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琴道》中,高羅佩從中國音樂的傳統觀念出發,對琴學的起源、特征,琴人的修養等作了詳盡論述,更精到地闡釋了琴曲的內蘊,以及古琴及其演奏手法的意象。此外,作者還搜集了大量與琴學相關的文獻。
高羅佩在《琴道》的后序中,這樣寫道:
“夫此者內也,彼者外也。故老子日:“去彼取此,蟬蛻塵埃之中,優游忽荒之表”,亦取其適而已。樂由中出,故是此而非彼也;然眾樂琴為之首,古之君子,無間隱顯,未嘗一日廢琴,所以尊生外物養其內也。茅齋蕭然,值清風拂幌,朗月臨軒,更深人靜,萬籟希聲,瀏覽黃卷,閑鼓綠綺,寫山水于寸心,斂宇宙于容膝,恬然忘百慮。豈必虞山目耕,云林清悶,蔭長松,對白鶴,乃為自適哉!藏琴非必佳,彈曲非必多,手應乎心,斯為貴矣。丙子秋莫,于宛平得一琴,殆明清間物:“無名”,撫之鏗鏘有余韻。弗敢冒高士選雅名,銘之日:“無名”。非欲以觀眾妙,冀有符于道德之旨云。
余既作《琴道》七卷,意猶未盡,更申之如右。然于所欲言,未罄什一云。
荷蘭國笑忘高羅佩識于芝臺之中和琴室”
你一定聽說過狄仁杰,讀過他的故事,但你也許不知道,狄仁杰作為一名機智偵探的形象,是一位荷蘭人“發揚光大”的呢。這位荷蘭人名叫高羅佩,作為一名用業余時間來寫作的外交官,他創作了在西方赫赫有名的《大唐狄公案》系列,這套書也成為了后來許多影視劇的藍本。
在中國,高羅佩的名聲更多地是由《中國古代房內考》、《秘戲圖考》這些著作帶來的。但是,高羅佩并不像大眾想象的那樣,把自己的視野局限在某個領域。作為博學而愛好廣泛的“外交官漢學家”,他對中國的繪畫、書法、音樂甚至動物都深有研究,對中國傳統樂器——古琴,更是喜愛有加。他師從古琴大師葉詩夢,通過學習,習得了精湛的琴技,并為古琴寫出了一部在當時堪稱集大成之作的《琴道》。
高羅佩自己說“與其說是古琴悠久的歷史和迷人的聲音,還不如說是它在中國文化中所占據的獨一無二的地位激勵作者完成了本書”。他對中國文化的尊敬和喜愛,使他在介紹古琴相關哲學、宗教、歷史和文化意義時都非常客觀,并不使用西方和現代的觀點去評判。這一點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琴道》自1941年出版以來,即被視為古琴研究的權威之作。這是《琴道》面世七十余年來,第一次以簡體中文被翻譯出版。
古琴的愛好者和研習者,值得讀一讀這本《琴道》;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讀者,也可以來讀一讀這本《琴道》;對中外文化交流感興趣的讀者,還可以從書中,尤其是詳細記載的、配有文言原文的英文譯文中,獲得對當時中外文化交流情況的感知。
高羅佩(Robert VanGulik,1910-1967),荷蘭外交官,著名漢學家。他曾評價自己一身三任:外交官是他的職業,漢學是他的終身事業,寫小說是他的業余愛好。
高羅佩用英語創作了風靡全球的《大唐狄公案》,至今已被譯成十余種文字。他的《中國古代房內考》、《秘戲圖考》等著作,堪稱石破天驚之作。他能夠創作中國古體詩詞,還為《大唐狄公案》繪制了所有插圖。但是高羅佩絕不僅僅是依靠以上這些著作獲得他的聲望。
作為饒宗頤先生的琴友和知音,高羅佩對中國古琴十分癡迷。他曾師從古琴大師葉詩夢,并與于右任、馮玉祥等組織“天風琴社”?箲饡r期,高羅佩以外交官身份在重慶舉辦古琴義演,為中國抗日籌款,一時傳為雅談!肚俚馈繁闶撬麑χ袊徘傺芯康闹匾晒。
作者自序
后序
第二版編者說明
插圖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中國音樂的傳統觀念
第三章 琴學研究
1.原始材料
2.起源和特征
3.琴人的性情和修養
4.文選
第四章 琴曲的含義
第五章 象征
1.琴制和琴名的象征意義
2.琴聲的象征意義
3.指法的象征意義
第六章 關聯
1.琴和鶴
2.琴和梅,琴和松
3.琴和劍
4.與古琴相關的一些著名故事及經常引用的文章 選段
第七章 結論
附錄Ⅰ 西方琴學文獻
附錄Ⅱ 中國琴學文獻
附錄Ⅲ 占琴——古董
附錄Ⅳ 中國古琴在口本
名詞索引
第一章 緒 論
古琴音樂的特征——古琴的雙重功能:合奏樂器和獨奏樂器…一獨奏古琴:文人階層的特殊樂器——對古琴的描述及古琴的演奏方法——琴和瑟的起源與發展——古琴和古琴音樂在中國文化生活中的地位——日本的古琴音樂。
古琴,作為獨奏樂器,所演奏出的音樂與中國其他各種音樂有著很大的區別:就它的個性特征和在文人階層生活中所處的重要地位而言,它完全是獨樹一幟的。
在描述古琴音樂的時候,我們更容易使用一些否定的詞語,而不是肯定的詞語。談到古琴,或許我們立刻會說,它不像任何一種現在更為人們熟悉的中國弦樂器,例如:二胡、琵琶或是月琴。這些樂器奏出的音樂具有很強的旋律性,任何對音樂有些適應能力的人,都可以欣賞它們;蛟S,人們起初聽到這些音樂,會覺得有些不習慣。但是,很快耳朵就會適應它們奇特悅耳的和聲和異乎尋常的旋律,這些音樂也就容易理解了。
與此恰恰相反的是,要欣賞古琴音樂卻并非易事。這主要是因為古琴音樂基本上不是旋律性的,它的美不在于音符的銜接啟承,而恰是蘊涵在每個獨立的音符之中!坝靡繇憣懸狻被蛟S可以用來描述古琴音樂的本質。
古琴音樂的每個音符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實體,都能引發聽者內心獨特的反應。因此,音色在古琴音樂中是至關重要的因素,而在同一個音上進行音色的變化是完全可能的。為了理解和欣賞古琴音樂,聽者必須學會辨別微妙的差別:同一個音,在不同的弦上發出,色彩相異;同一條弦,用食指撥與用中指撥所產生的音色也不同。實現不同音色變化的技巧是復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