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化學》是普通高等理工科學校非化學化工類專業化學基礎課教材。全書共分為七章,主要內容包括物質結構基礎、化學反應的基本原理、溶液、電化學原理及應用、化學與材料、化學與能源、化學與環境保護。每章末附有本章要點和思考題與習題。其教材特點是以現代化學的基本原理和知識為基礎,融合了傳統化學學科的多個分支,并滲透了與化學密切相關的材料、能源、環境等學科的交叉內容。其知識體系系統完整、語言精練、概念準確、內容新、范圍廣,可以滿足非化學化工類專業學生對化學知識的需求。《大學化學》可作為材料、能源、環境、冶金、海洋、地質、包裝等非化學專業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相關專業師生和科研工作者參考。讀者可根據自身專業的特點,選學相應的章節。本書由王桂英、肖細梅、盧學實主編。
《大學化學》分為七部分,分別為物質結構基礎、化學反應的基本原理、溶液、電化學原理及應用、化學與材料、化學與能源、化學與環境保護。其知識體系系統完整、語言精練、概念準確、內容新、范圍廣,可以滿足非化學化工類專業學生對化學知識的需求。本書可作為材料、能源、環境、冶金、海洋、地質、包裝等非化學專業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相關專業師生和科研工作者參考。讀者可根據自身專業的特點,選學相應的章節。本書由王桂英、肖細梅、盧學實主編。
1 物質結構基礎1.1 原子結構1.1.1 氫原子結構1.1.2 多電子原子結構1.1.3 元素周期律1.2 化學鍵與分子結構1.2.1 共價鍵的價鍵理論1.2.2 配合物的價鍵理 1 物質結構基礎1.1 原子結構1.1.1 氫原子結構1.1.2 多電子原子結構1.1.3 元素周期律1.2 化學鍵與分子結構1.2.1 共價鍵的價鍵理論1.2.2 配合物的價鍵理論1.2.3 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1.2.4 分子軌道理論1.2.5 離子鍵1.2.6 金屬鍵1.3 分子間力與氫鍵1.3.1 分子的電偶極矩和極化率1.3.2 分子間力1.3.3 氫鍵1.4 晶體結構和缺陷1.4.1 晶體結構1.4.2 晶體缺陷本章要點習題2 化學反應的基本原理2.1 基本概念2.1.1 系統與環境2.1.2 聚集狀態與相2.1.3 系統的狀態與狀態函數2.1.4 過程與途徑2.1.5 熱和功2.1.6 熱力學能2.1.7 熱力學第一定律2.2 熱化學2.2.1 化學反應的熱效應2.2.2 化學反應進度2.2.3 熱化學方程式2.2.4 蓋斯定律2.2.5 化學反應熱的計算2.3 化學反應的方向2.3.1 化學反應的自發過程2.3.2 影響化學反應方向的因素2.3.3 化學反應的標準摩爾吉布斯自由能變的計算和反應方向的判斷2.3.4 利用反應的ΔrH.m和ΔrS.m估算反應自發進行的溫度2.4 化學反應的限度——化學平衡2.4.1 可逆反應與化學平衡2.4.2 平衡常數2.4.3 標準平衡常數與標準摩爾吉布斯自由能變2.4.4 化學平衡的移動2.5 化學反應速率2.5.1 化學反應速率及其表示方法2.5.2 化學反應速率理論簡介2.5.3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本章要點習題3 溶液3.1 稀溶液的通性3.1.1 溶液濃度的表示方法3.1.2 稀溶液的蒸氣壓下降及拉烏爾定律3.1.3 稀溶液的沸點上升和凝固點下降3.1.4 溶液的滲透壓3.2 溶液中單相離子平衡3.2.1 弱電解質的解離平衡3.2.2 同離子效應和緩沖溶液3.2.3 配位平衡3.3 酸堿理論3.3.1 酸堿質子理論3.3.2 酸堿反應3.4 溶液中多相離子平衡3.4.1 難溶電解質的溶度積3.4.2 溶度積和溶解度3.4.3 溶度積規則及其應用3.4.4 多相離子平衡移動3.5 膠體3.5.1 膠體的特性3.5.2 膠體的結構3.5.3 溶膠的穩定性與聚沉3.5.4 膠體的保護3.6 表面活性劑3.6.1 表面張力和表面活性劑3.6.2 表面活性劑的種類3.6.3 表面活性劑的作用和應用本章要點習題4 電化學原理及應用4.1 氧化還原反應及氧化數4.1.1 氧化還原反應及氧化數4.1.2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4.1.3 常見的氧化劑和還原劑4.2 電極電勢4.2.1 原電池與氧化還原反應4.2.2 電極電勢4.2.3 標準電極電勢4.2.4 能斯特方程4.2.5 電池電動勢與反應吉布斯自由能變的關系4.2.6 氧化還原反應中的化學平衡4.3 電極電勢的應用4.3.1 計算原電池的電動勢及電極的電極電勢4.3.2 比較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相對強弱4.3.3 判斷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的方向4.3.4 判斷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的程度4.3.5 元素電勢圖4.4 應用電化學簡介4.4.1 實用電池4.4.2 電解4.4.3 金屬的腐蝕與防護本章要點習題5 化學與材料5.1 概述5.1.1 化學與材料的關系5.1.2 材料的定義與分類5.1.3 材料的地位與作用5.2 金屬材料5.2.1 鋼鐵5.2.2 銅和銅合金5.2.3 鋁和鋁合金5.2.4 鎂和鎂合金5.2.5 鈦和鈦合金5.3 無機非金屬材料5.3.1 陶瓷5.3.2 非晶態材料與玻璃5.3.3 水泥與膠凝材料5.3.4 混凝土5.3.5 耐火材料5.4 高分子材料5.4.1 塑料5.4.2 橡膠5.4.3 涂料與膠黏劑5.4.4 纖維5.4.5 功能高分子材料5.5 復合材料5.5.1 金屬基復合材料5.5.2 聚合物基復合材料5.5.3 陶瓷基復合材料本章要點習題6 化學與能源6.1 能源概述6.1.1 能源的概念與分類6.1.2 能量的轉化6.1.3 能源利用的發展史6.2 常規能源6.2.1 燃料的分類與組成6.2.2 燃料的熱值6.2.3 煤、石油、天然氣、水能6.3 新能源6.3.1 核能6.3.2 氫能6.3.3 太陽能6.3.4 生物質能本章要點習題7 化學與環境保護7.1 人類與環境7.1.1 環境7.1.2 環境的形成和發展7.1.3 人體中的化學7.1.4 人類與環境的關系7.2 環境污染7.2.1 大氣污染7.2.2 水污染7.2.3 土壤污染7.3 環境污染的防治7.3.1 大氣污染的防治7.3.2 水污染的防治7.3.3 土壤污染的防治7.4 廢物的綜合利用7.4.1 廢氣的綜合利用7.4.2 廢水的綜合利用7.4.3 廢渣的綜合利用7.5 綠色化學7.5.1 綠色化學的基本概念7.5.2 綠色化學實例本章要點習題附錄附錄1 常用符號表附錄2 一些單質和化合物的ΔfH.m、ΔfG.m和S.m(298.15K)附錄3 一些弱電解質的解離常數(298.15K)附錄4 一些物質的溶度積(298.15K)附錄5 標準電極電勢(298.15K)參考文獻元素周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