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統地介紹了創新設計理論與方法。全書共分9章,分別介紹了一些常用的創新設計理論、創新思維與創新技法、資源分析和功能分析、40個發明原理、技術矛盾解決方法、物理矛盾解決方法、物-場分析方法及技術系統的進化法則等。書中給出了一些應用TRIZ理論進行創新設計的案例,每章后附有思考題。
本書內容通俗易懂、圖文并茂、言簡意賅、案例豐富,便于自學,可作為本科、高職高專院校工科類各專業創新設計課程教材,也可以作為工程技術人員的培訓教材或參考書。
李正峰,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機電系主任、教授,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研究方向:機械設計,創新設計。
一..教育背景
1978.9—1982.7 大連理工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
主要教學經歷(授課名稱、起止時間、授課對象、授課學時、所在單位等)
2006.3-2007.1 機械設計基礎 05數控技術
2007.3-2008.1機械設計基礎 06數控技術
2008.3-2009.1機械設計基礎 07模具設計與制造
2009.3-2018.1機械設計基礎 08機電一體化
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專利100余項。
主編教材5本。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創造與創新1
第二節創新設計理論簡介6
第三節TRIZ理論簡介8
本章小結13
思考題13
第二章創新思維和創新技法/14
第一節突破思維定勢的方法14
第二節創新思維概述16
第三節試錯法19
第四節頭腦風暴法20
第五節形態分析法23
第六節聯想類比法與移植法26
第七節組合創新法28
本章小結30
思考題30
第三章系統的資源分析和功能分析/31
第一節系統概述31
第二節資源分析38
第三節功能分析42
本章小結48
思考題48
第四章40條發明原理及其應用舉例/50
第一節發明原理的由來50
第二節發明原理內容詳解51
本章小結68
思考題68
第五章技術矛盾解決方法/69
第一節什么是技術矛盾69
第二節39個通用工程參數70
第三節阿奇舒勒矛盾矩陣74
第四節運用矛盾矩陣解決具體問題的步驟及案例75
本章小結78
思考題79
第六章物理矛盾解決方法/80
第一節什么是物理矛盾80
第二節分離原理及其應用82
第三節物理矛盾與技術矛盾的轉化86
第四節分離原理與發明原理的對應關系87
第五節運用分離原理解決具體問題的步驟及案例88
本章小結89
思考題89
第七章物-場分析方法/91
第一節物-場模型91
第二節一般解法及其應用94
第三節標準解法及其應用100
本章小結113
思考題114
第八章技術系統的進化及其應用/115
第一節八大技術系統進化法則115
第二節技術系統進化法則的應用126
第三節技術系統進化法則應用實例129
本章小結133
思考題133
第九章基于TRIZ理論的創新設計案例/134
案例一套筒聯軸器的改進設計134
案例二同步帶傳動過載保護設計136
案例三錘式破碎機新型錘頭的設計137
案例四雙向弓形夾的創新設計141
案例五汽車清洗問題的物場分析143
附錄阿奇舒勒矛盾矩陣表/145
參考文獻/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