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錢犯罪是目前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和熱點問題,洗錢犯罪對社會危害極大。作為現代社會資金融通的主渠道,金融系統是洗錢的易發、高危領域。實施預防洗錢的措施必須以金融機構為核心,通過金融機構監測并報告異常資金流動,發現并控制犯罪資金。
本書按照理論推演和實證研究相結合、邏輯分析與歷史考察相結合的基本思路,對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反洗錢機制進行了歸納與比較分析,得出了具有借鑒意義的經驗啟示,同時對中國反洗錢監管進行了全面分析和探討。
李強,男,1964年1月生,吉林洮南人,上海政法學院證券期貨研究中心主任,經濟管理系教授,碩士生導師。
出版專著《中國證券市場規制:改革與創新》《中國期貨市場可持續發展研究》;主編教材《基礎會計學》;主持或參與省社科規劃辦公室、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省級以上縱向課題12項;在《財經問題研究》《經貿研究》《中國證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80多篇,其中兩篇分獲省社會科學優秀學術成果二等獎和市社會科學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
第一章 導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國內外研究文獻述評
(一) 洗錢的基本問題
(二) 反洗錢制度
(三) 反洗錢對策
(四) 數據挖掘在反洗錢中的應用研究
(五) 對國內外研究現狀的簡要評論
三、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洗錢與反洗錢概述
一、 洗錢的闡釋
(一) 金融機構是洗錢首選的通道
(二) 世界組織及各國對洗錢的界定
(三) 中國對洗錢的界定
二、 洗錢的方式
三、 反洗錢及其意義
第三章 聯合國反洗錢組織
一、 相關國際公約
(一) 《聯合國禁止非法販運麻醉藥品和精神藥物公約》
(二) 《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
(三) 《制止向恐怖主義提供資助的國際公約》
(四) 《聯合國反腐敗公約》
二、 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
(一) 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概述
(二) 40條建議
(三) 關于資助恐怖主義活動的8條特別建議
(四) 打擊資助恐怖主義活動指引和建議
(五) 打擊濫用非營利組織的建議
(六) 資金轉移機構防范恐怖融資建議
(七) FATF建議的執行和不合作國家及地區
第四章 亞洲太平洋地區反洗錢組織
一、 亞太地區反洗錢組織的概況
二、 亞太地區反洗錢組織的職能、機構和主要工作
三、 亞太地區反洗錢組織與FATF的關系
第五章 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
一、 概述
二、 BCBS與國際反洗錢
(一) 防止為了洗錢目的而非法利用銀行系統的規定
(二) 銀行對客戶的謹慎調查
三、 BCBS與打擊資助恐怖主義活動
(一) 概述
(二) 跨國情報共享的官方機制
(三) 跨國銀行集團內部的信息交流
第六章 沃爾福斯堡集團對洗錢和恐怖融資的控制
一、 概述
二、 反洗錢規則
(一) 沃爾福斯堡規則的性質
(二) 沃爾福斯堡規則的主要內容
第七章 國際刑警組織的反洗錢情況
一、 國際刑警組織關于反洗錢問題的提出
二、 關于洗錢和相關事項的決議
第八章 歐洲理事會的反洗錢情況
一、 概述
二、 1990年歐洲理事會關于清洗、追查、扣押及沒收犯罪收益的公約
第九章 歐洲聯盟的反洗錢情況
一、 概述
二、 《歐洲指令》
第十章 美洲國家組織的反洗錢情況
一、 概述
二、 《關于非法毒品交易的洗錢犯罪與相關犯罪的法律規范》
第十一章國際證券事務監察委員會組織的反洗錢情況
一、 客戶身份識別與報告
二、 保存記錄
三、 內部控制和監管
四、 教育和培訓
五、 國際法律合作
第十二章 美國反洗錢的規定與操作實踐
一、 美國金融行業反洗錢的法律體系
二、 美國金融行業反洗錢的制度規定
(一) 客戶識別
(二) 保存記錄
(三) 報告制度
(四) 內控制度
(五) 培訓制度
(六) 監管制度
(七) 保密制度
(八) 海外賬戶納稅法案
三、 美國金融行業反洗錢的職能部門
第十三章 加拿大反洗錢的規定與操作實踐
一、 加拿大金融行業反洗錢的法律體系
二、 加拿大金融行業反洗錢的制度規定
(一) 客戶身份識別
(二) 報告義務
(三) 資料保存義務
(四) 外國政要人物
(五) 第三方的確定
(六) 合規制度
(七) 保密義務
(八) 員工培訓
(九) 反洗錢工作分析、評估機制
三、 加拿大金融行業反洗錢的職能部門
(一) 皇家騎警
(二) 金融交易和報告分析中心
(三) 財政部
第十四章 澳大利亞反洗錢的規定與操作實踐
一、 澳大利亞金融行業反洗錢的法律體系
(一) 1987年《犯罪收益法》
(二) 1988年《現金交易報告法》
(三) 行政法規和行業自律規范
二、 澳大利亞金融行業反洗錢的制度規定
(一) 報告制度
(二) 監控制度
(三) 國際合作
(四) 網絡反洗錢
(五) 了解你的客戶
三、 澳大利亞金融行業反洗錢的職能部門
(一) 組織機構
(二) 交易分析與報告中心
(三) 反洗錢協作體制
第十五章 英國反洗錢的規定與操作實踐
一、 英國金融行業反洗錢的法律體系
二、 英國金融行業反洗錢的制度規定
(一) 客戶身份識別
(二) 可疑交易報告
(三) 檔案保存
(四) 內部控制
(五) 教育和培訓
三、 英國金融行業反洗錢的職能部門
(一) 金融監管局
(二) 國家刑事情報局(NCIS)
(三) 聯合反洗錢督導小組
(四) 金融特遣隊
第十六章 瑞士反洗錢的規定與操作實踐
一、 瑞士金融行業反洗錢的法律體系
二、 瑞士金融行業反洗錢的制度規定
(一) 金融交易中的應有注意義務
(二) 客戶身份識別
(三) 披露可疑交易
三、 瑞士金融行業反洗錢的職能部門
(一) 主要執法機構
(二) 行業自律組織
(三) 反洗錢報告中心
(四) 有關義務主體
第十七章 德國反洗錢的規定與操作實踐
一、 德國金融行業反洗錢的法律體系
二、 德國金融行業反洗錢的制度規定
(一) 客戶身份識別
(二) 保存記錄
(三) 內部控制
(四) 建立賬戶
(五) 現金交易
(六) 非現金交易
(七) 金融機構的內部風險分析
(八) 合規官員的任務
三、 德國金融行業反洗錢的職能部門
(一) 主要執法機構
(二) 反洗錢信息監測處理中心
(三) 有關行業聯合會和協會
(四) 有關義務主體
第十八章 俄羅斯反洗錢的規定與操作實踐
一、 俄羅斯金融行業反洗錢的法律體系
(一) 1997年《俄羅斯聯邦刑法典》
(二) 2001年《俄羅斯聯邦刑法典》修正案
(三) 2002年和2004年《反洗錢和恐怖融資法》
二、 俄羅斯金融行業反洗錢的制度規定
(一) 客戶身份識別義務
(二) 被指定的非金融行業的客戶身份識別義務
三、 俄羅斯金融行業反洗錢的職能部門
(一) 俄羅斯的監管主體
(二) 俄羅斯反洗錢主要執法機關
第十九章 泰國反洗錢的規定與操作實踐
一、 泰國金融行業反洗錢的法律體系
二、 泰國金融行業反洗錢的制度規定
(一) 身份識別
(二) 報告義務
三、 泰國金融行業反洗錢的職能部門
(一) 預防和打擊洗錢總署
(二) 反洗錢委員會
(三) 反洗錢辦公室職責
(四) 主要官員
第二十章 日本反洗錢的規定與操作實踐
一、 日本金融行業反洗錢的法律體系
二、 日本金融行業反洗錢的制度規定
(一) 客戶身份識別
(二) 記錄保存
(三) 可疑交易報告
(四) 沒收制度
(五) 內部控制
(六) 保密制度
三、 日本金融行業反洗錢的職能部門
(一) 金融監督廳
(二) 農林水產省或經濟產業省
(三) 證券交易監視委員會
(四) 證券業協會
(五) 商品期貨交易協會
(六) 金融情報工作室
第二十一章 中國臺灣地區反洗錢的規定與操作實踐
一、 中國臺灣地區金融行業反洗錢的法律體系
二、 中國臺灣地區金融行業反洗錢的制度規定
(一) 身份驗證
(二) 可疑申報
(三) 大額現金交易報告制度
三、 中國臺灣地區金融行業反洗錢的職能部門
(一) 反洗錢注意事項
(二) 反洗錢內部管制程序
(三) 定期舉辦或參加反洗錢的在職訓練
(四) 對反洗錢有功的職員予以獎勵的措施
(五) 行政管制措施
第二十二章 中國香港地區反洗錢的規定與操作實踐
一、 中國香港地區金融行業反洗錢的法律體系
二、 中國香港地區金融行業反洗錢的制度規定
(一) 客戶接納事宜
(二) 仔細查證客戶身份
(三) 備存及保留記錄
(四) 識別與舉報可疑交易
(五) 職員的甄選、教育及培訓
三、 中國香港地區金融行業反洗錢的職能部門
(一) 香港證監會
(二) 金融調查處
(三) 聯合財富情報組
(四) 香港證券經紀業協會
第二十三章 對中國的借鑒與啟示
一、 風險管理程序的應用
二、 共用賬戶問題
三、 信賴其他金融機構
四、 盡職調查措施無法完成時
五、 可疑交易報告與大額交易報告
六、 政治敏感人物
七、 免責
八、 反洗錢監管部門合作
九、 反洗錢執法部門合作
十、 反洗錢國際合作
附錄一 中國銀行業反洗錢客戶識別方法
一、 銀行業業務建立環節的客戶身份識別
(一) 一次性金融服務
(二) 開立存款賬戶
二、 業務關系存續期間的客戶身份識別
(一) 存款類
(二) 貸款業務
(三) 中間業務
三、 業務關系終止環節的客戶身份識別
(一) 存款類
(二) 貸款類
附錄二 中國證券業反洗錢客戶識別方法
一、 證券業業務建立環節的客戶身份識別
(一) 機構客戶
(二) 個人客戶
二、 業務關系存續期間的客戶身份識別
(一) 持續識別
(二) 重新識別
三、 業務關系終止環節的客戶身份識別
附錄三 中國期貨業反洗錢客戶識別方法
一、 期貨業務建立環節的客戶身份識別
(一) 法人客戶
(二) 自然人客戶
二、 業務關系存續期間的客戶身份識別
(一) 持續識別
(二) 重新識別
三、 業務關系終止環節的客戶身份識別
附錄四 中國保險業反洗錢客戶識別方法
一、 保險業務建立環節的客戶身份識別
(一) 財產保險業
(二) 人身保險業
二、 業務關系存續期間的客戶身份識別
(一) 持續身份識別
(二) 重新識別
三、 業務關系終止環節的客戶身份識別
(一) 財產保險業
(二) 人身保險業
四、 保險業客戶身份識別的補充說明
附錄五 中國基金業反洗錢客戶識別方法
一、 基金日常業務的客戶身份識別
(一) 機構客戶
(二) 個人客戶
二、 關于基金代銷中第三方客戶身份識別問題
三、 業務關系存續期間的客戶身份識別
(一) 持續識別
(二) 重新識別
四、 業務關系終止環節的客戶身份識別
(一) 個人基金賬戶銷戶
(二) 機構客戶基金賬戶銷戶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