結構特點
第7章 免疫系統
第1節 免疫細胞
第2節 淋巴組織
第3節 淋巴器官
第8章 消化系統
第1節 消化管
第2節 消化腺
第9章 呼吸系統
第1節 呼吸道
第2節 肺
第10章 泌尿系統
第1節 腎
第2節 排尿管道
第11章 生殖系統
第1節 男性生殖系統
第2節 女性生殖系統
第12章 皮膚
第1節 皮膚的結構
第2節 皮下組織
第3節 皮膚的附屬器
第13章 感覺器官
第1節 眼
第2節 耳
第14章 內分泌系統
第1節 甲狀腺
第2節 甲狀旁腺
第3節 腎上腺
第4節 垂體
第5節 彌散神經內分泌系統
第15章 人體胚胎發育總論
第1節 人體胚胎早期發育
第2節 胎膜與胎盤
第3節 雙胎、多胎與聯胎
第4節 先天畸形
參考文獻
《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教學大綱
目標檢測選擇題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