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義教授,第三批全國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長期從事中醫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倡導中西合參,擅長辨證與辨病相結合治療中醫內科脾胃病、肝病、老年病、男科及婦科疾病等。
徐師一生,在中醫學術研究方面,以求實、求真、求新為追求,以經方、經藥為依托,以臨床實用為立足點,為中醫學術發展做出了獨特的貢獻。徐師深入實踐,倡導宏觀辨病和微觀辨證相結合,病癥詳參,不斷總結提煉,在諸多內科疑難雜癥、婦科和男科的診治研究方面,都積累了極其豐富的寶貴經驗;另外,合各家所長,繼承古法,勇于創新,在臟腑病機理論認識和闡述方面,徐師都有不少突破前人舊說的新創見,又廣收博采,探微索隱,自創了一些臨床上行之有效的專方,活用靈效。其突出成就集中體現在臨床、理論、經方、經藥四個方面,本書的總結提煉也以突出這四方面為宗旨。
在臨床方面,主要介紹徐師臨證思維的基本特點,以及對疑難雜癥的辨證立法巧思和具體方藥運用經驗。
在理論方面,徐師在50多年的臨床實踐中,深諳《黃帝內經》對中醫學陰陽五行學說、藏象學說、病因病機學說等闡述,《神農本草經》對藥物四氣、五味、歸經、升降浮沉、毒性、配伍應用等理論及中醫各家不同時期的學術思想,并結合臨床應用,對中醫臨床治法有自身獨特的認識。
在經方、經藥方面,主要精選其解讀精辟、結構精巧、內涵豐富、臨床運用廣泛的醫方為范例,歸納總結其經方、經藥的獨特風格。
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孟子》),徐師少小誦典,白首研經,半世治方,畢生臨床,徐師學驗之博富,理論之精深,望借此書傳承徐師學術精髓,推動中醫學術發展。
在編纂期間,為了使其理論、見解、經驗都落到具體運用的實處,每一部分都精選了體現他匠心獨運的臨床案例,對其辨證用藥所以然之理做了深入淺出的分析。本書先介紹了徐師治病的治療原則及治療方法,注重從整體出發,又強調辨證論治,辨病與辨證并重,重視脾胃,主張王道,注意氣血,強調舌脈;然后具體介紹了醫案,醫案包括內科、皮膚科、五官科、婦科、男科等。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由于筆者學術水平有限,對徐師學術思想的認識與其實際水平尚有較大差距,希望借此拋磚引玉,使更多的同道從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