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傳播變得越來越重要,而科學家是科學傳播的源頭和發球手。但是作為受過專業訓練的科學家來說,他們并不天然地具有科學傳播的技能,因而科學傳播也需要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指導。本書則致力于這方面的工作。 首先,計劃或者已經走出實驗室并來到公眾視野中的科學家應該明白為什么要做科學傳播,這其中又涉及到哪些因素,比如科學與社會的關系,信任的問題等等。其次,科學傳播不同于同行之間的傳播,這是對注意力的競爭,是需要用到情感的力量,要學會講故事,同時還涉及到一些倫理問題。第三,好的科學傳播也需要進行策劃,也需要對受眾和目標對象有所了解。那么該如何講好科學故事就是題中之意,后,科學傳播還需要借助于媒體和記者,那么如何和媒體打交道,各種媒體又具有什么特點,等等,都是科學傳播工作者需要了解的。 本書從科學傳播的理論到具體實踐都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對于從事科學傳播的科學家來說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科學往往以公眾、甚至其他專業的科學家難以理解的方式面世,這對科學事業獲得持續支持十分有害?茖W家是進行科學傳播的佳人選,但并非所有科學家都有能力做科普。傳播是一門藝術,需要掌握技巧與方法,需要鍛煉機會和經驗積累!犊茖W家傳播能力指南》就是科學家提高科普能力,提升個人影響力的佳教材!鄭永春2016年卡爾薩根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科學傳播中心主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新媒體專業委員會主任世界上的所有事情只有做事的人才能真正說清楚,科學是科學家做的事情,也只有科學家才能說清楚什么是科學。但是,這本書告訴科學家,怎么說才能說得更清楚。李大光中國科學院大學,科學傳播教授豐富的案例,有力的論證,精妙的闡釋,切實的建議……讀來讓人豁然尋思、眼界大開。這部指南,不僅可以看作是科學家參與科學傳播的優秀向導,而且亦可視為科技記者和科普作家了解科學傳播的重要參考。 尹傳紅《科技文摘報》總編輯,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
喬萬尼.卡拉達(Giovanni Carrada), 大學教授,科學傳播學專家,任職于意大利科技部,曾擔任過歐盟委員會科技傳播撰稿人,業界頗有影響的專家,發表過多部科技傳播學專著。他的著作《科學家傳播能力指南》是指導科學家進行科普轉播的專著,為科學家進行科學傳播提供了基礎知識儲備。該著作收到業界人士的好評。對于要從事科學傳播的非科學家人士也很有幫助。
推薦閱讀序言 i
導
論1
一個需要學習的新技巧 1
為什么要參與科學傳播? 4
成為一個科學家的好處 8
本書的內容 10
章
離開象牙塔 13
科學和社會:就像是婚姻 13
公眾理解科學的起起落落 15
人們關注科學和科學家嗎? 18
與社會對話 20
科學的知識和觀點是如何塑造的? 22
對風險的認識 25
成為游戲的一員 27
傳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沒有盡頭的任務 29
第二章
公眾傳播的基本要素 30
從同行傳播到公眾傳播 30
對注意力的競爭 31
情感的力量 34
講故事的力量 36
為什么科學是困難的? 37
科學傳播中的倫理 41
第三章
傳播的策劃 44
良好的開端 44
澄清你的目標 46
了解你的受眾 48
評估局限性和機遇 50
選擇信息 55
傳播是一項艱苦的戰斗 56
人際傳播的十條法則 57
第四章
講述科學故事 59
講述一個故事,而不是讀一個故事 59
什么是一個故事? 60
如何構建一個故事 62
控制 63
爭論,而不是說服 64
解釋,讓困難的變容易就是讓難懂的變容易 69
文本:簡短、清晰、有效 75
圖像的使用 79
第五章
利用記者 80
記者和科學家:兩種不同的文化 80
什么是好新聞 83
并不是所有的記者都一樣 85
如何獲得媒體 87
如何回應媒體的要求 89
攜手工作 92
第六章
了解媒體 95
選擇正確的媒體 95
電
視 97
廣
播 99
一般媒體101
專業媒體102
圖
書103
科學博物館和展覽105
互聯網107
干吧!109
推薦閱讀素材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