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底盤系統任務驅動合集》是《汽車傳動系統構造與檢修》和《汽車行駛與操縱系統構造與檢修》的任務驅動版本,需要配合《汽車傳動系統構造與檢修》和《汽車行駛與操縱系統構造與檢修》兩本教材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練習強化。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學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新能源汽車技術”等汽車專業教材的課上或課下學習的輔助練習手冊。最后本套教材由“百慕大汽車:bmdcar.com”提供作者的全套講解視頻和后臺資源。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以下幾個現象:
一是學生課堂上沒有記筆記的習慣了,當然,這與教學中大量采用PPT教學有關,PPT教學中學生是很難記筆記的,教師應少用PPT教學方式,多用邊拆邊講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將理論和實踐融在邊拆邊講中,加強過程考核,如能說出、能畫出、能操作出等。
二是學生課上和課下沒有練習的習慣,教師在這方面是有責任的,職業教育和學歷教育雖有不同,學歷教育老師經常帶領學生練習。職業教育在理論上也要加強引導,課上教師強化當時學的內容,課下學生要自己強化當天學習的內容,所以需要理論部分的任務驅動,任務驅動合集的好處是緊貼教材,避免任務的隨機性,任務由學生自主根據老師的教學進度來完成,有計劃性。學習過程中,任務完成情況有據可查,有積累性。
當然,任務形式也不限于我們的任務驅動合集,采用上交一段視頻或用辦公軟件上交任務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不過這種任務布置通常會過于隨機,因為這種任務通常是老師靈感一現后給出的一個任務。
三是在實訓階段,教師口頭布置任務,不能充分發揮學生自己的能動性,甚至很多學生在實訓完,布置的任務是什么也不清楚。實訓中的任務驅動有利于學生明確任務,老師和學生可在完成任務時學習到要學習的內容,老師和學生也容易發現不足。
為了使現代職業教育內容跟上職業教育發展的步伐,我們編寫了《汽車底盤系統任務驅動合集》作為《汽車傳動系統構造與檢修》和《汽車行駛與操縱系統構造與檢修》的配套練習,所以本書直接采用《汽車傳動系統構造與檢修》和《汽車行駛與操作系統構造與檢修》中的圖及圖號。
本書主要由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教師趙振寧組織編寫,其中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魯孝飛老師編寫了《汽車傳動系統構造與檢修》部分第1章、第2章和第3章,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蔡文博老師編寫了《汽車傳動系統構造與檢修》部分第1章和第7章,無錫市科元技工學校呂志強老師參與編寫了《汽車行駛與操縱系統構造與檢修》第8和第9章。全書由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校長李春明教授擔任主審,在此對他的工作深表感謝。
本書可作為高等職業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新能源汽車、汽車制造與裝配等所有汽車類專業的練習手冊。
未經作者同意,嚴禁復制和摘抄本套教材任何內容。
編 者
趙振寧,2001年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畢業,修理汽車4年后從事汽車機電培訓教學,后進入電動汽車研發和小批量制造公司從事電動高檔商務車試制。在從事兩年電動汽車試制期間,他利用晚上業余時間學習,于2010年參加全日制研究生考試,并以優異的成績被哈爾濱理工大學車輛工程專業錄取,學習一年半后回企業仍從事汽車開發工作。2013年05月進入學校從事汽車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
上篇 汽車傳動系統構造與檢修
第1章 汽車傳動系統概述 2
第2章 汽車離合器 7
2.1 作用、設計要求和分類 7
2.2 膜片彈簧式離合器 8
2.3 雙片離合器 11
2.4 操縱機構 14
2.5 常見故障和檢修 18
2.6 典型故障原因 18
第3章 手動變速器 21
3.1 基本知識 21
3.2 齒輪傳動 23
3.3 同步器 24
3.4 變速器的力傳遞 25
3.5 操縱機構 28
3.6 02K拆裝關鍵點 30
3.7 0A4變速器拆裝關鍵點 30
3.8 手動變速器檢修 30
3.9 故障和診斷 31
第4章 四輪驅動系統 34
4.1 簡介 34
4.2 軸/輪間扭矩分配 37
4.3 典型分動器結構 39
4.4 大眾Haldex-耦合器 40
第5章 驅動橋、主減速器和差速器 43
5.1 驅動橋 43
5.2 主減速器 46
5.3 差速器 51
第6章 傳動軸和萬向節 53
6.1 傳動軸 53
6.2 萬向節 54
第7章 輪胎和車輪 60
7.1 輪胎基礎知識 60
7.2 輪胎的使用保養、修補和動平衡 68
7.3 車輪軸承 69
7.4 輪胎壓力監控系統 70
第8章 AMT 71
8.1 AMT概述 71
8.2 雙離合AMT 72
第9章 液力自動變速器 74
9.1 控制面板和分類 74
9.2 液力變矩器 77
9.3 油泵 82
9.4 齒輪變速器 83
9.5 01M變速器拆裝關鍵點 90
9.6 01M變速器電控部分 90
第10章 無級變速器 92
10.1 無級變速器簡介 92
10.2 奧迪01J變速器 93
10.3 奧迪01J變速器的故障 98
下篇 汽車行駛與操縱系統構造與檢修
第1章 汽車懸架系統 101
1.1 懸架知識基礎 101
1.2 大眾汽車的前、后懸架 110
1.3 豐田汽車的前、后懸架 111
1.4 汽車四輪定位 115
1.5 電控懸架 119
1.6 空氣懸架 122
1.7 前輪驅動氣動懸架 127
1.8 四輪驅動電控懸架 129
第2章 汽車轉向系統 132
2.1 發展歷程和系統分類 132
2.2 貨車轉向系統(選修) 133
2.3 轎車液壓轉向系統 138
2.4 小齒輪助力轉向 142
2.5 主動轉向系統 147
第3章 傳統汽車制動系統 153
3.1 定義和分類 153
3.2 單管路制動(選修) 154
3.3 液壓雙管路制動 155
3.4 車輪制動器 158
3.5 駐車制動裝置 163
3.6 制動液和放氣 164
3.7 制動報警裝置 165
第4章 電控制動系統 167
4.1 電控制動系統基礎 167
4.2 豐田汽車的制動系統 173
4.3 大眾汽車的電控制動系統 184
4.4 制動輔助系統 188
4.5 電動真空泵 188
4.6 電子駐車控制技術 189
第5章 氣壓制動系統 192
5.1 氣壓制動技術 192
5.2 WABCO汽車的氣壓制動系統 197
5.3 汽車輔助制動系統 199
第6章 電動汽車線控制動系統 200
6.1 電動汽車制動系統 200
6.2 帶有真空助力器的制動系統 201
6.3 線控制動系統 202
6.4 線控制動系統原理 205
第7章 智能汽車技術 210
7.1 智能汽車與智能交通 210
7.2 智能汽車發展現狀 211
7.3 無人駕駛技術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