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中央黨校文藝美學研究方面的論文結集,共收入文章25篇。論文涉及中國和西方美學中許多值得關注的具體問題,如商鼎的文化價值和美學意義、唐詩中“靜”的審美趨向、意境創造與禪的關系、中國戲曲文化的美學風韻、杜威美學的當代意義、利奧塔的先鋒藝術理論、現代性與成長小說等。
“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劉勰《文心雕龍�6�1時序》),文藝自古以來就是社會生活中極為重要的精神活動,因而文藝美學的研究,其意義就遠超具體的作品和文藝現象之外,而與人性建設、文化建設、政治建設密切相關。文藝美學研究一直是中央黨校學術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中央黨校有文學教研室和文藝學碩士點,有一批學者長期從事相關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哲思與詩情》一書就是中央黨校部分學者多年來美學研究、文學研究成果的初步展示。書中論文涉及文藝美學的許多領域,如中國禪美學、詩詞美學、戲曲美學、古希臘美學、現代歐美實用主義美學等等,研究深入,多有獨到見解。這是一部哲思與詩情交融的作品,透過一篇篇飽含心血的文章,讀者能夠看到走向文化自信的學人們的堅定足跡,對從事文學、美學研究的研究生或學者,不無參考價值。
馬奔騰,中央黨校文史部教授、文學室副主任,碩士生導師。2001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曾獨立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禪境與詩境”、中央黨校校級項目“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問題與對策”。出版有《禪境與詩境》《王國維未刊來往書信集》《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唐詩三百首》等;在《文學遺產》《北京大學學報》《文史哲》《史學月刊》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四十余篇,在《光明日報》《人民日報》等報紙發表文章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