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在我國已經深入人心,針對大學生積極開展創業創新教育,將大學畢業生培養成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的生力軍,是擺在高等教育面前的重要任務。
研究表明,創新的先鋒團隊——眾多的諾貝爾獲得者的成功途徑,一是科學發現,二是科學儀器,三是科學方法。其中科學方法的核心是創新方法。建設創新型國家,核心是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自主創新,方法必須先行。
1946年,前蘇聯科學家根里奇·阿奇舒勒(1926—1998)開始了“發明問題解決理論”(TRIZ)的研究工作。在以后的數十年中,這位發明家投入畢生精力,致力于創新研究。在他的帶領下,前蘇聯的幾十個學校、研究部門和企業組成專門機構。他們先后分析了世界的幾十萬份發明專利,總結出技術進化所遵循的普遍規律,以及解決各種技術矛盾和物理矛盾時采用的創新法則,創建了一種由解決技術問題、實現技術創新的各種方法組成的理論體系——TRIZ。
為了落實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綱要,從源頭推進我國的自主創新,2008年,國家科學技術部、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教育部、科學技術協會四部委聯合頒布了《關于加強創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見》,文件中明確指出要“推進TRIZ等國際先進技術創新方法與中國本土需求融合……特別是推動TRIZ中成熟方法的培訓……”。
實踐表明,運用創新思維和TRIZ創新方法,能夠幫助我們突破思維定勢,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進行理性的邏輯思維,揭示問題的本質,確定問題的進一步探索方向;能根據技術進化規律,預測未來發展趨勢,*終抓住機會來徹底解決創新問題;能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業能力。
本教材的內容包括什么是創新、創新驅動發展、互聯網思維、大數據思維、思維定勢與傳統方法、創新思維與技法、TRIZ創新方法基礎、技術系統進化與發明原理、解決矛盾實現創新、科學效應及其運用、創新驅動創業、創業模式與創業計劃等內容,是通俗易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創新創業教育教材。
本書是2016年度杭州高校市級精品課程項目“創新思維與創新方法”建設成果之一。本書得到了以下創新方法工作專項項目的支持:2016IM020100(國家科技部項目),浙江省創新方法應用推廣與示范;2016F30003(浙江省科技廳項目),2016浙江省創新方法推廣應用與服務。
謝紅霞、徐新愛、王文、張健、吳林華等人參加了本書的編寫工作。本書的編寫工作得到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浙江省科技人才教育中心、南昌師范學院、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等單位的支持。
周蘇
2017年新年于杭州西湖
第1章什么是創新1
【腦洞大開】2016年世界互聯網發展烏鎮報告1
1.1發明與創新6
1.1.1發現和發明7
1.1.2創造與創新7
1.1.3典型問題和非典型問題9
1.2科技創新體系9
1.2.1知識創新、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10
1.2.2創新文化與環境11
1.2.3創新發展11
1.3知識創新的內涵12
1.3.1知識創新的特征12
1.3.2形式與能力12
1.3.3知識創新是提升競爭力的源泉13
1.4技術創新的定義14
1.5管理創新及其4個階段14
1.5.1管理創新的內容15
1.5.2管理創新的4個階段15
1.5.3基本條件16
【實驗與思考】熟悉創新與科技創新的基本概念17第2章創新驅動發展19
【腦洞大開】2016年十大科技突破大盤點19
2.1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23
2.1.1黨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戰略23
2.1.2黨的十五大提出的“三步走”戰略24
2.2創新驅動發展“三步走”戰略25
2.2.1創新驅動發展的國際經驗252.2.2創新驅動發展架構頂層設計25
2.2.3“三步走”戰略與現代化建設相呼應27
2.2.4具體落實八大任務28
【實驗與思考】熟悉“三步走”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8第3章互聯網思維31
【腦洞大開】“+互聯網”vs.“互聯網+”31
3.1互聯網思維的由來37
3.1.1工業化思維37
3.1.2商業民主化的思維38
3.1.3用戶至上的思維38
3.2什么是互聯網+38
3.2.1怎么理解“+”39
3.2.2為什么“+”40
3.2.3全球創新指數40
3.2.4全球連接指數41
3.3互聯網+時代的特征42
3.3.1跨界融合42
3.3.2創新驅動43
3.3.3重塑結構43
3.3.4尊重人性44
3.3.5開放生態44
3.3.6連接一切45
3.4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45
3.4.1關于互聯網的再認識45
3.4.2新常態、新思維和新經濟47
3.4.3平臺化、聯盟化與新機會49
【實驗與思考】熟悉“+互聯網”與“互聯網+”50第4章大數據思維54
【腦洞大開】準確預測地震54
4.1什么是大數據56
4.1.1天文學——信息爆炸的起源56
4.1.2大數據的定義57
4.1.3用3V描述大數據特征58
4.1.4大數據的結構類型60
4.2思維變革之一: 樣本=總體61
4.2.1小數據時代的隨機采樣62
4.2.2大數據與喬布斯的癌癥治療64
4.2.3全數據模式: 樣本=總體65
4.3思維變革之二: 接受數據的混雜性65
4.3.1允許不精確66
4.3.2大數據的簡單算法與小數據的復雜算法67
4.3.3紛繁的數據越多越好68
4.3.45%的數字數據與95%的非結構化數據69
4.4思維變革之三: 數據的相關關系69
4.4.1關聯物,預測的關鍵70
4.4.2“是什么”,而不是“為什么”71
4.4.3通過相關關系了解世界71
【實驗與思考】深入理解大數據時代72第5章思維定勢與傳統方法75
【腦洞大開】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首次發射75
5.1思維定勢79
5.1.1從眾型思維定勢79
5.1.2書本型思維定勢80
5.1.3經驗型思維定勢80
5.1.4*型思維定勢80
5.2試錯法81
5.3頭腦風暴法82
5.3.1頭腦風暴法的組織82
5.3.2頭腦風暴法的基本規則83
5.3.3頭腦風暴小組成員84
5.3.4頭腦風暴法的實施85
5.4形態分析法88
5.5和田十二法90
【實驗與思考】頭腦風暴法實踐91第6章創新思維與技法96
【腦洞大開】斯坦福*火的一門課96
6.1創造性思維方式101
6.1.1發散思維與收斂思維101
6.1.2橫向思維與縱向思維103
6.1.3正向思維與逆向思維105
6.1.4求同思維與求異思維105
6.2創造性思維技法107
6.2.1整體思考法107
6.2.2多屏幕法108
6.2.3金魚法111
6.3因果分析法113
6.3.1“五個為什么”113
6.3.2魚骨圖分析115
6.4資源分析法116
6.4.1資源的分類116
6.4.2資源分析方法117
【實驗與思考】創造性思維技法的實踐119第7章TRIZ創新方法基礎123
【腦洞大開】“火箭號”蒸汽機車123
7.1TRIZ起源與發展126
7.1.1理論體系126
7.1.2發展歷程127
7.2發明的5個級別128
7.2.1發明的創新水平128
7.2.2發明級別的劃分129
7.2.3發明級別的意義131
7.3TRIZ的重要概念132
7.3.1技術系統132
7.3.2功能133
7.3.3矛盾與沖突133
7.3.4理想度、理想系統與*終理想解134
7.4TRIZ核心思想137
7.5理想化方法的應用137
【實驗與思考】熟悉TRIZ以及5個發明級別139第8章技術系統進化與發明原理142
【腦洞大開】從山寨到創新,中國用了15年時間142
8.1技術系統進化規律的由來145
8.2S曲線及其作用145
8.2.1S曲線145
8.2.2技術預測148
8.3技術系統進化法則149
8.3.13條生存法則149
8.3.25條發展法則152
8.3.3進化法則的本質和作用156
8.4發明原理及其應用156
8.4.1原理1: 分割158
8.4.2原理7: 嵌套原理159
8.4.3原理10: 預先作用161
8.4.4原理13: 反向作用163
【實驗與思考】熟悉與應用嵌套(套娃)發明原理164第9章解決矛盾實現創新167
【腦洞大開】看一看小微企業的浙江速度167
9.1矛盾是TRIZ的基石170
9.2技術矛盾與矛盾矩陣170
9.2.1定義技術矛盾171
9.2.2通用工程參數171
9.2.3矛盾矩陣172
9.3利用矛盾矩陣解決技術矛盾173
9.3.1分析技術系統173
9.3.2定義技術矛盾175
9.3.3解決技術矛盾175
9.4物理矛盾與分離方法177
9.4.1定義物理矛盾178
9.4.2物理矛盾的定義步驟179
9.4.34種分離方法179
9.5技術矛盾與物理矛盾的關系183
9.5.1將技術矛盾轉化為物理矛盾184
9.5.2分離方法與發明原理的對應關系184
【實驗與思考】應用矛盾方法獲取問題解決方案186第10章科學效應及其運用191
【腦洞大開】浙江發布小微企業成長報告191
10.1效應與社會效應193
10.1.1蝴蝶效應194
10.1.2青蛙效應194
10.1.3木桶效應195
10.1.4蘑菇管理195
10.1.580/20效率法則196
10.2科學效應及其作用196
10.3TRIZ理論中的科學效應197
10.4應用科學效應解決創新問題205
【實驗與思考】科學效應應用實踐206第11章創新驅動創業209
【腦洞大開】偉大的人生故事只與選擇有關,與天賦、貧富無關209
11.1創業的基礎是創新212
11.1.1創新能力發展的三要素213
11.1.2規避紅海,探索藍海214
11.1.3結合產業生態環境的創新215
11.1.4創新要重視客戶體驗216
11.1.5企業商戰,競爭的是創新力216
11.1.6創新面前機會平等217
11.2創業與創業者218
11.2.1創業的基本要素218
11.2.2什么是創業者219
11.2.3創業者的基本素質要求220
11.2.4創業者應具備的能力221
11.3什么是創業教育223
11.3.1創業教育的類型223
11.3.2創業教育的內容224
11.4大學生創業教育224
11.4.1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特征224
11.4.2大學生創業思想教育225
11.4.3大學生創業能力教育226
11.4.4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意義227
11.5國外高校的創業教育227
【實驗與思考】用*終理想解啟迪創造性思維230第12章創業模式與創業計劃235
【腦洞大開】美國*大無人機公司是怎么敗給中國大疆的235
12.1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241
12.1.1互聯網思維及其影響241
12.1.2互聯網+商業模式242
12.2知識產權、技術評估和產業化243
12.2.1知識產權的概念243
12.2.2知識產權的分類245
12.2.3知識產權商業化247
12.2.4知識產權控制產業鏈的表現248
12.2.5知識產權評價應考慮的因素248
12.2.6商業秘密250
12.3編制創業計劃書250
12.3.1創業計劃的特征251
12.3.2創業計劃的內容251
12.3.3創業計劃書的類型252
12.3.4創業計劃書的寫作要求253
12.3.5創業計劃書的編寫原則256
12.3.6創業計劃的評估256
【實驗與思考】自選研究方向編制個人學術規劃257
【課程實驗總結】257
附錄A部分實驗參考答案和解決方法262
附錄B40個發明原理268
附錄C39×39矛盾矩陣277
參考文獻286
第5章思維定勢與傳統方法
【腦洞大開】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首次發射
2016年11月3日,一個值得中國航天界永久紀念的日子。這一天,在文昌發射場,距發射塔架3公里處,我親歷了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的全過程(見圖51)。曾經看過多少次發射,連我自己都記不清了,唯有這一次,*是撼人心魄——這是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首次發射。據統計,各國運載火箭首飛成功的概率是50%。這次發射會屬于概率的哪一半呢?
圖51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
01指揮員胡旭東的位置在大廳的中心。他下達口令,十幾個系統指揮員跟著重復口令,自信而又渾厚的聲音在大廳里回蕩。1980年出生的胡旭東顯得比實際年齡老成許多。10天前,我和他匆匆見過一面,當時他只說了一句話:“這次首發一定要成功,它的意義非同一般……如果不成功,對中國航天的打擊就太大了。”他的話讓我馬上生出一個祈禱:長征五號啊,你可千萬別掉鏈子,讓另一半的概率見鬼去吧!
瞭望3公里外的塔架,像一座華麗的宮殿,“胖五”則像等待出嫁的美麗公主,充滿魔幻般的魅力。我在心里道了一聲:親愛的,一路平安。轉回指揮大廳時,*個“驚心動魄”便撲面而來,時鐘剛好走到10:30。胡旭東的口令洪亮有力又略顯低沉:“各號保持狀態,暫不進入-7小時程序。”大廳里,一波小震蕩。“保持狀態,暫不進入……”,誰都明白這意味著什么。發射塔架1、3助推火箭上疑似液氧泄漏。聽見“泄漏”兩字,就是一個純粹的外行,心頭也會猛然一顫。加注過程*讓人擔心的就是燃料泄漏。我聽過太多這方面的事故。液氫、液氧是極低溫的易燃易爆的燃料,它們充填到火箭肚子里,極易汽化,加上發射場地域三高(高鹽霧、高溫、高濕),就更難伺候,一旦泄漏出來,想想就知道有多可怕。
指揮部里有一半的人走出大廳,去小會議室參加緊急會議。他們要根據航天人特有的“雙五條”歸零標準,逐一開展故障排查。兩位副總師趕往101陣地現場勘察、摸排故障情況時,小會議室里早已爭論得面紅耳赤了。這個會開得像甲乙兩方談判,當大家還在為“故障”歸不歸零爭論不休時,發射站站長唐功建卻點出了眼下*緊迫的問題:程序是停還是繼續?當專家們一致同意歸零時,一個小時已經過去了。發射窗口變更,01指揮員胡旭東下達口令:“重置點火時間為——19:01:00。”
程序可以往下走了,大廳的氣氛又輕快起來。我再次暗暗祈求別再有什么意外了。15:48:20,液氫大流量加注完畢。指揮部成員好像松了一口氣,輕松站起,轉移戰場,到10層指揮大廳就座。17:00時,我去了加注現場。巨大的排氣聲和呼嘯的風聲讓我突然感受到一絲冷意。這是我早已熟悉的那種“冷”。一個月前,我到過這里,是加注系統的“管家”李建軍帶我來的,他把低溫燃料系統給我介紹了一遍。與他的聲音一起留在我腦海的還有一個面容清瘦的江南女子,她叫陳虹,浙江大學熱物理系低溫工程專業的高才生。這個看上去十分秀氣的杭州女子身上有種超乎常人的定力。為研發低溫燃料系統與貯罐,她帶領的團隊付出了10年多的時間。“十年磨一劍”,我能從陳虹臉上的雀斑中讀到艱辛和不易。
回到508時,見走道上站滿了人。我心里一激靈:又發生了什么?小會議室的門緊緊關閉。我的雙腿突然變沉,繞到指揮大廳才聽說:一級循環預冷失敗。光是“失敗”兩字,你就能預知事態的嚴重性。“暫停液氧排放,暫停煤油充填。各系統保持狀態,暫不進入-1小時程序。”專家們緊急商討對策:“這次溫度降不下來,我們就終止。”“你們先做,*后一分鐘都來得及。”“只有半個小時了。這半個小時做完,還不成,只好放棄。”所謂窗口,就是運載火箭發射比較合適的一個時間寬度。整個窗口只有2小時40分,前面耽擱了1小時,只剩下1小時40分了。現在進入了-1小時,又停下來,窗口還攆得上嗎?若失去窗口,小心翼翼喂進火箭肚子里的東西,得讓它吐出來,整個程序得逆著走。凡是逆向的,難度都很大,就像逆流而上的船。
17:36,氫循環泵增壓預冷和排放預冷效果仍不佳……01指揮員下達了“各號保持狀態,暫不進入-1小時程序”的口令。“若到19:30,一級液氫發動機預冷仍不正常,考慮進入終止發射程序。這是指揮部的決策。”陳虹記錄本上這段話,事后我讀了3遍,讀第2遍時,眼睛發潮了:終止發射程序,意味著400多方的液氫、500多方的液氧需要泄回,發射場將接受異常嚴峻的考驗,中國航天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技術挑戰。
19:33,傳來好消息:一級氫泵軸溫度終于下降。01指揮員下達令人歡欣鼓舞的口令:“設定點火時間為20:40:00。”當聽到這一消息時,指揮大廳凝固的空氣忽然像注入一股清流,似乎能聽到冰河化開時悅耳的“叮咚”聲。稍顯混亂的秩序恢復了正常。我大大地呼出一口氣,感覺緊張的心瞬間像花兒一樣綻放。
而陳虹他們減壓了嗎?再看看陳虹當時的記錄:“又是一個新要求。這可是液氫回流系統從20世紀80年代長征3號開始,幾十年來*次采用該加注方式!!!”請從陳虹3個大大的“!!!”里體會其壓力和分量吧。我不知道陳虹瘦弱的肩膀是怎么承受住這巨大壓力的。作為一個比她更年長的女軍人,我想向她表達深深的敬意,除了軍禮,還想給她一個大大的擁抱。她的領導告訴我:“陳虹是個以工作為快樂的女人,辦公室就是她的家。”按世俗的理解,她會不會像許多事業心強的女人一樣,家庭很殘缺?后來,我才知道我的擔心完全多余,她有一個很愛她的丈夫,還有一個她很愛的兒子。不過,兒子嫌她廚藝不佳,寧愿去吃食堂,也不愿吃她做的飯,兒子愛吃的幾個菜都是她丈夫的手藝。但她說,她會收拾家務,會拆洗被子。作為一個女人,她是幸福的。
19:55,一級氫射前補加開始。加注流量提高到了設定流量的2.5倍,可液位沒有上升。流量又增加,已經超過安全流速,可液位還是沒有上升,開排氣閥門泄壓……這些“刀尖上的舞者”,不知道他們自身的壓力如何排遣?我知道陳虹喜歡走步來減壓。這會兒,她一動不動地坐在指揮的崗位上,她現在不能用走步去緩解自己的壓力,只能把壓力頂在頭上,怎么辦?我能猜到,她的大腦里此刻有一雙無形的腳,在飛奔,腳尖正指向那個我們全都期待的勝利時刻。直到發射前5分30秒,液位穩定在終值液位。這時,聽見口令:“氫加注好!”氫控制間的玻璃房里瞬時爆發一陣掌聲:“真是太不容易了!”我們這些局外人,真能理解這7個字的內涵么?
離點火已經很近。我不知如何選擇,是去空曠的2樓一睹“胖五”點火的雄姿,還是守在指揮大廳。正猶豫時,聽見01指揮員胡旭東洪亮但略顯低沉的聲音又響了起來:“暫緩進入-3分鐘準備程序,設定點火時間為20:41:17。”此刻——20:38。這個“暫緩”,又一次讓人緊張得屏住呼吸。芯一級氧加連接器沒脫落。又來一個故障,需要應急處置。我緊張得不敢再聽也不敢再看,感覺胸口堵得慌。胡旭東卻極其冷靜:“暫緩進入-2分鐘準備程序,設定點火時間為20:41:56。”窗口又再次設定。
這時,我突然想起采訪胡旭東時的一個細節:前不久,胡旭東和他可愛的小女兒視頻通話。那是他*感幸福的時刻,但這種時刻少得可憐。在視頻里,他聽見寶貝兒稚嫩又甜美的聲音:“爸爸,你看,我買了塊新手表。”那一聲“爸爸”別提多暖心了。可定睛再細瞧,女兒手背上的“手表”,原來是掛吊針留下的膠布,他心里咯噔一下。原來女兒因病住院了,他卻壓根不知道……現在,他腦子里還裝著這件事嗎?不,完全沒可能。此刻,他不能有絲毫分心,他的心全拴在每個程序的口令上。
當程序進入-90秒時,被大家稱為“金手指”的120指揮員韋康,下達了“轉電”的口令。他的話音剛落,又有人報告:控制主控計算機報錯!還沒來得及反應,韋康又再次喊報告,此時離發射點火還有不到1分鐘:“01,終止發射!”韋康這一口令,事后有人調侃:這是“中國航天史上*牛的口令,沒有之一”。此刻,我忍不住為胡旭東心慌,因為,他的指令變得口語化:“怎么搞的?”韋康回答說:“01,稍等。”這個“稍等”大概是世上*難等的時刻吧?事后我聽說,這次發射如果不是手動操作,一切都自動化,也許便不會成功。看來,*后真正可以依賴的還是人,不是機器。
十幾秒后,120指揮員喊:“01,好了。”真的好了?不。這次首發,神奇就神奇在進入倒計時10秒鐘,01指揮員在讀“10、9、8、7、6……”時仍有3次中斷。這也是中國航天史上從沒發生過的。一次是制導專業報告:“還沒有數。”一次是姿控專業報告:“姿態角偏差還沒有。”韋康又再次叫喊:“01,稍等。”又一個稍等。這些簡略的話,猛一聽,像病句,可對他們,卻是精確的表達。我想告訴所有那些想觀看火箭發射的人,假如你心臟不好,真要小心,請莫進入。
-6秒姿控專業報告說:“有了!”韋康也跟著報告:“01,好了。”此刻,01指揮員胡旭東又再次果斷地下達口令:“C31重置當前時間為-10秒。”聽見沒,程序又回到-10秒。他們就這樣在分秒里來回倒了好幾次。這可是牽動人心的發射點火時刻。這次,胡旭東的口令下達與此前的每一道口令一樣沉穩自信,盡管有一絲沙啞,但沙啞得很有磁性,不是嗎?“5、4、3、2、1、點火!”在外面觀看發射的人們,也跟著胡旭東大聲地讀秒,整個發射場的天地間響徹整齊劃一、氣勢浩蕩的聲浪:“3、2、1——點火!”
20:43:13.13998秒,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點火,巨大的霧流從火箭的底座上噴涌出來,然后是耀眼的火光,箭體徐徐地離開底座,莊嚴地升空,一條火龍撕開云隙,怒吼著絕塵而去……大約30分鐘后,指揮大廳傳來了一個聲音:“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獲得圓滿成功!”
現在,終于可以為中國航天人狠狠地鼓掌點贊了。
閱讀上文,請思考、分析并簡單記錄:
(1)2016年11月3日是中國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的日子,這次發射順利嗎?有沒有遇到什么麻煩?各國運載火箭的首發成功概率是多少?
答:
(2)請通過網絡搜索,了解更多中國的航天事業成就,請簡單記錄其中給你留下*深印象的重要事件。
答:
(3)什么是中國航天事業的“載人航天精神”?這樣的精神對你有什么啟發?
答:
(4)請簡單記述你所知道的上一周發生的國際、國內或者身邊的大事。
答:
5.1思維定勢
在長期的思維活動中,每個人都形成了自己慣用的思維模式,當面臨某個事物或現實問題時,便會不假思索地把它們納入已經習慣的思想框架進行思考和處理,即思維定勢。
思維定勢(thinkingset),也稱“慣性思維”,是指由先前的活動而造成的一種對活動的特殊的心理準備狀態;或活動的傾向性。在環境不變的條件下,定勢使人能夠應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決問題;而在情境發生變化時,它則會妨礙人采用新的方法。
思維定勢有益于日常對普通問題的思考和處理,但不利于創造性思維,它阻礙新思想、新觀點、新技術和新形象的產生。因此,在創造性思維過程中需要突破思維定勢。
思維定勢多種多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維定勢。常見的思維定勢有從眾型、書本型、經驗型和*型。
5.1.1從眾型思維定勢
從眾型思維定勢指沒有或不敢堅持自己的主見,總是順從多數人意志的一種廣泛存在的心理現象。例如,當我們走到十字路口,看到紅燈已經亮了,本應該停下來,但看到大家都在往前沖,自己也會隨著人群往前沖。
我們來看一則幽默: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參加會議,一進會議室發現已經座無虛席,沒有地方落座,于是他靈機一動,喊了一聲:“地獄里發現石油了!”這一喊不要緊,天堂里的石油大亨們紛紛向地獄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后來的了。這時,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過去,莫非地獄里真的發現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獄跑去。
上面這則幽默說的是“羊群效應”。“羊群效應”是管理學上一些企業的市場行為的一種常見現象。例如一個羊群(集體)是一個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沖右撞。如果一頭羊發現了一片肥沃的綠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鮮的青草,后來的羊群就會一哄而上,爭搶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顧旁邊虎視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不遠處還有更好的青草(圖52)。
圖52羊群效應
羊群效應比較多地出現在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中,而且這個行業有一個領先者(領頭羊)吸引了主要的注意力,整個羊群就會不斷模仿這個領頭羊的一舉一動,領頭羊到哪里去吃草,其他的羊也去哪里覓食。
羊群效應是降低研發和市場調研成本的一種策略,現在被廣泛地應用在各個行業上,也叫做“復制原則”。當一個公司通過調研和開發向市場投入一種產品,會被對手輕易地復制,這樣對手就免去了前期的研發成本,復制是加劇競爭的一個來源之一。
可見,類似于羊群效應的從眾型思維定勢更多帶來的是盲目上馬的項目和沒有經過充分的市場調研而導致的模糊前景,甚至會分散一個公司的精力。破除從眾型思維定勢,需要在思維過程中不盲目跟隨,具備心理抗壓能力;在科學研究和發明過程中,要有獨立的思維意識。
5.1.2書本型思維定勢
書本知識對人類所起的積極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現有的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是人類兩千多年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經驗總結,其中的大部分都是通過書本傳承下來的。因此,書本知識是人類的寶貴財富。我們需要掌握書本知識的精神實質,不能當作教條死記硬背,否則將形成書本型思維定勢,把書本知識夸大化、絕對化是片面甚至有害的。
當社會不斷發展,而書本知識未得到及時和有效的更新時,導致書本知識相對于客觀事實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滯后性。如果一味地認為書本知識都是正確的或嚴格按照書本知識指導實踐,將嚴重束縛、禁錮創造性思維的發揮。
5.1.3經驗型思維定勢
經驗是人類在實踐中獲得的主觀體驗和感受,是通過感官對個別事物的表面現象、外部聯系的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基礎,在人類的認識與實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經驗并未充分反映出事物發展的本質和規律。
經驗型思維定勢是指人們處理問題時按照以往的經驗去做的一種思維習慣,照搬經驗,忽略了經驗的相對性和片面性,制約了創造性思維的發揮。經驗型思維有助于人們在處理常規事物時少走彎路,提高辦事效率。我們要把經驗與經驗型思維定勢區分開來,破除經驗型思維定勢,提高思維靈活變通的能力。
5.1.4*型思維定勢
在思維領域,不少人習慣引證*的觀點,甚至以*作為判定事物是非的*標準,一旦發現與*相違背的觀點,就唯*是瞻,這種思維習慣或程式就是*型思維定勢。
*型思維定勢是思維惰性的表現,是對*的迷信、盲目崇拜與夸大,屬于*的泛化。*型思維定勢的形成來源于多個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不當的教育方式造成的,在嬰兒、青少年教育時期,家長和老師把固化的知識、泛化的*觀念采用灌輸式教育方式傳授下來,缺少對教育對象的有效啟發,使教育對象形成了盲目接受知識、盲目崇拜*的習慣;另一方面在社會中廣泛存在個人崇拜現象,一些人采用各種手段建立或強化自己的*,不斷加強*型思維定勢。
在科學研究中,要區分*與*型思維定勢,破除*型思維定勢,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