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集秦漢以前醫學理論之大成,對后世有著深遠的影響。《內經》包括《素問》《靈樞》兩個部分。明代以前,歷代《素問》研究者不乏其人,而《靈樞》卻自古無注。明代醫家馬蒔將《內經》重新分卷注釋,著成《素問發微》《靈樞發微》各九卷,成為全本注釋《內經》的*家。在注釋過程中,按原文次序逐句解釋,對疑難字詞的解釋旁征博引,音義并舉,多有創見。馬氏在太醫院任職時積累了大量臨床經驗,尤其擅長針灸經脈,其注有著很大的實用價值。
本次整理出版的《黃帝內經注證發微》,《素問發微》以明萬歷十四年初刊本為底本,《靈樞發微》以明萬歷十六年寶命堂刊本為底本。原書均為繁體豎排,現改為簡體橫排,并加現代標點,以便讀者的閱讀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