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立足于新《企業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及新《增值稅暫行條例》《消費稅暫行條例》等實施以后的稅收政策,論述了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增值稅、消費稅等主要稅種的納稅籌劃原理;闡述了企業投資決策、融資決策、合并分立、海外投資等主要經營環節的納稅籌劃方案;介紹了物流企業、金融企業、餐飲企業、房地產企業、出版企業、商務服務企業等典型行業的納稅籌劃方法;分析了稅務機關的反避稅案例與應對策略。本書列舉了300 余個納稅籌劃經典案例和思路,其中包括數十個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案例,是廣大納稅人進行納稅籌劃的“寶典”。
本書適合企業財稅人員閱讀,特別對增強和提高財稅人員的納稅籌劃意識和實際操作能力具有較大的幫助。同時,企業的管理者可以從本書中學到降低企業稅負的籌劃方法,實現企業涉稅零風險的目標。本書也適合作為高等院校稅法、稅收、稅法實務、稅收籌劃等課程的教材和參考書。
納稅籌劃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或者至少在法律不禁止的范圍內,通過對納稅人生產經營活動的一些調整和安排,最大限度地減輕稅收負擔的行為。納稅籌劃是納稅人的一項基本權利,是國家應當鼓勵的行為?梢哉f,稅收是對納稅人財產權的一種合法剝奪,納稅人必然會采取各種方法予以應對,納稅籌劃是納稅人的一種合法應對手段,而偷稅、抗稅、逃稅等則是納稅人的一種非法應對手段。既然納稅人有這種需求,國家與其讓納稅人采取非法的應對手段,不如引導納稅人采取合法的應對手段。
納稅籌劃不僅對納稅人有利,對國家也是有利的。納稅人有了合法的減輕稅負的手段,就不會采取或者會較少地采取非法手段減輕稅負,這對國家是有利的。納稅籌劃的基本手段是充分運用國家出臺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國家之所以出臺這些稅收優惠政策正是為了讓納稅人從事該政策所鼓勵的行為,如果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籌劃,對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視而不見,那么,國家出臺稅收優惠政策就達不到其預先設定的目標了?梢,納稅籌劃是國家順利推進稅收優惠政策所必不可少的條件。納稅籌劃也會利用稅法的一些漏洞,通過避稅等手段獲取一些國家本來不想讓納稅人獲得的利益,表面看來,這種納稅籌劃對國家不利,但實際不然。納稅人的種種納稅籌劃方案暴露了國家稅法的漏洞,這本身就是對國家稅收立法的完善所做出的重要貢獻,如果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籌劃,怎么能凸顯出這么多的稅法漏洞呢?稅法的漏洞不凸顯出來,如何能夠通過稅收立法來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呢?發達國家的納稅籌劃非常發達,其稅法也非常完善和龐雜,二者有沒有必然的聯系呢?我們認為是有的,正因為其納稅籌劃比較發達,稅法的各種漏洞暴露無遺,國家才能采取應對納稅籌劃的方案,完善稅法制度,使得稅法制度越來越完善,越來越龐雜。稅法制度的完善和龐雜又使得納稅人逃避稅收負擔比較困難,必須由專業人士從事納稅籌劃,由此推動了納稅籌劃作為一門產業的興旺和發達。
我國還有很多人對納稅籌劃存在錯誤的認識,包括納稅人和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其實,納稅籌劃是構建一個和諧的稅收征納關系所必不可少的潤滑劑。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納稅籌劃產業并不發達,但我國的偷稅行為遠比發達國家普遍。如果國家能夠大力推行納稅籌劃產業,相信我國納稅人的偷稅行為會大量減少。當然,我們一直強調納稅籌劃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的活動,有些人以納稅籌劃為幌子,進行稅收違法行為,這是真正的納稅籌劃專業人士所反對的。納稅籌劃靠的是專家對稅法的理解,靠的是專家的智慧,而不是靠非法的手段。
本書與一般的納稅籌劃書籍相比具有如下特點:第一,全面系統。本書全面介紹了納稅籌劃的實踐操作問題,特別是對納稅籌劃所涉及的各個稅種、各種生產經營階段以及主要產業都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和介紹。第二,實用性強。本書的納稅籌劃方案全部是從現實生活中來,而且可以直接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去,具有非常強的實用性。第三,簡潔明了。本書的納稅籌劃重在方法的闡述和操作步驟的介紹,不深究相應的理論基礎,主要的方法均通過典型的案例予以講解,讓普通納稅人一看就懂。第四,合法權威。本書介紹的納稅籌劃方案完全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的,納稅人按照本書介紹的方法進行納稅籌劃,不會涉及違反法律規定的問題,更不會涉及違法犯罪問題。
本書根據最新的稅收政策論述了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增值稅、消費稅等主要稅種的納稅籌劃,闡述了企業融資決策、投資決策、分立合并、海外投資等主要經營環節的納稅籌劃,介紹了物流企業、金融企業、餐飲企業、房地產企業和出版企業等典型行業的納稅籌劃。本書列舉了200 多個納稅籌劃經典案例以及500 多個納稅籌劃法律文件,可謂納稅人進行納稅籌劃的“寶典”。
翟繼光,男,1979年1月生,漢族,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人,哲學學士,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7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2001年獲得哲學學士學位。同年考入北京大學法學院,2006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兼任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民營企業稅法研究室主任,《法制日報》、《第一財經日報》特邀評論員。
第1 章 新企業所得稅制度下企業的納稅籌劃 1
1.利用虧損結轉進行納稅籌劃 1
2.利用利潤轉移進行納稅籌劃 3
3.利用固定資產加速折舊進行納稅籌劃 5
4.將利息變其他支出進行納稅籌劃 11
5.企業捐贈中的納稅籌劃 13
6.企業股權投資中的納稅籌劃 17
7.預繳企業所得稅中的納稅籌劃 20
8.利用匯率變動趨勢進行納稅籌劃 21
9.利用個人接受捐贈免稅政策進行納稅籌劃 23
10.固定資產修理中的納稅籌劃 24
11.恰當選擇享受優惠政策的起始年度進行納稅籌劃 26
12.利用國債利息免稅的優惠政策進行納稅籌劃 28
13.利用小型微利企業低稅率優惠政策進行納稅籌劃 29
第2 章 個人所得稅制度下企業的納稅籌劃 33
1.轉換應稅所得性質的納稅籌劃 33
2.將各種收入形式進行轉化來降低稅率 36
3.有限責任公司與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的互換 39
4.居民納稅人與非居民納稅人的轉化 42
5.平均多次所得的納稅籌劃 45
6.個人獨資企業分立,降低累進稅率 46
7.降低名義工資來增加其他收入 50
8.增加費用扣除的納稅籌劃 52
9.恰當選擇捐贈方式的納稅籌劃 54
10.承包集體企業的納稅籌劃 57
11.利用個人所得稅的減免稅政策進行納稅籌劃 59
12.年終獎金發放的納稅籌劃 62
13.工資、獎金結合進行納稅籌劃 65
14.股票期權發放的納稅籌劃 68
15.工資獎金股票期權聯合納稅籌劃 71
16.外籍個人先分配收益再轉讓股份進行納稅籌劃 73
17.個人房屋贈予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 76
第3 章 增值稅制度下企業的納稅籌劃 78
1.選擇納稅人身份的納稅籌劃 78
2.巧選供貨人類型以降低增值稅負擔 84
3.兼營銷售的納稅籌劃 86
4.利用小微企業優惠政策進行納稅籌劃 87
5.折扣銷售中的納稅籌劃 89
6.將實物折扣變成價格折扣進行納稅籌劃 91
7.銷售折扣中的納稅籌劃 93
8.利用不同的促銷方式進行納稅籌劃 94
9.分立公司、抵扣進項稅額 96
10.充分利用農產品免稅政策進行納稅籌劃 97
11.巧用起征點進行納稅籌劃 99
12.增值稅結算方式的納稅籌劃 100
13.利用資產重組不征增值稅政策 102
第4 章 消費稅制度下企業的納稅籌劃 107
1.征收范圍的納稅籌劃 107
2.計稅依據的納稅籌劃 108
3.利用生產制作環節納稅的規定進行納稅籌劃 109
4.利用連續生產不納稅的規定進行納稅籌劃 111
5.利用外購已稅消費品可以扣除的規定進行納稅籌劃 112
6.利用委托加工由受托方收稅的規定進行納稅籌劃 113
7.兼營行為的納稅籌劃 116
8.白酒消費稅最低計稅價格的納稅籌劃 117
9.利用聯合企業的納稅籌劃 119
10.出口應稅消費品的納稅籌劃 122
11.以外匯結算應稅消費品的納稅籌劃 123
12.利用臨界點進行納稅籌劃 124
13.包裝物的納稅籌劃 125
14.自產自用消費品的納稅籌劃 127
15.包裝方式的納稅籌劃 129
第5 章 企業營改增的納稅籌劃 131
1.選擇小規模納稅人身份 131
2.分立企業成為小規模納稅人 133
3.公共交通運輸服務企業選用簡易計稅方法 133
4.動漫企業選用簡易計稅方法 134
5.其他企業選用簡易計稅方法 135
6.利用免稅親屬轉贈住房進行納稅籌劃 136
7.利用贍養關系免稅進行納稅籌劃 137
8.利用遺贈免稅進行納稅籌劃 138
9.持有滿2 年后再轉讓住房 139
10.通過抵押貸款延遲辦理房產過戶 140
11.將親子房產贈予改為買賣進行納稅籌劃 141
12.通過打折優惠將銷售額控制在起征點以下 142
13.通過調節銷售額控制在起征點以下 143
14.通過調節銷售額利用小微企業免稅優惠政策 144
15.通過分立企業利用小微企業免稅優惠政策 145
16.利用資產重組進行納稅籌劃 145
17.利用股權轉讓進行納稅籌劃 146
18.清包工提供建筑服務的納稅籌劃 147
19.甲供工程提供建筑服務的納稅籌劃 148
20.為老項目提供建筑服務的納稅籌劃 148
21.利用學生勤工儉學提供服務的納稅籌劃 149
22.利用殘疾人提供服務進行納稅籌劃 150
23.利用家政服務優惠進行納稅籌劃 151
24.利用應收未收利息優惠政策進行納稅籌劃 151
25.利用個人買賣金融商品免稅進行納稅籌劃 152
26.利用農村金融機構可選擇3%的簡易計稅方法進行納稅籌劃 153
27.利用免稅貨物運輸代理服務進行納稅籌劃 153
28.利用管道運輸優惠政策進行納稅籌劃 154
29.利用退役士兵稅收優惠進行納稅籌劃 155
30.巧妙轉化服務性質進行納稅籌劃 156
31.提高物化勞動所占比重進行納稅籌劃 157
第6 章 其他稅種制度下企業的納稅籌劃 158
1.租賃、倉儲房產稅納稅籌劃 158
2.減免名義租金降低房產稅 159
3.減少出租房屋的附屬設施降低租金 161
4.自建自用房產的納稅籌劃 163
5.車輛購置稅納稅籌劃 164
6.契稅納稅籌劃 165
7.印花稅納稅籌劃 167
8.二手房買賣中的納稅籌劃 169
第7 章 企業投資決策中如何納稅籌劃 174
1.投資產業的納稅籌劃 174
2.投資區域的納稅籌劃 177
3.投資項目的納稅籌劃 184
4.企業組織形式的納稅籌劃 186
5.設立分支機構中的納稅籌劃 188
6.利用特定股息不納稅以及虧損彌補的政策進行納稅籌劃 189
7.投資回收方式中的納稅籌劃 191
8.分立企業享受小型微利企業優惠的納稅籌劃 192
9.招聘國家鼓勵人員進行納稅籌劃 194
10.分公司與子公司靈活轉化以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 198
第8 章 企業融資決策中如何納稅籌劃 201
1.融資決策與納稅籌劃 201
2.長期借款融資的納稅籌劃 204
3.借款費用利息的納稅籌劃 207
4.增加負債降低投資進行納稅籌劃 209
5.融資租賃中的納稅籌劃 211
6.企業職工融資中的納稅籌劃 214
7.融資階段選擇中的納稅籌劃 216
8.關聯企業融資中的納稅籌劃 217
第9 章 企業重組清算中如何納稅籌劃 220
1.通過免稅企業合并進行納稅籌劃 220
2.受讓虧損企業資產彌補所得 224
3.合并、分立企業以減輕增值稅稅收負擔 227
4.分立企業以享受特定地區稅收優惠 229
5.通過分立享受流轉稅優惠政策 232
6.企業債務重組的納稅籌劃 234
7.調整企業清算日期的納稅籌劃 237
8.企業資產收購納稅籌劃 238
9.企業股權收購納稅籌劃 240
10.企業免稅分立納稅籌劃 244
第10 章 企業海外投資中如何納稅籌劃 249
1.投資于百慕大進行納稅籌劃 249
2.投資于開曼群島進行納稅籌劃 251
3.投資于英屬維爾京群島進行納稅籌劃 252
4.投資于準避稅港進行納稅籌劃 253
5.利用不同組織形式的稅收待遇進行納稅籌劃 254
6.避免成為常設機構 255
7.將利潤保留境外減輕稅收負擔 257
8.利用不同國家之間稅收協定的優惠政策 260
9.利用稅收饒讓抵免制度獲得相關稅收利益 261
10.利用受控外國企業進行納稅籌劃 263
11.利用外國公司轉移所得來源地的納稅籌劃 265
第11 章 物流企業如何納稅籌劃 267
1.利用貨物進出的時間差進行增值稅籌劃 267
2.選擇小規模納稅人身份進行增值稅籌劃 268
3.利用資產重組免稅進行營改增籌劃 269
4.通過減小企業經營規模進行納稅籌劃 270
5.將人力勞動轉變為機器勞動 272
6.通過購置免稅或減稅運輸工具進行納稅籌劃 273
第12 章 金融企業如何納稅籌劃 275
1.以固定資產抵債過程中的納稅籌劃 275
2.銷售免稅金融產品進行納稅籌劃 277
3.貸款利息收入的納稅籌劃 280
4.金融企業捐贈過程的納稅籌劃 281
5.股東投資銀行的納稅籌劃 283
6.加速固定資產折舊的納稅籌劃 284
7.金融企業業務招待費納稅籌劃 287
8.金融企業通過自動柜員機減輕增值稅負擔 288
第13 章 餐飲企業如何納稅籌劃 290
1.變有限責任公司為個人獨資企業以降低企業實際稅負 290
2.將家庭成員作為合伙人以降低企業適用稅率 291
3.利用下崗失業人員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納稅籌劃 293
4.促銷活動中的納稅籌劃 295
5.利用投資者與員工身份的轉換進行納稅籌劃 296
6.利用餐飲企業自身優勢降低名義工資 298
7.轉變為小型微利企業享受低稅率優惠 299
8.分別核算進行增值稅納稅籌劃 300
9.從高稅率項目向低稅率項目轉移利潤 302
第14 章 房地產企業如何納稅籌劃 304
1.利用臨界點進行納稅籌劃 304
2.利息支付過程中的納稅籌劃 306
3.代收費用處理過程中的納稅籌劃 307
4.通過增加扣除項目進行納稅籌劃 309
5.利用土地增值稅的優惠政策進行納稅籌劃 310
6.開發多處房地產的納稅籌劃 312
7.通過費用分別核算進行納稅籌劃 313
8.將出租變為投資進行納稅籌劃 315
9.通過兩次銷售房地產進行納稅籌劃 316
10.將房產銷售改為股權轉讓進行納稅籌劃 318
11.轉換房產稅計稅方式的納稅籌劃 321
12.土地增值稅清算中的納稅籌劃 322
第15 章 出版企業如何納稅籌劃 326
1.利用增值稅低稅率和先征后返政策 326
2.利用圖書銷售免增值稅的優惠政策 328
3.利用軟件產品的稅收優惠政策 329
4.變贈送為折扣進行納稅籌劃 332
5.利用古舊圖書免征增值稅政策 333
6.利用小型企業的稅率優惠政策 334
7.嚴格區分業務招待費與業務宣傳費 336
8.嚴格區分會務費、差旅費與業務招待費 338
9.設立子公司增加扣除限額 339
第16 章 商務服務企業如何納稅籌劃 341
1.個人提供服務轉為由公司提供服務 341
2.課酬盡可能轉向培訓費用 343
3.多雇員工降低公司利潤 344
4.適當雇用鼓勵人員增加扣除 345
5.恰當選擇開票時機 347
6.盡量爭取小型微利企業待遇 349
7.員工開支盡量轉為公司開支 350
第17 章 稅務機關反避稅案例與應對策略 353
1.間接轉讓股權避稅與反避稅 353
2.轉讓定價避稅與反避稅 359
3.利用免稅企業轉移利潤避稅與反避稅 367
4.轉換所得性質避稅與反避稅 369
5.將所得存放境外避稅與反避稅 372
6.個人股權轉讓避稅與反避稅 374
參考文獻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