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關于現代文化人的喜愛喜悅、喜劇悲劇、嬉游嬉戲、嬉笑怒罵、戲劇戲曲、戲園戲院等的隨筆散文集。本書所記述的現代戲劇界名流:吳祖光、新鳳霞夫婦、黃宗江、黃宗英兄妹、趙丹、趙青父女,以及曾被譽為“今屈原”的郭沫若,還有以演技、藝品、人品獨步一下傾城傾國的“蜧界四大名旦”,大都是筆者的老師或老友,甚至其中有近新及日常稱呼爺爺老爹伯父伯母叔叔阿姨者。本書樂于刻畫他們在戲臺上下、戲前戲后、戲內戲外的罕為人知的真情實意的一面,不作戲說,但偶有戲言,沒大沒小,童言無忌。本書還描述了我國特色的“戲園子”和戲院、影劇院等等。
一 影劇神童吳祖光
書香門第的計喜包
富連成科班的小戲迷
七七事變切斷了回北京的退路
第一部大型抗戰話劇《鳳凰城》
國立戲劇學校遷往江安
《正氣歌》公演的奇特遭遇
曹禺抱住他說:真棒!
周恩來七看《風雪夜歸人》
重慶的朋友們情同手足
國民黨審查機關勒令禁演
“二流堂”的賊流傳至今
周恩來跟他暢談兩個小時
《清明》雜志吸引了眾多名家
荒誕劇《捉鬼傳》膾炙人口
為避難遠走香港
出任電影導演
跟周璇、白楊合作
奔赴解放區,迎接新中國
獨一份兒——吳祖光先生談話札記之一
獨特人格
藝術追求
人緣親情
二 北京的老戲園子
廣和樓的歷史淵源
襁褓中的黃宗江鐘情廣和樓
少年宗江留戀廣和樓
世字科的黃宗江重憶富連成
昔日廣和樓
清末民初廣和樓的形制
廣和樓的布局和環境
富連成科班與廣和樓的全盛時期
前臺戲園和后臺戲班
從富連成科班到中華戲曲學校
廣和樓
〔附〕廣和樓的捧角家
買票看戲
“謝幕”小考
三 烏云與霞光
四 郭沫若早期的戲劇創作
五 名花傾國
六 我國戲劇現代化的歷程
“人·才·戲”三部曲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