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邏輯的考點為主線,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對邏輯考試的相關內容作了詳細的講解。每個考點都是“透析”與“典型例題”相結合,并配有詳解的鞏固練習,方便考生趁熱打鐵,檢查學習效果。本書特別針對近幾年試卷中出現的“分析推理”試題與解題方法作了詳細講解。
本書適合準備參加管理類聯考(MBA、MPA、MPAcc、MTA、MEM、MAud)與經濟類聯考的考生備考使用。
緊扣考試大綱,循序漸進;考點解析透徹,深度細分;突出重點難點,思路清晰
接觸邏輯是2002年備考MBA的事了。2003年以來,筆者一直在第一線從事聯考輔導教學工作,對考生備考的心路歷程感受頗深。其間發現,許多考生對邏輯備考不得法,加上備考的復習資料大多出自相關邏輯學專家之手,內容大多比較抽象與晦澀,較難理解。一直以來,筆者都有把自己多年的教學心得與考生的心聲整理付梓的心愿,今天終于遂愿,希望能對廣大考生的復習備考助一臂之力。
本書最大特色就是對管理類碩士聯考邏輯部分以考點為導向和以方法為導向兩種思路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講解。以考點為導向指的是站在命題人的立場上說明題目想要考查考生的考點設置;以方法為導向指的是站在考生的立場上尋找解題策略。事實上,命題和答題是一組逆過程,命題就好像藏寶,答題就好像尋寶,我們要想知道寶貝藏在什么地方,就要了解藏寶人的習慣,推測藏寶人喜好和經;顒臃秶。答題就是一個尋寶的過程,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揣摩命題人出題思路的過程。
本書首先對邏輯中的概念及基本規律做了介紹。
其次對邏輯考試中必考的知識點進行了比較深入和系統的講解,這個知識點就是關于聯結符號“→”及其推理規則。之所以要引進這個符號,其實是為了避開專業的邏輯術語,簡化思維過程。漢語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既來之,則安之”等這樣的話都表示了兩件事之間的一種充分或必要條件關系,“入虎穴”和“得虎子”“己所欲”和“施于人”“功夫深”和“磨成針”“來之”和“安之”。兩件事A和B用“A→B”寫出來就表達了一種必然的條件關系,這個關系不是因果關系,不是時間先后,也不是主次和強調,而是兩件事情成立的充分和必要的關系。這部分是邏輯考試必考考點和重點難點,同時也是考生分數的增長點。
接下來介紹了“所有/有些”和“必然/可能”。這兩組詞實際上介紹的是量詞和模態詞,在考試中比重不如“→”這么大。在本書中該部分也盡量避免使用專業術語,因為這些專業術語不能幫助我們簡化思維。
在“分析推理”部分按照出題方式的種類進行了分類,介紹了幾種行之有效的解題方法,比如“代入法”“排除法”“假設法”“列表法”“連線法”等!胺治鐾评怼痹诮鼛啄昝}中出現的比較多,題量相對固定,差不多占了整個試卷的三分之一。在以往的邏輯輔導書中,很少有這部分的專門介紹。而這部分試題類似推理游戲的題目,技巧性很強,類型多,耗時長,考生在這部分既失分又失時。
最后對或然性推理的“歸納推理”“類比推理”“統計推理”及“因果關系”進行了講解,這部分試題大多是以“加強”“削弱”“假設”“解釋”的題型出現,差不多也占試卷題量的三分之一。本書沒有按照“加強”“削弱”“假設”“解釋”的題型來講解,而是對各種推理形式的本質進行了說明,了解了各種推理的本質,無論是什么題型,做起來就相對簡單了。
本書是備考邏輯考試的基礎部分。考生在學習完該書后,再學習其姊妹篇《常考題型解題技巧及歷年真題集訓》,復習效果會更好。
編者
2017年3月
周洪橋,同濟大學優秀MBA學員。MBA等管理類碩士聯考輔導專家,具有多年MBA聯考輔導一線教學經驗,精通數學、邏輯、寫作各科真題考點規律,擅長培養學員用*簡單的思路巧妙地解決難題,以獨到的解題技巧與分析流程幫助考生快速提高成績。近年來在北京、上海、武漢、大連、廣州、深圳等多個城市授課,引領成千上萬學子跨越聯考,邁入商學院殿堂。
第一講概念與邏輯學的基本原理1
考點一概念的邏輯屬性1
考點二概念之間的關系與劃分4
考點三邏輯學的基本規律9
第二講A→B29
考點一“A→B”是什么29
考點二“A→B”的邏輯真值表34
考點三“A→B”的負命題38
考點四“A→B”的推理規則40
第三講并且與或者59
考點一并且與或者的邏輯含義與真假判斷59
考點二“或”的推理及“或”與“則”的相互轉換61
第四講A→B與并且、或者的綜合77
考點一真假話題77
考點二“→”與德摩根定律的綜合79
考點三二難推理83
考點四綜合推理87
第五講所有與有些、必然與可能105
考點一直言判斷及其推理105
考點二三段論及其推理116
考點三模態判斷及其推理126
第六講分析推理147
分析推理方法概述147考點一真假型154
考點二排序型159
考點三匹配型162
考點四數學計算型166
第七講論證187
考點一論證結構分析187
考點二論證的規則195
考點三論證的評估200
第八講歸納、類比推理與論證221
考點一歸納推理(論證)221
考點二類比推理(論證)226
第九講統計推理與論證245
考點一統計推理(論證)245
考點二統計推理(論證)謬誤247
第十講因果推理與論證269
考點一因果關系的特點269
考點二因果(推理)論證的形式272
考點三探求因果聯系的邏輯方法281
后記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