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嚴格按照教育部關于“加強國民素質教育”的教學改革要求, 針對大學生人際溝通與社交禮儀存在的盲點, 結合行為規范、具體介紹: 語言溝通、非語言溝通、跨文化溝通、社交禮儀、著裝禮儀、聚會禮儀、餐飲禮儀、通聯禮儀、公共禮儀、涉外禮儀、克服溝通障礙的方法與技巧等人際溝通與社交禮儀必備知識, 并通過強化應用實訓、達到學以致用。
本教材力求幫助讀者解決其在社交場合中遇到的具體問題,而不是執著于理論知識的介紹,就問題答問題,針對學生崗位需要及社交場合的基本需要進行內容的介紹和講解。本教材對加強學生及社會上相關人員提高文明素養,提高競爭能力具有一定的幫助和啟示。
前言
在現代社會人們之間的交際廣度和頻率不斷加大,人際溝通能力成為人們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手段,掌握豐富的人際交往技巧對于順利融入社會、實現自我價值意義非凡。社交的禮儀形象能有效地展現一個人的學識、素養、風度和魅力,因而人際溝通與交流能力是每一個人的基本生存能力和社會能力。當代大學生面臨巨大的就業與生存壓力,如何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社會認可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大學生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對人才培養規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 “堅持能力為重、優化知識結構,豐富社會實踐、強化能力培養。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教育學生學會知識技能,學會動手動腦、學會生存生活,學會做人做事,促進學生主動適應社會,開創美好未來。”
目前很多用人單位對大學畢業生的適應能力、溝通能力、禮儀素養的要求日益提高。這就要求大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同時,不僅需要掌握人際交往與溝通的技巧和方法,更好地發揮專長、提高個人在職場的競爭力,還要培養自己的禮儀修養、提升人文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學會生存生活、學會做人做事”,這是學生最終“主動適應社會,開創美好未來”的基礎。
本書作為大學生素質教育的特色教材,堅持科學發展觀、嚴格按照國家教育部關于“加強國民素質教育”的教學改革要求,全面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代表大會“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號召,根據社會及企業的要求與需求模式,注重加強大學生人際溝通與社交禮儀素質教育。本教材的出版對普及國民素質教育、創建和諧社會,對幫助大學生加強人際交流素質培養、提高內在競爭能力具有特殊意義。
本書共九章。以提高學習者人際溝通與社交禮儀素質能力為原則,針對大學生人際溝通與社交禮儀存在的盲點,結合做人做事與就業行為規范、具體介紹語言溝通、非語言溝通、跨文化溝通、社交禮儀、著裝禮儀、聚會禮儀、餐飲禮儀、通聯禮儀、公共禮儀、涉外禮儀、克服溝通障礙的方法與技巧等人際溝通與社交禮儀必備知識,并通過強化應用實訓達到學以致用。本書融入了人際溝通與社交禮儀最新的實踐教學理念,力求嚴謹,注重與時俱進,具有知識新、內容豐富、案例鮮活、貼近實際、注重素質培養和能力提升等特點,既可以作為普通高等院校、高職高專及各類院校大學生素質教育和畢業教育的首選教材,也可以作為大學生人際溝通與社交禮儀行為規范的指導手冊,并為廣大社區居民和社會待業從業者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本書由李大軍策劃并具體組織,趙英和汪永芝主編,趙英統改稿,雷燕、李慧茹為副主編,由人際溝通社交禮儀教育專家、丁虹教授主審。作者編寫分工: 牟惟仲序言;汪永芝第一章;雷燕第二章、第三章;趙英第四章、第八章;郭鵬第五章;李慧茹第六章;李文英第七章;胡彥平第九章;馮麗霞附錄;華燕萍、李曉新負責文字修改、版式調整、制作教學課件。
在教材編著過程中,我們參閱了大量人際溝通與社交禮儀的最新書刊和網站資料,并得到有關專家教授及企業家的具體指導,在此一并致謝。為配合本書發行使用,特提供配套電子課件,讀者可以從清華大學出版社網站(www.tup.com.cn)免費下載。因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妥之處,懇請專家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7年7月
趙英:法學碩士,講師,長期從事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人際交往等方面有較高的研究和理論水平。先后公開發表論文14篇,核心期刊4篇,主持并參與10個課題的科教研工作,撰寫著作共18萬字。
汪永芝:碩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指導、人際溝通與社交禮儀,煤礦安全文化等研究。擔任《大學生職業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等課程主講教師,教學經驗豐富。指導過大學生創業實踐活動,參與過有關大學生創業研究方面的科研任務,公開發表過多篇學術論文。
雷燕:河北大學碩研畢業、北京東城區職業大學教師、教研室主任,講授: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人際溝通與社交禮儀、職業道德與就業指導,公開發表過多篇學術論文。
李慧茹:北京石景山社區學院,講師。中國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畢業、碩士,講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職業道德與就業指導、人際溝通與社交禮儀、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學、公共政策等課程;出版《北京市語言文字培訓測試研究文集》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人際溝通》清華大學出版社等教材,發表《淺談成人政治理論課創新》、《淺談成人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創新》等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