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12章。第1章緒論,主要介紹有機化學的發展史以及有機物的結構特點。第2章到第4章以及第6章到第11章分別介紹不同官能團的化合物,包括:烷烴,不飽和烴,環烴,鹵代烴,醇、酚和醚,醛和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有機化合物,含硫和含磷有機化合物。第5章為對映異構,介紹有機化合物的立體化學結構,便于理解化合物的結構和反應機理。第12章介紹糖類化合物,包括單糖、寡糖和多糖,其中重點介紹天然多糖的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和重要化合物的應用。各章內容體系基本按照化合物的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反應機理、重要化合物等內容編寫,主要根據分子軌道理論、現代價鍵理論和電子效應來闡述各類化合物的結構和性質,并從化合物結構的分析入手,注重討論其結構與化學性質和應用之間的關系。
有機化學是礦冶相關領域的一門基礎理論課程。本書以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為主,理論部分分散在各有關章節闡述,各章均附有習題。
全書分為12章,按照官能團分類的方式編寫。第1章緒論,主要介紹有機化學的發展史以及有機物的結構特點。第2章到第4章以及第6章到第11章分別介紹不同官能團的化合物,包括:烷烴,不飽和烴,環烴,鹵代烴,醇、酚和醚,醛和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有機化合物,含硫和含磷有機化合物。第5章為對映異構,介紹有機化合物的立體化學結構,便于理解化合物的結構和反應機理。第12章介紹糖類化合物,包括單糖、寡糖和多糖,其中重點介紹天然多糖的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和重要化合物的應用。各章內容體系基本按照化合物的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反應機理、重要化合物等內容編寫,主要根據分子軌道理論、現代價鍵理論和電子效應來闡述各類化合物的結構和性質,并從化合物結構的分析入手,注重討論其結構與化學性質和應用之間的關系。
本書注重各學科之間交叉滲透,貼近生產和生活,將生活中的有機化學以及有機化學的新成果引入書中。對礦物加工領域和冶金領域涉及到的有機化合物藥劑的基本理論和實際應用進行了介紹。本書的編寫和出版得到了北京科技大學“十二五”教材建設經費的資助。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會有疏漏,敬請批評指正。
編著者
第1章 緒論001
1.1有機化學研究對象001
1.1.1有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學001
1.1.2有機化學的產生和發展001
1.1.3有機化學的研究內容002
1.1.4有機化合物的特點002
1.1.5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一般步驟003
1.2有機化合物的分類003
1.2.1按照碳鏈分類003
1.2.2按照官能團分類004
1.3共價鍵的一些基本概念004
1.3.1共價鍵的基本理論004
1.3.2共價鍵的基本參數008
1.3.3共價鍵的斷裂010
1.4有機化學對各行業領域的重要性011
習題012
第2章 烷烴013
2.1烷烴的同系物及同分異構體013
2.1.1同系物013
2.1.2同分異構體014
2.2烷烴的命名015
2.2.1普通命名法015
2.2.2系統命名法015
2.3烷烴的結構、乙烷和丁烷的構象018
2.3.1碳原子的sp3雜化018
2.3.2甲烷的正四面體結構018
2.4烷烴分子的模型和表示方法019
2.4.1模型019
2.4.2楔形式019
2.4.3鋸架式019
2.5乙烷和丁烷的構象020
2.5.1乙烷的構象020
2.5.2丁烷的構象021
2.6烷烴的物理性質022
2.7烷烴的化學性質024
2.7.1氧化反應024
2.7.2異構化反應024
2.7.3熱裂反應025
2.7.4自由基鹵代反應025
2.8烷烴的自由基取代反應機理027
2.8.1甲烷的氯代反應機理027
2.8.2烷烴結構對鹵代反應的相對活性的影響028
2.8.3鹵素對鹵代反應的相對活性的影響029
2.8.4過渡態理論029
2.9自然界中的烷烴031
2.10烷烴在礦冶領域中的應用032
習題032
第3章 不飽和烴034
3.1烯烴034
3.1.1烯烴的結構與命名034
3.1.2烯烴的物理性質036
3.1.3烯烴的化學性質037
3.1.4烯烴的制備方法043
3.1.5重要的烯烴043
3.2炔烴044
3.2.1炔烴的結構與命名044
3.2.2炔烴的物理性質045
3.2.3炔烴的化學性質045
3.2.4重要的炔烴——乙炔048
3.3二烯烴048
3.3.1二烯烴的分類與命名048
3.3.21,3-丁二烯的結構049
3.3.31,3-丁二烯的化學性質049
3.3.4重要的二烯烴051
習題051
第4章 環烴053
4.1脂環烴053
4.1.1脂環烴的分類和命名053
4.1.2脂環烴的結構054
4.1.3脂環烴的物理性質054
4.1.4脂環烴的化學性質055
4.1.5環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構象055
4.2芳香烴057
4.2.1苯的結構與命名057
4.2.2苯的物理性質059
4.2.3苯的化學性質059
4.2.4苯環上取代基的定位效應062
4.2.5重要的環烴064
4.2.6環烴在礦冶行業中的應用064
習題065
第5章 對映異構067
5.1物質的旋光性067
5.1.1平面偏振光和旋光性067
5.1.2旋光性物質和旋光度068
5.2手性和分子結構的對稱因素068
5.2.1手性和手性分子068
5.2.2手性分子的判別069
5.3含一個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對映異構070
5.3.1對映體070
5.3.2Fisher(費歇爾)投影式070
5.3.3構型的R、S命名規則072
5.3.4外消旋體073
5.4含兩個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對映異構073
5.4.1含兩個不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073
5.4.2含兩個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074
5.5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對映異構075
5.5.1丙二烯型化合物075
5.5.2單鍵旋轉受阻礙的聯苯型化合物076
5.5.3含有其他手性中心的化合物076
習題077
第6章 鹵代烴078
6.1鹵代烴的分類與命名078
6.1.1分類078
6.1.2命名078
6.2鹵代烴的物理性質079
6.3鹵代烴的化學性質079
6.3.1親核取代反應080
6.3.2消去反應081
6.3.3與金屬的反應082
6.4親核取代反應機理083
6.4.1雙分子親核取代反應機理083
6.4.2單分子親核取代反應機理084
6.4.3影響親核取代反應的因素085
6.5消去反應機理087
6.5.1單分子消去反應機理087
6.5.2雙分子消去反應機理088
6.6氯代甲烷用途088
6.7鹵代烷在礦冶領域中的應用089
習題089
第7章 醇、酚、醚091
7.1醇091
7.1.1醇的分類、命名和結構091
7.1.2醇的物理性質092
7.1.3醇的化學性質093
7.1.4重要的醇096
7.1.5醇的制備方法097
7.2酚098
7.2.1酚的結構和命名098
7.2.2酚的物理性質098
7.2.3酚的化學性質099
7.3醚101
7.3.1醚的分類、命名和結構101
7.3.2醚的物理性質102
7.3.3醚的化學性質102
7.3.4環氧化合物103
7.3.5醚的制備方法104
7.4醇、酚、醚在礦冶行業中的應用105
7.4.1萃取劑105
7.4.2起泡劑105
7.4.3螯合劑106
7.4.4捕收劑106
習題106
第8章 醛和酮108
8.1一元醛和酮的結構、命名、物理性質108
8.1.1醛和酮的結構與命名108
8.1.2醛和酮的物理性質109
8.2醛和酮的化學性質110
8.2.1醛和酮的親核加成反應110
8.2.2醛和酮烴基上的反應113
8.2.3醛和酮的氧化與還原反應115
8.3一元醛和酮的制備方法116
8.3.1醇的脫氫和氧化116
8.3.2Fiedel-Crafts酰化反應117
8.3.3用烯烴和炔烴制備117
8.4醛和酮化合物在礦冶領域中的應用117
習題117
第9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120
9.1羧酸120
9.1.1羧酸的分類與命名120
9.1.2羧酸及羧酸鹽的結構120
9.1.3羧酸的物理性質121
9.1.4羧酸的化學性質123
9.1.5羧酸的制備方法127
9.1.6羧酸的重要代表物127
9.2羧酸衍生物128
9.2.1羧酸衍生物的分類與命名128
9.2.2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質129
9.2.3羧酸衍生物的化學性質129
9.3羧酸類有機物在礦冶領域中的應用131
9.3.1萃取劑131
9.3.2抑制劑132
9.3.3捕收劑132
習題133
第10章 含氮有機化合物135
10.1硝基化合物135
10.1.1硝基化合物的分類、結構和命名135
10.1.2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質136
10.1.3硝基化合物的化學性質136
10.1.4硝基對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取代基的影響138
10.2胺139
10.2.1胺的分類、命名和結構139
10.2.2胺的物理性質140
10.2.3胺的化學性質141
10.2.4芳香胺的特殊反應145
10.2.5胺的制備方法147
10.3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148
10.3.1重氮化合物的化學反應148
10.3.2偶氮化合物149
10.4含氮化合物在礦冶領域中的應用149
10.4.1重要的胺類萃取劑149
10.4.2用于浮選工藝的脂肪胺150
10.4.3醚胺150
10.4.4含肟基的捕收劑150
10.4.5N-烷基氨基羧酸、N-烷酰基氨基羧酸的捕收劑150
習題151
第11章 含硫和含磷有機化合物153
11.1硫、磷原子的成鍵特征153
11.2含硫有機化合物154
11.2.1含硫有機化合物的結構與命名154
11.2.2硫醇和硫酚156
11.2.3硫醚158
11.2.4磺酸及其衍生物158
11.3含磷有機化合物161
11.3.1含磷化合物的分類161
11.3.2含磷化合物的命名161
11.3.3膦的氧化反應162
11.3.4季鹽的生成162
11.3.5有機磷農藥162
11.4含硫、磷化合物在礦冶領域中的應用163
11.4.1烷基硫酸鈉163
11.4.2烴基磺酸鈉163
11.4.3烴基膦酸(酯)163
11.4.4黑藥164
11.4.5黃藥164
11.4.6黃原酸酯類捕收劑165
11.4.7巰基化合物165
習題165
第12章 單糖、寡糖和多糖167
12.1單糖167
12.1.1單糖的結構和命名167
12.1.2單糖的化學反應168
12.2低聚糖169
12.2.1纖維二糖169
12.2.2麥芽糖170
12.2.3乳糖170
12.3多糖170
12.3.1纖維素171
12.3.2淀粉174
12.3.3殼聚糖176
12.4多糖類物質在礦冶領域中的應用178
12.4.1抑制劑178
12.4.2絮凝劑178
參考文獻179
索引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