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畢業生所從事的檢驗工作的實際情況和企業檢驗崗位工作任務所需技能的要求修訂。
2.注重體現新知識、貫徹新標準。書中采用的標準有的已經作廢,為了保持教材內容上的科學性和先進性,本次修訂將已作廢的標準全部用現行標準替換。
3.考慮到職業資格考試、化學檢驗工技能大賽和職教高考大綱所需的知識內容,對相關章節內容也進行了適當的修改,以滿足學生考級、參賽和高考的需要。
前言
《分析化學》作為中等職業學校規劃教材,以其簡明、實用等特點得到了職業院校廣大師生和企業分析檢驗工作人員的認可,并獲得“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優秀教材獎”這一殊榮。迄今為止,該教材已經兩次再版(1994年5月第一版、2005年7月第二版、2009年7月第三版),總發行量達到15.2萬冊,筆者十分感謝廣大讀者對本書的選擇和厚愛。為了滿足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和檢驗崗位工作任務的需求,在化學工業出版社和用書單位反饋意見的基礎上,筆者對本教材進行了第三次修訂。
本書第四版保持了第三版的基本結構和編寫特色,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修訂。
1.根據畢業生所從事的檢驗工作的實際情況和企業檢驗崗位工作任務所需技能的要求,定性分析已經逐漸淡化,企業的分析檢驗崗位主要任務是“定量”工作,故本次修訂將原“第二章定性分析概論”內容全部刪除。
2.注重體現新知識、貫徹新標準。由于第三版教材使用已近八年之久,書中采用的標準有的已經作廢,為了保持教材內容上的科學性和先進性,本次修訂將已作廢的標準全部用現行標準替換。同時對書中偏離現行標準較大的“第二章分析基本操作”內容,根據JJG 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檢定規程》的要求,做了系統性的修改。
3.考慮到職業資格考試、化學檢驗工技能大賽和職教高考大綱所需的知識內容,對相關章節內容也進行了適當的修改,以滿足學生考級、參賽和高考的需要。
此次修訂工作由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姜洪文完成,在修訂過程中得到了化學工業出版社的鼎力支持,在此表示誠摯的謝意。對于書中可能存在的不妥之處,歡迎讀者和同行給予指正。
姜洪文
2017年3月
第一版前言
本書是根據1991年1月全國化工中等專業學校工業分析編委會重新修訂的工業分析專業《分析化學》(二、四年制)教學大綱編寫的。
本書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化學分離法三部分。定性分析主要闡述離子的性質、鑒定反應和分離條件。酸堿滴定法以質子理論為基礎,對學習配位滴定、沉淀滴定、氧化還原滴定及稱量分析等起一定指導作用。化學分離法是分析操作的重要環節之一,本書除闡述了基本原理外,還強化了技術要點,以滿足實踐的需要。
為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并提高技能,適當引入一些新的方法和技術。如定性分析中靈敏度較高的新方法的運用、佛爾哈德法中鄰苯二甲酸酯類試劑的應用、三元配合物的應用等。本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也注意了內容精簡適用,通俗易懂。
書中小字體編排的內容為選修或供學生自學。每章后均有較多的思考題和習題,以供選用。本書配有《分析化學實驗》,另冊出版。
按有關規定,全書采用法定計量單位,以物質的量為計算基礎。
本書由吉林化工學校姜洪文擔任主編,并編寫了第一~五、九、十一、十二章,武漢化工學校黃曉云負責編寫第六~八、十章。初稿由北京化工學校邢文衛、湖南化工學校譚湘成、徐州化工學校顧明華、北京市化工學校劉訓媛、武漢化工學校李桂珍及揚州化工學校穆華容與編者共同審定,修改后,由北京化工學校邢文衛負責主審。在此一并致謝。
由于編者水平所限,編寫時間倉促,書中疏漏和欠妥之處在所難免,尚祈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1994年1月
第二版前言
本書第一版自1994年出版以來,贏得了廣大同仁和學生的認可。在教育改革、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為適應21世紀中等職業教育的要求,在征求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結合近些年的教學改革實踐體會,對本書第一版進行了修訂。本次修訂除保持第一版的特色外,還補充、調整了部分章節。調整更新的主要內容如下。
1.本書調整了章節,由第一版的十二章調整為十一章,即第一版的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合并為定性分析概論,并在內容上作了適當的調整和精簡。保留了“酸堿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還原滴定法”和“稱量分析法”,原“常用化學分離法”改名為“定量化學分析中常用的分離方法”,并補充了“蒸餾與揮發分離法”。
2.增設了“分析基本操作與安全常識”一章。分析基本操作與安全常識是從事分析專業工作人員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安全知識,包括分析天平的使用、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稱量分析基本操作和實驗室安全常識等內容。
3.增設了“試樣分析的一般步驟”一章。在學完滴定分析法、稱量分析法及定量化學分析中常用的分離方法之后,為了將所學的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對實際樣品分析過程應該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從而彌補了實驗中純樣品試驗的不足,使學到的知識更貼近實際,同時在對分析方法的選擇上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
4.刪除了部分對掌握滴定分析法影響不大的理論內容,如“酸堿滴定法”一章中的活度、酸堿平衡中有關濃度的計算,“氧化還原滴定法”中的電極電位,氧化還原反應的方向、次序、進行的程度和氧化還原反應的速率及其影響因素等內容,補充了應用實例,在內容上更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5.在“定性分析概論”一章中,保留了硫化氫分組方案體系,但沉淀劑硫化氫可用硫代乙酰胺代替。在離子鑒定方法中,刪除了部分現象不明顯的鑒定方法,使得鑒定反應更趨于合理、現象清楚。
第二版修訂工作由姜洪文負責。在修訂過程中得到了化學工業出版社和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領導及同行們的大力支持,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李剛老師為本書的編寫做了大量工作,在此向所有關心、支持本書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本次修訂仍難免存在疏漏之處,歡迎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05年2月
第三版前言
《分析化學》作為中等職業學校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的教材,以其簡明、實用而受到職業院校師生和企業分析檢驗工作技術人員的認可。至今,該教材已經印刷了13次,總發行量達到10余萬冊。筆者十分感激廣大讀者對本書的選擇和厚愛。為了滿足新形勢下職業教育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對本教材進行第二次修訂。
本書第三版保持了第二版的基本結構和編寫特色,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修改和補充。
1. 突顯實驗室在實驗、實訓和實習環節中的重要作用,將原第三章分析基本操作與安全常識的第四節實驗室安全常識內容修改為第四章實驗室管理、安全與標準化。在內容上做了較大的改動,并增加標準與標準化等基礎知識。
2. 考慮到化工產品試樣采取的特殊性,將第十二章試樣分析的一般步驟中的第一節“分析試樣的制備”修改為“試樣的采取與固體試樣的制備”,并補充液體試樣采取方法和氣體試樣采取方法內容。
3. 結合職業資格考試及化學檢驗工技能大賽所需的知識內容,編入了第十三章儀器分析基礎,以滿足學生考級、參賽的需要。
這次教材的修訂,承蒙化學工業出版社和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同仁的鼎力支持,在此表示誠摯的謝意。對于書中可能存在的不妥之處,歡迎讀者給予指正。
編者
2009年4月
姜洪文,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督導員、教授,1978年畢業于吉林大學分析化學專業,1978年8月至2015年6月在吉林化工學校(現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任教,擔任分析化學、儀器分析及工業分析等多門課程教學工作,現任學院督導組督導員。
在學校工作期間,擔任了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負責人,經歷了國家示范校和示范專業建設的全過程,其間擔任了省級教學成果獎“高職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的負責人,國家教學成果獎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校企聯手、三階遞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項目的第二負責人;擔任全國化工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主編《分析化學》、《化工分析》和《化驗室組織與管理》等教材,主審《工業分析》教材,2009年獲得吉林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