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世相》是汪曾祺的散文集,從我的視角,回憶自己一生的傳奇:一個男孩,三歲時母親去世,在家中的花園度過充滿樂趣的童年,剛準備考大學,就碰上日本發動侵略戰爭,被迫轉學,遠赴昆明參加高考。在異鄉生病,他以為自己將死,但幸運地考上當時*好的大學西南聯大,著名教授沈從文、朱自清、聞一多……走進了他的生命。新中國成立后,他寫抒情詩竟被打成右派下放,處于低谷時卻成為革命樣板戲的編;誰知文革一結束,他又是新時代的清風,吹醒了迷夢中的人。
他的人生歷程,就像歷史的拼圖。他親歷了中國近現代史上幾次大風大浪,無數人沉浮動蕩,唯有他面對生旦凈末丑輪番上演的世相,氣定神閑。他是凡夫俗子,雖不能力挽狂瀾,卻能夠憑一己之力,擊中人心這種歷盡滄桑仍保持平靜的心態,如同隆冬之后的暖春,是*動人的。
1. 佛系作家汪曾祺被稱為中國*后一個士大夫,是傳統時代*后的光芒。他是天才,卻60歲才成名;他是大師,卻總被冠以沈從文的學生;他的散文如家常話,平和親切,卻被貼上士大夫的標簽;他喜歡擁抱世俗,卻又被譽為20世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
2.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汪曾祺重寫歷史,對親身經歷的卻不被記載于教科書的歷史,用一種幽默詼諧的方式重新打開。散文集《人間世相》*完整收錄了他回望歷史的篇章,猶如打開近現代史,涌出被宏大歷史忽略的中國人的心里話。
3.編排創新:與同類版本相比較,我們的特色在于編排上的與眾不同。按同類主題歸類,本書分為四輯家庭師友他鄉戲臺,完整系統呈現他一生的傳奇經歷。從《我的世界》到《我是一個中國人》,汪曾祺達到一種豁達的狀態,看過了世界,回歸自己,也就是自然的人性。
4.增加注釋:對于文中重要疑難知識點增加了注釋,也保留了汪曾祺原文的注釋。
5.裝幀精美:雙封(外封 里封)豪華裝幀,粉色環襯,文前附贈彩色插頁,封面圖畫為汪曾祺手繪真跡,盡顯大師文人情調。每篇附錄寫作時間和發表日期。從封面到內文,屬于一個純粹的汪曾祺的世界。
5.收入汪曾祺親筆書法、插畫:附贈汪曾祺本人的書法和繪畫作品,文、畫、字相得益彰。
6.《人間世相》中,汪曾祺是一個煉成了*境界的段子手:他用自己的幽默天賦,把形形色色的有趣靈魂,寫得妙趣橫生。在各種捧腹大笑的笑料背后,是作者對社會政治現實的洞察和低調諷刺。
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生于傳統士大夫家庭,從小受詩書字畫熏陶,抗戰初考入西南聯大中文系,師承沈從文,被學界稱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金庸譽之為最具中國味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中,有百年歷史,有五味三餐,循著中國人的記憶,深植在現實生活之中,在文革后喚醒了一代沉睡的靈魂。散文獨樹一幟,頗具古典文學遺風,淡而有味,渾然天成,像藝術家暢談食事住行,引領美文潮流;小說銜接現代文學和當代文學的斷裂,把人間描繪得如同風俗畫,涵蓋世間百態,為民間文化傳承基因,堪稱文化小說。
作為改變時代的文學巨匠,他以最有中國味道的文字,在這個時代承擔著新的使命,將中國人的記憶和心靈,與我們的文化傳統相連。讓經歷世俗波瀾的人們,品嘗種種人生滋味之后,在最平常的一飯一事中,也能感受生活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