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收到無數紛繁復雜的信息,看到各種光怪陸離的現象,世界是復雜的。
世界又并不復雜,只是你需要一雙慧眼。經濟學是一種幫助你成為明白人的智慧,它是觀察世界的視角和態度,而不是一堆函數、公式和圖表。
薛兆豐老師善于把復雜的現象用簡單直接的方式說清楚。這本書講解了生活中不可能繞過的經濟學核心概念,比如稀缺、成本、價格、交易、信息不對稱、收入等與個人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通過大量真實案例的經濟學分析,更實際、更有趣、更深入和徹底地將經濟學思維運用于各種實際場景,幫你繞過經濟學花招,理解現象背后的經濟邏輯,從而啟發你將同樣的思維運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
你將擺脫直覺和經驗的控制,擁有可以舉一反三、能夠學以致用的知識體系,從而對這個由海量陌生人連接而成的社會做出恰如其分的反應。
相信讀完本書之后,你會對自己身處的世界有更深刻的理解,成為這個復雜世界的明白人。
薛兆豐老師重磅作品,來自超過27萬人共同學習的經濟學課堂,得到了大量市場用戶的驗證和認可。
撕掉“經濟學”三個字的嚇人表象,通俗有趣、接地氣,不像市面上泛濫的“段子經濟學”,沒有學術脈絡和根基;也不像傳統教科書,體系龐大,生澀難懂。
本書包括了經濟學核心概念,用大量簡單、真實、有趣的中國案例,解釋、印證、推演經濟學原理,介紹眾多經濟學大師思想,一本書培養經濟學思維,構筑經濟學的知識體系。
在內容結構上,囊括經濟學所有核心議題,但每一個議題又都獨立成篇,每一篇都是一個獨立的知識入口。你既可以從頭到尾通讀,也可以隨手翻開一篇單獨的章節,把它作為一本經濟學指南,隨時查閱。
馬化騰、羅永浩、徐小平、劉潤、羅振宇等都在上的經濟學
每個人的經濟學
從2010年起,我每年都在北京大學講授《經濟學原理》,學生常常告訴我:“沒想到經濟學是這樣的!”“經濟學原來這么有趣!”“其實我上過很多次經濟學課,但這次很不一樣。”
我知道他們不是客氣,我自己就是在親身經歷過經濟學帶來的震撼和快感后,才渴望把它再傳遞出去的。
經濟學之所以有如此魅力,原因在于它是以研究陌生人的互動規律為己任的學問。人的認知和判斷,至今主要還是靠直覺和短距離的人際關系來驅動,但人的身體和際遇,卻早已置于大規模的陌生人的精妙協作之中。
這兩者的巨大反差,使得很多聰明絕頂的社會達人,對復雜社會關系和經濟運行規律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幼稚的階段。一個人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可以非常成功,但要理解現代社會的運行機制,還需要學習另外一種智慧。
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了振興美國經濟,提出了“買美國貨、雇美國人”的口號,但他自己卻把工廠設在中國,連競選宣傳品都是在中國生產的。當記者問他為什么如此分裂時,他誠實地回答:“我可是個商人!”
是的,他是一位極其成功的商人,但在領悟“買美國貨、雇美國人”的國策絕不可能重振美國經濟的道理上,卻顯得那么不明智。好比一匹在比賽中屢屢獲勝的駿馬,對賽道的設計卻一無所知一樣。
按照我的理解,你之所以買這本書,并不是因為你想成為經濟學家,而是想做個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明白人,想擺脫直覺和經驗的控制,想了解經濟社會運行的規律,想顛覆自己多年積累的常識和思維定勢,想對這個由海量陌生人緊密連接而成的社會做出恰如其分的反應。
在我眼里,你是一個隨時準備顛覆自己思維習慣的人。這本書的目標也很簡單,就是讓你不以經濟學為職業,也能擁有經濟學的智慧。你要的是值得反復揣摩、可以舉一反三、能夠學以致用的知識體系,對脫離實際的數學方程式不再莫名敬畏,也不再滿足于經濟學散文的零敲碎打。你要的是一步一個腳印地扎實學習,*終用一塊塊石頭筑成城堡。
這本書,給你的就是這樣一個完整的體系—
它為你講解不可能繞過的經濟學核心概念。你會發現這本書比任何一本現行的教科書都解釋得更深入、更詳細、更實際和更有趣。
它幫你繞過可以繞過的經濟學花招。你不用學會畫包絡線、求影子價格、解效用函數……據我所知,沒有一個善于解決這些數學難題的經濟學家,會用這些工具來解決他們遇到的任何現實問題。
它讓你看到大眾視而不見的制度安排,并理解其內在的經濟邏輯,從而啟發你將同樣的思維運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而目前流行的絕大多數經濟學教科書,卻只是把這些制度安排看作沒有內在結構的黑箱。
它幫你構筑經濟學思維。經濟學不難明白,也不難背誦,難在一刻不忘地運用。我會通過大量實際例子,甚至在你意想不到的場景用上經濟學分析,目的就是讓你融會貫通,能像呼吸、走路、游泳和騎車那樣,自然而然地用經濟學的思維方式來對世界做出反應。
它幫你培養經濟學品位。權衡一種觀點,尤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觀點,其標準往往不是對或錯,而是高或低、輕或重;看高手過招,辨思想源流,不論你覺得他們的層次如何,你都可以增長見識,增強自信,提高對理論的鑒賞水平。
它助你變得更理性、悅納和進取。你將學會把愿望和結果分開來評判(理性);你將學會先去探究現象背后的原因,而不是動不動就抱怨和指責(悅納);你將忘記經濟學家們津津樂道的均衡世界,而著迷于由創新精神牽引的非均衡的開放社會(進取)。
你會發現人類面臨著四大基本約束:東西不夠,生命有限,互相依賴,需要協調。人類社會的種種現象和制度安排,無一不是為了適應這四種基本約束而衍生出來的。我們就循著這種約束的內在邏輯,開始穩扎穩打地前進。相信讀完本書之后,你對自己身處的世界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得到”APP 《薛兆豐的經濟學課》主理人,著有《經濟學通識》和《商業無邊界——反壟斷法的經濟學革命》。
原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曾為美國西北大學法學院(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博士后研究員,為美國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經濟學博士。
長期關注法律、管制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其作品持續影響了讀者對市場經濟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