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天然存在我們身上的成長型思維,找回如嬰兒般生機勃發的學習狀態?
培養成長型思維,釋放孩子無限潛能
增加參與度,提高成績,激勵學生
研究表明,成長型思維能夠導致更高的測評分數,能夠提升評級并增加課堂上的參與度。當學生了解到他們的才智沒有極限時,他們會更努力,也會更自覺地去學習,他們會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教師和家長可以利用本書中的工具,激勵孩子相信自己,實現任何可能。
本書的兩位作者都是老師,所以這本書是由老師為老師創作的著作,是作者在自己的課堂培養成長型思維的實踐總結,是一本通過創造性的課程、激勵信息與革新教學來釋放學生潛能的終極指南,易讀、易懂、易學,但其理論深度和廣度卻絲毫不遜于專業學者寫的科普著作。
本書不僅全面應用了德韋克團隊在成長型思維培養方面的成果,還完美融合了心理學各前沿領域的方法或品質培養的相關內容,例如目標定向、執行意圖、元認知策略、堅毅等。一些成熟有效的策略也貫穿本書,在作者的教學方案中隨處可見,例如SMART 五原則等。本書不僅只是成長型思維的操作指導書,更是整個非認知能力領域精華內容的教育踐行地圖,對廣大老師、家長都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培養成長型思維課堂所需的全部內容都在這里:
一份逐月實施的計劃
各種基于研究的活動
可以親自動手的課程方案
教育工作者的真實故事
建設性的反饋
給家長的信的樣本
……
成長型思維對人生的影響遠不止于學業。事實上,它在情緒、態度、人際關系乃至健康方面,都有著深度的決定力。俗話說打蛇打七寸,意思是說要抓住關鍵的地方。而成長型思維,正是人生成功的七寸。
中文版序言
給孩子的最好禮物成長型思維
黃 臻
我曾經問過很多家長和老師,如果你能給孩子的未來送三件禮物,你會送什么?大家的回答幾乎都鎖定健康、幸福和成功這幾個方面。如果是我,只能送一件禮物,我會選擇成長型思維模式。
2017年11月26日,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的第四屆中國未來學校大會上,香港嶺南大學魏向東院長代表國際科研團隊分享的一項教育實驗結果震驚全場:僅參與2個學時的特殊課程培訓,一學期后,學生的數學成績(相比對照組)提升了近4分。更有意義的是,該課程與數學壓根沒有半點關系。成績提升只不過是課后自然而然發生的結果之一。
大會著重提到的特殊課程是什么?到底教了孩子什么?為什么效果如此神奇?答案就是本書帶給廣大讀者的成長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又名成長心態、成長型心理定向,是性格品質力家族中最重要的一員。性格品質力指對人生成就和幸福起決定性作用的非知識性的、非智力的因素的總稱,學術上,它們被教育經濟學家稱為非認知能力,而被心理學家叫作非智力因素。成長型思維起源于美國斯坦福大學卡羅爾·德韋克團隊的研究成果。由于成長型思維對教育的巨大意義,2017年12月,德韋克教授榮獲首屆全球最大的教育單項獎一丹獎。該獎項突破宗教、種族、國家限制,選擇全球對教育最好的研究成果,號稱教育界的諾貝爾獎。因此,斬獲首屆一丹獎意味著成長型思維被認為是近幾十年來教育學術領域最偉大的、最值得應用推廣的科研成果。
那么,到底什么是成長型思維呢?它是一種以智力可塑為核心信念的系統的思維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堅信智力、能力都是可以通過努力學習和練習得到不斷提高。由此,成長型思維認為:困難是成長的機會;挫折是收獲的機會;暴露缺點沒有關系;在別人眼里只顯得聰明沒有意義,取得實質性進步才重要;天賦只是起點,努力才最酷……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勝不驕,他們知道在舒適區里輕易取得的成功,并不能帶來多少提高,不斷挑戰自己才能變得更聰明。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敗不餒,他們會告訴自己NOT YET!(只是尚未成功),從錯誤中學習,讓每次失敗成為通向成功的階梯。
成長型思維對人的影響有多大呢?首先來看一則真實案例。曉晨是名來自北京中關村某小學的3年級小學生,她曾參加我們科研團隊在中科院心理所的成長型思維教育實驗。每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她曾經會非常焦慮,然后生氣,最后總要大哭一場,一鬧就是一個小時,全家都被這負面情緒交響曲嚇出了數學恐懼癥。在接受培訓之后,她全新看待自己,不再被困難嚇倒,而是主動應用有關技能,讓自己的學習過程煥然一新。曉晨告訴媽媽,每個人都能變得更聰明,而思考難題正是把自己變強的機會,只要努力,每個人都能學會。結果不僅是她整個思維和學習狀態發生了轉變,更讓她自己驚喜的是,數學成績從全班倒數第四,在一個學期之內躍升到前五名。
成長型思維對曉晨的影響不是特例,在國內已開展的教育實驗中,這種成效是普遍現象。從一篇2016年末發表在頂級學術刊物上的論文中,我們還可以看到更大規模數據的研究結果。按照是否是成長型思維,研究者將南美國家智利所有公立學校的十年級學生(約16萬人)分成了兩類,一類傾向于成長型思維,另一類傾向于與之相反的思維模式,叫固定型思維。結果發現,成績的一般規律是與家庭收入相關越富人家的孩子,成績越好。然而,無論是貧窮還是富裕,在任何一種社會經濟地位的家庭中,成長型思維學生的學業成績都遠優于固定型思維的學生。優秀多少呢?哪怕是來自最窮家庭階層的孩子,當他們是成長型思維時,語文成績竟然和最富但是是固定型思維的孩子相差無幾。也就是說,當人們為了幫孩子學業更優秀而拼爹拼媽,想盡辦法給孩子更好的教育資源時,科研大數據告訴我們:如果孩子有了成長型思維,這一項優勢就可能消弭最富家庭與最窮家庭的家庭背景差距。而且更多的研究表明,成長型思維的學生會越來越優秀,他們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成長型思維對人生的影響遠不止于學習成績。事實上,它在情緒、態度、人際關系乃至健康方面,都有著深度的決定力。我們中國有句俗話打蛇打七寸,意思是說要抓住關鍵的地方。而成長型思維,正像是人生成功的七寸。
成長型思維可以培養嗎?不僅可以培養,而且并不難,只要采用科學系統的方法。本書的作者、兩名美國教師布洛克和亨得利,踐行多年,引導一批又一批學生摒棄了固定型思維模式(智力天生固定,難以通過努力得到提升),轉變為積極、上進、自信、努力的自主學習者。
在通讀本書之前,當聽說本書的作者是中學教師而不是大學教授時,我曾猜想本書的優點是實操性強,充滿許多接地氣的案例故事,而高度可能不夠。然而我錯了!本書確實極其易讀、易懂、易學,其理論深度和廣度卻絲毫不遜于專業學者寫的科普著作。我還注意到,本書不僅全面應用了德韋克團隊在成長型思維培養方面的成果,還完美融合了心理學各前沿領域的方法或品質培養的相關內容,例如目標定向(Goal Orientation)、執行意圖(Implementation Intention)、元認知策略(Meta-cognition Strategy)、堅毅(Grit)等。一些成熟有效的策略也貫穿本書,在作者的教學方案中隨處可見,例如SMART五原則等。本書不僅只是成長型思維的操作指導書,更是整個非認知能力領域精華內容的教育踐行地圖。
投身成長型思維的教育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教育者會看到,首先收獲的是自己的成長,并感到深深的快樂。當年我剛開始從事成長型思維教育時,曾認為自己原本就是百分之百成長型思維的人,不可能更進一步了。然而這些年來,我仍然出乎意料地收獲了巨大的進步。每當遇到看起來完全無解的麻煩時,壓力感、焦慮感甚至憤怒也會不請自到,但只要我對自己說我是成長型思維的人,總能有辦法的,負面情緒便立刻煙消云散,讓我能從容地將思考集中于如何克服困難,自己怎么做能把事情變好,哪怕只是變好一點點。于是,我發現,還真沒有過不去的坎兒。不僅成功,連幸福其實都取決于人們自己的選擇。因為決定我們快樂與否的,不是外在的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而決定我們有怎樣看法的,正是思維模式。在成長型思維模式下,任何際遇,不管是被褒揚還是被責罵,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不管是輕松還是艱苦,不管是有趣還是無聊,都會被我們看作是進步的機會。于是,成長就會真的發生。
最后,也許大家還會有這樣一個疑慮:這本書對美國孩子有益,對中國孩子同樣適用嗎?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對此問題是非常關心的。我在中科院做的大量教育實驗也驗證了,成長型思維訓練對中國學前班至初三學生都有顯著效果。如果一定要問中國讀者應特別注意哪些文化差異的話,我想建議大家特別著重學習本書的第6章到第8章。中華傳統文化中不缺對努力的重視,但相比西方文化,我們更缺乏鼓勵。傳統教育者更嚴厲地批評孩子,甚至不是分析行為,而是評判人格。事實上,沒有與毛病一直綁定的學生,也沒有只需要發展新技能的孩子。鼓勵孩子看到希望,堅信進步的可能性,這猶如將陽光灑在他們的心田,會滋養生機勃勃的心靈。
感謝青豆書坊迅速為我國引入這本書,可謂從頭到尾、渾身上下都是寶。我想充滿激情地將它推薦給廣大教育工作者、家長甚至年齡較大的青少年。本書既可以作為學校班級實施的教案,又可以作為家庭教育的教材,還可以是開闊視野、自我提升的工具書。試想,如果我國數億青少年和兒童都能從這種世界一流的品質教育中受益,都積極、上進、陽光、自信、歡迎挑戰、擁抱錯誤、百折不撓、堅持到底,世界將有多么美好?捧起本書時,正是這個夢想開始的地方。
作者簡介
安妮·布洛克(AnnieBrock),畢業于堪薩斯州立大學新聞學與大眾傳媒專業,并通過沃什伯恩大學取得了教學資格。曾負責過圖書館媒體運營,還擔任過高中語言藝術課的老師。出版有《谷歌課堂介紹》(Introduction to Google Classroom)一書。目前是一位自由撰稿人兼教育技術顧問,與丈夫及兩個孩子一起生活在堪薩斯州。
希瑟·亨得利(HeatherHundley),一位擁有12年教學經驗的小學教育工作者。目前在格林布什東南堪薩斯教育服務中心(Greenbush Southeast Kansas Education Service Center)工作,是一名教學支持專家。希瑟在華盛本大學取得了基礎教育學位,并在貝克大學取得了教育與學校領導專業的碩士學位。她曾擔任過華盛本大學的職前教師主管與客座講師。希瑟近期被提名為堪薩斯州2016年數學與科學教學優秀獎的最終候選人。她與丈夫及三個孩子一起生活在堪薩斯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